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爲何在落實方面總是不得力

  爲何在落實方面總是不得力

  問:他說,我一直希望在生活上落實您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二十個字,可是爲什麼總不懂得運用?

  淨空法師答:確實那二十個字從哪裏下手?這個要知道,從“放下”下手,你就有辦法落實。你之所以做不到,就是你不肯放下。不肯放下什麼?這我們在講經常講,不肯放下自私自利,不肯放下名聞利養,不肯放下貢高我慢,那你就做不到。要把自己毛病習氣放下,你對人就會恭敬,就會真誠,所以放下。你看真誠放下虛僞,清淨放下染汙,平等放下傲慢,正覺放下愚癡,慈悲就放下自私,你不就都得到了嗎?你不肯放下就沒有法子。

  問:下面一個問題,弟子想萬緣放下,一心念佛直到往生。這樣不爲減輕災難出點力,只顧自己,是否太自私?

  淨空法師答:不自私,爲什麼?你能夠萬緣放下,一心念佛,這個功德天天回向給這個世間苦難衆生,這就是自利利他,你所做的會真有效果,真有感應。一般人念佛回向往生力量不大,爲什麼不大?他是雜心念佛,夾雜的心念佛,所以他就沒什麼大感應,一心感應大。所以自己得念佛叁昧,把這個功德回向給世界,幫助世界化解災難,利益一切衆生,可以做到自利利他。

  問:法師說過佛學與學佛、儒學與學儒不同的問題,希望進一步的來加以說明。

  淨空法師答:這也很簡單,儒教我們學習的次第,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笃行,如果你對于儒只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沒有笃行,這就叫儒學,做學問,你自己沒有做到。你自己縱然是儒家的學者、儒家的博士,甚至于博士班的導師,你家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鄰裏不和,你是搞儒學;如果你真的學儒,你一定是笃行,你做到了。從哪裏做起?格物、致知,你從這裏下手,然後再進一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你一家和睦,你的鄰裏鄉黨看到你們這一家人羨慕,那叫學儒,所以這個不一樣。佛也是如此,佛家講的信、解、行、證,講四個,如果你只有信解沒有行證,這是佛學,如果信解行證統統具足,這叫學佛。再簡單具體的來說,學儒從哪裏學起?從禮學起,從弟子規,弟子規是屬于禮,基本的禮節。基本做人的規矩你統統都能做到了,是學儒;如果連弟子規都沒有做到,你是儒學。在佛法裏面,十善業道,十善業道完全做到了,你是學佛;十善業道沒有做到,你是佛學。這就很清楚、很明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