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人我是非之道
不誹謗于人,亦不觀是非;
但自觀身行,谛觀正不正。
--《增一阿含經》
佛教是以人爲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種問題,在佛法裏都有圓滿的解決之道。對于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經》中舉出四種處理方法:
一、不誹謗人
“泰山不辭細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容納百川,故能成其大。”然而許多人不明此理,只因爲嫉人所長或點滴私怨,而相互誹謗攻讦,不但于己無利,甚且造成社會不安,殊不知世事乃因緣和合而成,人我之間具有彼此依存的密切關系,如果想要彼此和樂相處,共創安康的家園,就必須從自己開始,培養容納異己的雅量與隨喜贊歎的胸襟。
二、不觀是非
在大衆中生活,難免會接觸到是非,如果我們能夠不聽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
非,不怕是非,乃至于不理是非,不觀是非,讓是非連在心中駐足的機會都沒有,是非自然就會消聲匿迹,否則終日計較的結果,只是讓自己天天活在是非裏,不但無法自在,而且起惑造業,招致無邊的痛苦。
叁、自觀身行
所以佛說:“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不想是非,不談是非固然能讓自己擺脫塵勞,若能進一步將心思放在自我反省上面,寬以待人,嚴以責己,就更有益于進德修業了。經雲:“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惟有自觀身行,做到自省自勉、自立自強、自尊自信、自教自悟,才能開采心中無限的寶藏。
四、谛觀正法
如何自觀身行呢?我們必須時時省察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是否合乎正法,如若不然,甯可正而不足,不能斜而有余。何謂正法?一心製意是正法,二谛融通是正法,叁學增上是正法,四攝六度是正法,五戒十善是正法,乃至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九品念佛、十願圓成都是正法。《楞嚴經》雲:“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惟有正確的人生觀,才能引領我們走向康莊的人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