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近,都是音譯。
『有五天竺,皆西域也』,那個時候說的是中國的西方。現在我們曉得印度並不是在中國的西方,而是在中國的西南方。爲什麼那個時候說西方?因爲那個時候交通都是往西方去,到了蔥嶺之後再往南走,那就是印度了。所以「西域」當時是指我們現在新疆跟阿富汗一帶的地區,都稱之爲「西域」。
『跋陀博通叁藏』,這是說這一位法師他的德學。「德」是他的修持,「學」是他的學識非常淵博,叁藏經典都通達。
『尤專大乘』,對於大乘,他的造詣特別深。
『號摩诃衍』,「摩诃衍」是梵語,翻成中文就是大乘。
『神異非一,備載傳記,恐繁不敘』,《高僧傳》裏面有他的傳記,所以在此地就不多說了。「神異非一」,他有神通,這是現代人所謂的特異功能,他也有特異功能,《神僧傳》裏面也有他的傳記。在我們中國《高僧傳》裏,凡是有神通明顯表現出來的,以後都把這些人歸在一起,這個稱之爲《神僧傳》。《神僧傳》裏有他。
『一本陀下無羅字』。這個《往生咒》有兩個本子,有一個本子是宋元嘉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翻譯,有一個是「求那跋陀」翻譯的,無「羅」字。到底是哪一個搞不清楚了,爲什麼?這是兩個人同一個時代,所以究竟哪一個人是這個譯場的主持?這個譯場的主席?就很難考定了。
『或疑是求那跋摩,以二師同時故,未審何所譯也』,「審」是審定,沒有辦法確定是哪一位,他們兩位都是印度當時來到中國弘法的高僧。
這是把翻譯的人介紹出來了,下面就是咒了,是往生咒的正文。往生咒總共十四句,每一位同修都念得很熟,我想沒有一個人不能夠背誦的。要念的怎樣才相應?那就是個問題了。這個咒因爲大家很熟,我們也就不必念了。咒可以不翻,因爲它是佛的密語;也可以翻,也不是完全沒有意思。不翻,以恭敬心去受持,容易得利益。諸位要曉得,佛法修學所用的這些方式,無非是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打掉,目的就達到了。沒有意思,那你就不會打妄想了,老實念,容易攝心,容易入定。如果有意思的話,一面念,一面會打妄想,反而不容易入定。
在修行上,古人講:「念經不如念咒。」爲什麼?經有意思,一面念一面打妄想,就不如念咒,咒沒有意思;沒有意思的咒,愈長愈好。像這個《往生咒》比不上《大悲咒》,《大悲咒》比不上《楞嚴咒》。咒長,你不能念錯,一字一句都不能念錯。在念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就是功德;久而久之,你這個心慢慢就定下來了,慢慢就達到清淨了。這是用這個方法達到心地清淨的目標,是這麼個意思。
又說:「念咒不如念佛。」這是真的,佛號功德不可思議。究竟念哪一種好?古人所說的是一個原則,不能涵蓋一切衆生的根性,有些人讀經容易攝心,有些人念咒容易攝心,有些人念佛號容易攝心,每一個人的根性不相同。我們自己選擇哪個法門,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根性。不知道可以試驗試驗,把讀經、讀咒、念佛叁樣東西都試驗一個階段,以兩、叁個月的時間來試驗,就曉得哪一種方法容易攝心。也就是我們俗話講的「收心」,哪一個方法容易收心?這個方法對自己就有效果、就有利益,就可以堅持用這個方法。
一直用到自己真正達到心地清淨,清淨心現前,就是叁昧現前。「叁昧」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就是健康的享受,清淨自在的享受,那叫真樂!到心地清淨自在了,自然就生智慧了,這就是所謂「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清淨心就是定。
我把這個咒的意思,依據古大德的解釋,跟諸位略略的說一說。
經【咒曰。南無阿彌多婆夜(一)哆他伽多夜(二)哆地夜他(叁)阿彌利都婆毗(四)阿彌利哆(五)悉耽婆毗(六)阿彌唎吒(七)毗迦藍帝(八)阿彌唎哆(九)毗迦蘭多(十)伽彌膩(十一)伽伽那(十二)枳多迦利(十叁)娑婆诃(十四)】
『南無』,這兩個字在佛門裏面用得最普遍,用得最多,意思我相信許多同修們都知道,「南無」是恭敬的意思、禮敬的意思。我們今天講敬禮,有皈依的意思,有皈命的意思,在梵語裏面稱爲「南無」。這是古音,在當時翻這兩個字,那個音就念南無(拿摩ㄋㄚˊ、ㄇㄛˊ),我們的言語會隨著時代去變,字的形狀沒有變,讀音古今不一樣了。現在讀南無(ㄋㄢˊ、ㄨˊ),古音念南無(拿摩ㄋㄚˊ、ㄇㄛˊ),所以這個咒語一定要念當時那個古音,發音才正確。
咒語到現在,很多咒都念的不靈了,原因在哪裏?我們把音全念錯了,不是當時翻經那個時代的讀音,我們用現代的讀音來讀,所以音不准確了;而咒語裏面有許多是跟鬼神往來的,裏面有很多是鬼神的語言,那個音發錯了,他就聽不懂了。譬如很簡單的,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美國總統,中文翻作柯林頓。他要來了,你叫他柯林頓,他一定聽不懂,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音不正確。現前中文翻出來的,我們念給他聽,他都不懂;何況古時候,那問題就更大了。
