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起極欲舍離之心,則于苦集之法,不起欲得的追求。如《四百論》說:“誰于此無厭,彼豈愛寂靜?如貪著自家,難出此叁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即叁界)。”故要解脫生死,必須于有漏生死法生起極大厭離心,不起煩惱,不造生死業,斷除能系縛的法,才能得到解脫。《頓悟入道要門論》說:“問:欲修何法,即得解脫?答: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雲何頓悟?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吾無所得。”
人身是最難得的,是最寶貴的,是得解脫成佛道的最好最優越的條件。請注意,釋迦世尊是在人間成佛的,人身是尊貴難得之寶。但人身難得而易失,如《菩薩處胎經》卷六說:“盲龜浮木孔,時時猶可值,人一失命根,億劫複難是。海水深廣大,叁百叁十六,一針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難得過于是。”《大乘莊嚴經論》也說:“離諸難亦難,生于人間難,既得離諸難,應當常精進。”世間叁有的一切對我們來說,其現起的萬物事象,名聞利養,都對我們有誘惑力。由于我執無明貪欲等的系縛,就支配我們去追求、逐取,順意事起貪愛,違意事起嗔恚,起惑造業,乃至悭吝己物,貪求人財,嫉妒其富,嗔恨其貴,起諸邪見,撥無因果,好勇鬥狠,欺老淩幼,由此父子不和,夫妻反目。不但造業受生流轉叁有,而且惡業多,善業少,失卻了難得的人身。墮叁惡趣中,更無順境,不知爲善,複得人身的機會就難上難了!所以在此既得難得的人身的基礎上,應當善自珍重,常勤精進,修行辦道。《念處經》說:“諸煩惱所依,獨一謂懈怠;誰有一懈怠,俾便無諸法。”懈怠是令人墮落的墮下法。《菩薩本行經》說,“夫懈怠者,衆行之累。居家庭懈怠,則衣食不供,産業不舉。出家懈怠,不能出離生死之苦。”希求解脫的人,必須斷除懈怠,無間斷地常行精進。《成唯識論》說,勤謂精進,于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爲性。對治懈怠,滿善爲業。慈恩大師《上生經疏》說:“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升進,不懈怠故。”參禅辦道的人,決不能懈怠,若悠悠忽忽,一生空過無成,如《華嚴經》說:“如鑽燧求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止滅,懈怠者亦然。”必常行精進,才能破除煩惱,斷除惡行,摧伏四魔(煩惱、五陰、死、自在天),克己造修,直至超出生死,得大利樂而後已。
其次發菩提心。參禅辦道的人,由于既學佛法,知道世間是苦,于生死流轉,受盡痛苦,希求解脫,發解脫心、出離心,這是正確的發心,正確的念行。但是不知佛法,沒有學習過佛法的人,不可勝數,他們都不知諸行無常,叁界是苦,不求解脫,即使有心想解脫痛苦,也不知怎樣才能解脫。有些人則爭名□奪利,人我是非,互相傾軋,利己害人之事,無所不爲。有的人雖然學習了一些佛法,皈依了叁寶,也願意做一個很好的佛教徒,但于解脫入門不知方便,好者雖不作損人利己的壞事,做一些造善因求善果的有漏因緣,還是生死流浪,可以說是既到寶山,空手而歸。對于這些人,參禅求解脫者,豈能不發菩提心而度脫他們。所以在自己發起解脫心之後,還應該發大菩提心,令諸衆生,覺生死者,舍離五欲,修行聖道。
菩提心,既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智度論》卷四十一說:“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簡單地說,就是爲利有情願成佛。
菩提心有兩種:一、緣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願爲體。1 .衆生無邊誓願度,念一切衆生悉有佛性而發願度之,令入大般涅槃,此爲饒益有情戒,亦是恩德之心,亦是因緣佛性,亦是應身菩提之因。2.煩惱無盡誓願斷,願求自斷無邊的煩惱,是攝律儀戒,亦是斷德之心,正因佛性,法身菩提之因。3.法門無量誓願學,願求覺知無盡的佛法,是攝善法戒,智德之心,了因佛性,報身菩提之因。4.佛道無上誓願成,是願求證得無上佛果菩提。由前叁行願具足成就而證得叁身圓滿的菩提,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廣利益一切有情。二、緣理菩提心,一切諸法,本來寂滅,安住于此中道實相而成上求下化的願行,是爲最上菩提心。諸經論開導菩提心的教說很多,參究之士,應當廣爲閱讀修學。但是經裏說,任何發菩提心的人,各自可以發起很多不同的願行,而四弘誓願是菩薩的通願,每個發菩提心的人都必須發心修學此四弘誓願,才能稱爲菩薩。
發起菩提心,必須修大慈大悲,對衆生與樂拔苦,才能平等對待,怨親平等,慈心普度;在身語意叁業,常修四無量心、四攝法門、六波羅蜜等一切修行,主要靠精進才能成就。如《遺教經》說:“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熟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菩薩善戒經》把精進分爲叁種:一、莊嚴精進。即菩薩發心精勤修習,一切梵行,莊嚴道果,複爲教化衆生,于叁界中,亦現受生,由慈悲故,乃至入地獄,代其受苦,心不休息,是名莊嚴精進。二、攝善法精進。謂菩薩既修六度梵行,不爲煩惱惡業邪見之所傾動,攝持世間出世間一切善法,心不放逸,是名攝善法精進。叁、利樂衆生精進。謂菩薩于一切時修習聖道利益,于一切衆生,以種種教法而化導之,都使之斷滅惡因,成就善果。在時間上雖經曆塵劫,心不疲倦,是名利益衆生精進。《菩薩本行經》說:“直至成佛,皆由精進。”參禅的人,既發菩提心,當遵如來教導而修行菩薩道。
