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解脱的原理和行法 (原理篇)(净行法师編著)▪P17

  ..续本文上一页难测难量。

  只有进入了圣地的菩萨,才能明白它的真义。

  但是,如来却恒以此十八不共法,为众生谋福,伺机点化众生,令得智慧、大能与解脱。

  (五)佛陀的三身

  善男子,佛陀能住于三身之中,以此三身处于不同之境界,起不同的妙用。

  是哪三身呢?

  善男子,就是法身、报身和化身了。

  法身是什么呢?

  善男子,佛陀住于大涅槃时,与万法合—,与真如同体,契入—切:宇宙原理之内,与—切生灭的力量并行。

  这时,他本身就是万法、真如、本体,一切宇宙的原理、一切生灭的力量。

  他以—身能处于万法之中,因此,这圆融并包之身,就叫做法身了。

  善男子,一切恒河沙数佛陀,皆以此同—法身,为最后的归依处。

  报身是什么呢?

  善男子,不同的佛陀,成道的时间不同,修行度世的经历有异,与众生的因缘亦复有极大之差别。因此,在法身之外,于生灭法中,他们便凭过往的经历与志趣,现一独特之身,与他佛有别,能供自己受用,也能给众生识别于相对世间之中。

  佛陀能以此身,承受从前一切的阅历与功德,与过去世相续无间,仍成—独特的个体,游戏神通于宇内,而无湮灭消散之虞。

  善男子,这个与过往—脉相通、承继从前生命遗产总报之身,就是报身了。虽同是觉者,亦存差异于其中。

  化身是什么呢?

  善男子,佛陀不受生死轮转所缚。—切做作,不起有漏桎梏的业力。因此,能现身于一切处自由做作,作后亦复自由来去。

  他能以神力,化种种身现于—处或多处;又能以此种种身,从—处或多处灭。

  他能现佛、菩萨身,亦能现天、人、阿修罗,以至地狱、饿鬼、畜生之身。

  他能现有情众生之身,也能现无情众生之身,以至木石铜铁。

  佛陀现如是无量繁多之身,只是为了点化救度众生,使他们能够以境调心、渐登解脱之阶梯。

  善男子,这些权宜变化之身,就是化身了。

  (六)佛陀的三不能

  善男子,诸佛世尊虽成正觉,得—切种智,自在解脱,能作无量不可思议神变,但仍有三事不能随意成就。

  是哪三件事呢?

  善男子,就是不能灭定业、不能化导无缘和不能尽度众生界了。

  什么是不能灭定业呢?

  善男子,菩萨虽成正觉,证得佛位,但若成道前有定业未结果报,则仍须亲身领受,始能对一切无所亏欠,住于彻底的清净解脱之中。

  自身定业也不能即灭,令不能生报,那么,就更不能为众生灭除个别定业之果了。此是佛陀之一不能。

  什么是不能化导无缘呢?

  善男子,众生若种性愚痴下劣,颠倒执迷过甚,或时机根器尚未成熟,难以接受佛陀的教化,那么,佛陀纵是慈悲,亦无法强度无缘,逼使他们接受佛力的救度。只有待因缘成熟时,始能再行点化了。此是佛陀之二不能。

  什么是不能尽度众生界呢?

  善男子,佛陀度众,虽是永无休止,能度众无量,但亦难—身亲度—切众生。因佛陀与众生皆是无量,只能各度与其有缘之众。若是因缘际会不合,便终难得灭度了。此是佛陀之三不能。

  善男子,由是观之,定业不可逃避,虽得正觉,亦复如是;一切随缘,虽大能如佛陀,亦不能度无缘之众;诸佛平等,各度有缘,并无高下之别,众生毋生尊卑之意。

  第十三章 涅槃解脱的状态

  (一)自由自主、随心所欲的大涅槃

  善男子,证得大涅槃的圣者,已经远离一切系缚、—切执著,妙存于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破、不坏之中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善男子,生、老、病、死、破、坏皆是世间有漏、污染、相对、不平等、迁流不居、不真实的法。

  圣者已超越这些名相所附带的桎梏,因此,这些名相,再不能加诸他的身上了。

  大涅槃的境界,是没有任何世间所见的污染不净。因此,若用任何世间语去描述它,便会把它的超越性破坏,使它堕入尘网的知见里,不能反映它的真实。

  虽然,要了解大涅槃的实相,是要亲身体验才行,不能解说,但是,凭以下的描述,可略勾起它的轮廓,使对大涅槃的状况充满好奇、不略知—二:就不肯修行的众生,得到某一程度的满足,以免因圣境的不可解说,而成碍道的绊脚石。