我們了解這一層,現在怎麼辦?現在以恭敬心,不管念錯念對,沒有關系,至誠恭敬的念就好,曉得我們用這個方法來攝心。真的能達到攝心,我們這個念咒的目的就達到了,這就很好。所以也不必去計較它的音正不正確,要想這個音正確,非常非常難。密宗上師雖然代代口傳,口傳也不見得正確,那一個法師,他還有鄉音、有方言。你想要純正的釋迦牟尼佛傳的那個原音,不可能!無法相信這個音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傳的原音,不可能。
中國每一個地方都有方言,外國也一樣。印度古時候交通也不發達,那個大國,恐怕連我們現在一個小鄉鎮都不如。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方言,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文字。我們中國的文字,秦始皇統一了。秦始皇沒有統一之前,中國文字很複雜,同樣一個字,就有很多的寫法。所以像這一些情況,我們都要明了。因此,佛才教給我們「四依法」,使我們把這些疑慮澄清。「四依法」就是「依義不依語」,意思對了就行了,語言、翻譯的文字上,不必去計較,只要它的意思正確,我們就可以遵循。所以「南無」是皈依、皈命、恭敬的意思。
『阿彌多婆夜』,就是阿彌陀佛,這是梵音翻過來的。我們曉得,我們翻「阿彌陀」,這個地方是「阿彌多」,後面還有尾音「婆夜」。我們翻「阿彌陀佛」,「阿彌陀」後面那個尾音「婆夜」省略掉了,就不要了,這裏是完整的連尾音帶起來,那就是「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這一句梵語翻作「如來」,合起來講就是皈依,或者皈命阿彌陀如來。這個「阿彌多婆夜」,要是把它翻成中國的字,就是無量壽、無量光,這是《阿彌陀經》上所說的,實際上它這個無量是包含一切的無量。
『哆地夜他』,有很多咒裏面,我們念到「怛侄他」,跟這一句完全是相同的,梵音是一樣的,譯的字不相同,就是「怛侄他」。「哆地夜他」,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即說咒曰」。《般若心經》裏面,把這一句翻成中文「即說咒曰」,下面才是咒語。所以前面這個是佛號,佛號不是梵語,底下是咒語了,第四句到第十四句,這十一句是咒語。咒語一開頭:
『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都」是無量,「婆毗」是光明,所以這一句就是無量光,阿彌陀佛的名號是「無量光」!
『阿彌利哆』,意思就是無量。
『悉耽婆毗』,「悉耽」翻成中國意思是一切義成,義是義理,成是成就,就是一切的義理圓滿的成就。「婆毗」是光明的意思。可見得這個咒語裏,都是贊歎阿彌陀佛無量光壽,一切無量,都是這個意思。
『阿彌唎哆』,是跟前面一句一樣的意思,都是稱無量壽佛。
『毗迦蘭帝』,這一句裏面是含多義,有很多意思在裏面。第一個有「無礙行」,佛與諸大菩薩在十法界裏面度一切衆生,就像《華嚴》上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它含有這個意思;有方便的意思,善巧方便,普度衆生,它含有這麼多意思在裏面。
『阿彌唎哆』,是無量。
『毗迦蘭多』,上面是「毗迦蘭帝」,此地是「毗迦蘭多」,意思也很接近,稍微有一點不同的,它的末後有「真如不退」的意思。所以一切衆生生到西方世界那邊「圓證叁不退」,有這個意思在裏面。
『迦彌膩』,就是極樂世界,就是彌陀淨土。極樂世界,安養國土。
『伽伽那』,是比喻、是贊歎。它的意思是虛空,或者我們講天界,六道裏面講天道,有高高在上、廣大無邊這個意思。所以,用虛空、用天界來作比喻。
『枳多迦利』,這一句也是含多義,它有谛往的意思,谛是真實,說明一切衆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最真實的,它有這個意思在。谛就是谛實、真實,往這一條路是真實的。所以在華嚴會上,文殊、普賢都發願求生淨土。還有一個意思,就是非常歡喜樂意求往生,有願去的意思。
『娑婆诃』,所有一切咒最後都有這一句,這一句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快速的圓滿,是一個祝願的意思。希望我的願早一天成就、早一天圓滿。
這個十四句,就是古大德給我們說的咒語的大意。這個意思,你了解,很好。不了解也沒有關系;不了解,老實念。如果了解,我們念這個咒字好,可以隨文入觀,念到哪一句,這個境界可以現前。
下面有兩行,這也是屬於經,這是經的長行,說明持咒有五種利益。
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誦此咒者。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日夜擁護。無令怨家而得其便。現世常得安隱。臨命終時。任運往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大乘經典裏面,佛爲我們開示,都會說「善男子、善女人」,爲什麼?持咒能不能得這五種利益,諸位要曉得,關鍵就在這個「善」字。我們持咒,像我前面跟諸位報告的,有人真的依照經典裏面所講的,往生咒念了叁十萬遍,沒效。他沒有想想,要做到佛說的善男子、善女人,叁十萬遍才有效。我們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關鍵在此地。到底這…
《往生咒》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