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經菁華節錄·序言

  阿含經菁華節錄

  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目錄

  ◎示看經法

  ◎凡例

  ◎序言

  一、貪愛

  二、無常

  叁、護心

  四、慈善不放逸

  五、四谛四念處

  六、因緣果報

  七、醫心智慧

  八、憶念佛語

  九、佛陀爲阿那律穿針

  附錄:佛說當來變經

  附錄:生活銘記要點

  附錄:印光大師開示

  

  示看經法

  保甯勇禅師

  夫看經之法,後學須知,當淨叁業,若叁業無虧,則百業具集。叁業者,身口意也。

  一、端身正坐,如對聖容,則身業淨也。

  二、口無雜言,斷諸嬉笑,則口業淨也。

  叁、意不散亂,屏息萬緣,則意業淨也。

  內心既寂,外境俱捐,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窮于法理。可謂水澄珠瑩,雲散月明,義海湧于胸襟,智嶽凝于耳目,辄莫容易,實非小緣,心法雙忘,自他俱利,若能如此,真報佛恩。

  一旦無常到 方知夢裏人

  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隨身

  凡例

  (1)中.一二叁:表示該段經文,摘自漢譯佛光大藏經《中阿含經》第一二叁經;

  增.一八0:表示該段經文,摘自漢譯佛光大藏經《增一阿含經》第一八0經;

  雜.叁0:表示該段經文,摘自漢譯佛光大藏經《雜阿含經》第叁0經;

  長.二:表示該段經文,摘自漢譯佛光大藏經《長阿含經》第二經;

  (2)《大正二九.六七五上》表示《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二九冊第六七五頁上欄。

  (3)“◎”符號,是該段經文的佛學名詞和字義,供參考用。

  (4)“※”符號,是該段經文的贅言,供參考用。

  序言

  “阿含經”是原始佛典的重要經文, 內容記載佛陀在世啓示多聞聖弟子修行的金玉良言。

  這本書是依莊春江居士所著的“阿含經隨身剪輯”爲底本改編。

  人們總將佛法分大、小乘二乘 並阿含經歸類小乘經典,事實上,對真正追隨佛陀教育的修行者而言,都是平等重要且誓必要參學的,“大乘地藏十輪經”提到:“無力飲池河 焉能吞巨海?”若連小乘一池河水的功德 都無力掬飲體悟,豈能啜飲明了大乘無量久遠浩瀚大海的功德?故知“阿含經”對修身養性是最爲根深柢固的重要經典,是吾等入大乘佛法的主要根基,亦是體會佛陀生命真理教育的箴言。南無阿彌陀佛!

  叁寶弟子 敬十

  佛曆二五四六年五月 于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開經偈(請恭敬合掌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遍)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