  善男子,证得大涅槃的圣者,是清净无垢、安静和悦的,能与万物并行无悖,安然稳住于一切时空之中,再没有任何的怖畏与忧愁。

  他并不如学识肤浅的人所说,好比灯熄灭了一样,熄灭了便永久不再存在。

  刚好相反,他比从前,更具可资运用的生命力,虽然他现在的生存形态,与世间六道众生完全不同。

  现在,他已经不受任何污染,不受任何约束禁制,他已超越了任何生命体形相心识上的系缚,能起无量无边的神变,游戏神通于宇宙之中。

  住于大涅槃的圣者,体相与功能、智慧与解脱,皆甚深微妙,凡愚难知难量。

  他于一切处、—切时、一切神变、一切应化之中,皆心静无波,寂静自得,深住一切平等三昧,无分你我,与万法融成一体。就是身于六道,仍然不减涅槃之解脱。

  他已渡过了烦恼苦海,灭尽了一切爱欲纠缠,远离厂—切贪嗔痴的系缚,因此,能舍一切世间凡愚所不能舍,对世间的—切,确实能视如空虚幻化,绝不起执著。

  他已经祛除了一切骄慢与愚痴,于—切时,皆生活在至高的真知净智之中,举手投足,也与宇宙的解脱原理契合。

  他是—切的究竟,在法界之中,再没有比他更高的生命了。

  他是唯一能超越淩驾一切其他法者。

  善男子,这样的—位圣者,已开拓了完全的佛性,得到了究竟的心性发展,是唯—常住不变之法。

  他善解生死烦恼的因由,善说微妙解脱之方,使六道凡愚,能离苦得乐。就是这缘故,他堪作一切众生的导师和救护。

  善男子,住于大涅槃的圣者,能示现种种身,于十方世界之中,以种种神通方便,为众生随机说法,无分贵贱上下、钝根利根、持戒毁戒。

  善男子,于—切法中,唯涅槃之功德,无量无边,永无变易。

  (二)涅槃四德——常、乐、我、净

  善男子,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道理,是为了引导众生远离愚痴颠倒的思想和行为而说的,目的是除去他们对世间烦恼的执著。

  但是,钝根的众生,不以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原理作为去除烦恼、放下愁哀的工具,却执著它们的本身,陷落一切皆虚无、无希望和无意义的邪见。

  他们不能从这些原理之中,悟出创造与解脱之道。

  他们不知道:无常的原理,使一切现象皆能有所更变改进,使自己能从一切解放出来。

  他们不知道:知苦是开拓佛性、踏上灭苦解脱的第—步。

  他们不知道:空的原理,使万物的建立与转化变得可能,使新的世界能够出现。

  他们不知道:无我的原理,使生命力能得到不断的新生,可从你我执著的烦恼中解放出来。

  他们不知道:不净的原理,能揭示他们生活的污染,令他们明白净化身心的重要性。

  善男子,他们看不到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建设性,看不到它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创造力,对它们的真义,简直一无所知。

  因此,他们对一切都不感到兴趣,虽不作恶,也不行善,滞留于毫无进取、被动无助的境地里,不但不能利他,更不能利己,这样便令烦恼断绝无期了。

  善男子,若有众生把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的原理,视作消极怠惰、放任不求上进的借口,那么,他们只是邪魔的门徒,绝不是趣向解脱的佛弟子。

  为什么有些众生会堕下这样的邪见呢?

  善男子,这样是因为他们领悟力和洞悉力下劣,意志消沉,慧根未种的缘故。

  因此,他们只知世间法表面的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却不知道在他们背后,有出世事的常、乐、我、净。

  以此之故,他们与世间一切,都感到无可奈何,不但不能从佛法里得到解脱,反而因自己错误的见解,放弃了作功德、得解脱的机会,更以自己颠倒的行为,令其他众生,误解佛法的真义,成为佛门的异端邪种、千古罪人。

  那么,什么是常,乐、我、净呢?

  善男子,无常的,是世间诸法的生住异灭,众生的生死轮转不息。

  常的,却是众生本来具有的佛性,清净常住、不起变易的真如本体。

  世间法的无常,令众生不须永恒地处于任何—境,却能凭自己的意志,勤奋修行、达到自己所期望的境界,直到解脱的颠峰,住于法性真如、涅槃之内,解脱无减,永不变易。

  善男子,苦的,是一切导致苦恼的见解和业、一切与修行解脱相悖的论说和行为。

  乐的,就是放下这些妄执,净化身心,证入涅槃解脱的状态。

  在世间里,除了世间法的真苦假乐之外,并存出世间的涅槃解脱,从放下妄执而生,使众生在生死无常之中,能得真乐。

  善男子,空的,是一切不能独存,必要赖因缘和合才生的法。

  在这些因缘生法中,是没有一个永恒不变、能作主宰的“我”。

  因此,空与无我,是一切世间法的特性。

  但是,证入大涅槃的圣者,超越了因缘果报的制约,能任意造物,造因造缘,恒处于主动的现行中。

  他与凡夫相比,便拥有极高的自制与主宰环境的力量。不比众生,心随物转,没有自主。这时候,他已住在超越生灭与缘生的自性之中。

  以此缘故,解脱者能经验到一个超越了世间相对我的真我,亦即是佛心的觉性。

  善男子,不净的,是世间生灭之法,导致苦恼之法。

  净的,是宇宙解脱的原理,是涅槃中出现的—切法。

  善男子,常、乐、我、净,是真、是实、是常、是主,永不变易,也就是诸佛如来住于涅槃的四种德性。

  —切行者,须知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以断愚痴执著,也要知常、乐、我、净以作精进修行的目标。

  (三)涅槃不可说

  善男子,说涅槃是常、乐、我、净,是为除凡夫于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所起的恐怖,对治施设。若执涅槃实有法如世间义常、乐、我、净者,则损是涅槃法,堕外道邪见,实未解涅槃真义。

  是故行者不应于涅槃执常、乐、我、净如世间语者,应知涅槃乃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可言说、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为世间相对桎梏的言语概念所不能诠释者。

  

  

《佛法—解脱的原理和行法 (原理篇)(净行法师編著)》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