(四)堅持禁戒
從教理上講,戒定慧叁學,是修行的總綱。戒定慧叁,攝盡六度等法門,故《攝大乘論》稱爲增上引生心學。戒學是定慧所依,由戒學爲增上引生心學,即定學。心學爲增上引生慧學,慧學爲增上引證涅槃成滿菩提。叁學以順益義,爲勝因義,故名增上。廣如《瑜伽師地論》說。參禅之士,爲了參究易成,若不護持禁戒,不但參禅,修持別的任何法門,也不會得成就。世尊在《涅槃經》裏說:“若不能持禁戒,雲何當得見于佛性,一切衆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菩提。”見性成佛者,即見自己本有的佛性,若不持戒,見性成佛就成了空話。《涅槃經》還說:“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若毀淨戒,是魔眷屬,非我弟子。”《大品經》祖:“我若不持戒,當墮叁惡道中,尚不得人身,況能成就衆生,淨佛國土,具一切種智。”《大智度論》說:“若人棄舍此戒,雖入山苦行,食果服藥,與禽獸何異?若人雖處高堂大殿,好衣美食,而能持戒者,得生好處及得道果。”佛陀在這些經文裏教育沒導說,如果在家出家所受諸戒,如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薩叁聚淨戒等,悉能圓滿護持,是真佛子,開佛性門,入涅槃道。如果不守持禁戒,墮叁惡趣中,連人身都保不住,那裏還能參禅開悟,成就衆生,嚴淨佛土!參禅之土,應當慎思,在參究時決不可忘掉持戒,借口參禅人不拘小節,胡作非爲,死墮惡趣,豈不痛哉!持戒是入道的正門,菩提的真因,功德殊勝,未可思議,慎思慎思!
《華嚴經》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于禁戒,是則如來所贊歎。”戒是獲得無上正等正覺大菩提的根本,根本不固,一切難成。如建築房屋,地基不鞏固,一遇風雨則易倒塌。
佛陀在《遺教經》說:“汝等比丘,于我滅後,當珍重尊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即戒律,又譯爲別解脫,或譯處處解脫。七衆佛弟子所受的戒律,能免過非各別解脫身口七支的惡業,所以名別解脫。如來又說:“如暗遇明,如貧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這是如來最後的教誡,說戒是正順解脫的根本,持戒則等于佛住世,戒就是佛弟子的大師。大師者佛也。能善教授教誡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能化導無量衆生,令至涅槃菩提,故名大師。世尊還說:“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此此戒,得生諸禅定,及滅苦智慧。”四百四病爲身苦,憂愁嫉妒等爲心苦,總合二種,名爲內苦。惡賊虎狼等害及風雨寒暑等災爲外苦。持戒就能起消滅內外種種苦的無漏智慧。如來立教,其法有叁:一曰戒律,二曰禅定,叁曰智慧。然非戒無以生定,非定無以生慧,叁法相依,不可缺一。所以如來又說:“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生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爲第一安穩功德之所住處。”五戒十善,是世間的善法,叁學六度是出世間善法,雖有淺深瘥別,但皆爲順理益己之法,故名善法。所言功德者,善法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爲功,此功是其善行家之德,名爲功德。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因此可知持戒是第一安穩功德之所住處。
持戒要注意小惡,謹防慎之,則不至造大惡而無以防範,以致不欲作而違心作之。《涅槃經》中說:“莫輕小惡,以爲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大智度論》說:“若求大利,當堅持戒,如惜重寶,如護身命,以戒是一切善法住處。”
千經萬論贊歎持戒的殊勝功德,毀戒則是損壞一切功德而墮叁惡趣之因。故參禅辦道之士,應當遵佛教導,深思持戒功德,毀戒過患,小心謹慎地護持淨戒。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佛陀在戒律中的教導,修行辦道的佛子,應當依教奉行。
(五)參□究
參禅的參,就是要追慮審究,窮玄極妙,必使自己悟得本來面目,見性成佛。其方便之法,行住坐臥,不離這個,起心即乖,動念即錯。起心動念,必也覺破,就體消停,久久忘緣,自成一片。在方便法門上,有結跏趺端身正坐參究,及曆緣任運,無住、無心、無念、任運騰騰、騰騰任運,無處不在參究。如六祖說:“兀兀不修善,騰騰不作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禅宗大意·十五、漫談參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