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一▪P3

  ..續本文上一頁。其義雲何。如論偈說

   諸修真實者  今雖未得果

   將來決定得  如業不假勤 

  釋曰。諸修真實行者。若此世。若後世。而不得果者。因熏習諸行。未來世中自然得真實智。亦無他爲緣。如論偈說

   諸佛未出世  聲聞已滅盡

   然有辟支佛  依寂靜起智 

  釋曰。如叁密經說。辟支佛依寂靜故起實。智慧者由身心寂靜爲因故。智慧得起。是名甘露法。若今世。若後世。有能修真實者。必定得甘露法。是故欲得解脫。應當修行是真實法。此品中破外人立驗。亦說自驗無過。而令信解諸陰我我所空。是此品義意。以是故我義得成。如般若經中說。極勇猛。色非是我非是無我。乃至受想行識非是我非是無我。若色受想行識非我體非無我體。是名般若波羅蜜。如經偈言。無我無衆生無人無受者。但衆緣名身。佛得如是解。此中明我人衆生及諸行聚是等皆空無有因起。又如空寂所問經說。一切衆生。豎我見幢。張無明帆。處煩惱風。入生死海。諸佛大悲。張大教網。撈漉天人。置涅槃岸如上偈說。不二安隱門。能破諸邪見。諸佛所行處。是名無我法

  釋觀法品竟

   般若燈論釋觀時品第十九

  釋曰。今此品者。亦爲遮空所對治。解諸體無自體故說

  鞞世師人言。第一義中有時。法自體爲了因故。譬如燈。若無時雲何得有了因。譬如龜毛衣。由有物體故。以時爲了因。是故有時。論者言。世谛之中諸行若起。即名爲作。此起但是諸物體起。更無別起。此諸行因果已起名過去時。因滅果起名現在時。因果俱未起名未來時。作有分齊故。約物爲時。無有別時。世谛中亦假說有時。如言構乳時來。然外人分別執言有時。第一義中應作如是觀察。鞞世師人言。有爲法外別說有時。而是常論者言。今遮此時故。第一義中有爲法外不別。有時有體故。譬如有爲自體。第一義中無有。常時可識故。譬如瓶。鞞世師人言。如虛空等。非是一向無常。論者言。彼虛空異分無體。亦如是遮故。鞞世師人言。色體外有時與色。和合緣現在時。有識起故。譬如人與杖合。如識見提婆達多境界與杖合者亦如是。于色上起現在現在識。此色之外有別體者名爲時。是故別有時論者言。汝言有識起爲因者緣杖之識。于非時相境界起故。時相則壞。執杖者非常故。常義則壞。自體法差別法。如是等皆破故。是汝立義出因等過。與杖和合者譬喻無體。第一義中執杖者不成故爲喻不然。緣色之覺與時和合。此覺不能顯了。是故無時。複次叁時別成者。爲有相待。爲無相待。若立時有待成者。其過如論偈說

   現在及未來  若待過去時

   現在及未來  過去時已有 

  釋曰。此謂時有待。時有待故。譬如過去時。複次若待過去時有現在未來時者。應過去時中有現在未來時。何以故。因過去時成現在未來時故。亦應現在未來時住過去時中。如是現在未來盡名過去時。若一切時盡名過去時者。則無現在未來時。盡過去故。若無現在未來時。亦應無過去時。何以故。現在未來時已在過去時中故。複次若時有待者。或彼同時有。不與待相違故。譬如父子異。若不立時有待者。現在未來有別起過。其義如論偈說

   現在與未來  過去時中無

   現在與未來  待何而得有 

  釋曰。此謂過去時中無現在未來時。若謂過去時中無現在未來時。而因過去時成現在未來時。此二雲何得成。若無現在未來時。有何等過。此下說驗。第一義中無現在未來時。自體時有待故。譬如過去時。複次鞞婆沙人言。現在未來于過去中。得同時故。而有相待。論者言。亦有別時相待。如兄弟。非是一向汝語非也。如是有時相待不成。複次若無時相待得成者。其過如論偈說

   不待過去時  彼二則不成

   現在及未來  是則無有時 

  釋曰。彼二者謂現在未來爲二。不待過去時則不成現在未來時。何以故。若不待過去時有現在未來時者。于何處有現在未來時。以無相待故。現在未來時亦不成。其義雲何。如論偈說

   與過去無別  余二次第轉

   及上中下品  一體等應觀 

  釋曰。以此方便應展轉說。其義雲何。如論偈說

   未來又過去  若待現在時

   未來及過去  現在時中有

   未來及過去  現在時中無

   未來及過去  待何而得有

   不待現在時  彼二則不成

   未來及過去  是則無有時

   現在及過去  若待未來時

   現在及過去  未來時中有

   現在及過去  未來時中無

   現在及過去  待何而得有

   不待未來時  彼二則不成

   現在及過去  是則無有時 

  釋曰。此是釋論偈。如前自成立。與外人過。雲何爲上中下品次第乃至一體等。譬如人類。同名爲人。于中而有差別。功德具足名上品人。稍減者名中品人。全無者名下品人。如是等爲待故成。爲不待故成。且有上者。非上自體有相待故。譬如中自體。如是中亦非中。自體有相待故。譬如下自體。下亦非下。自體有相待故譬如上自體。複次以有相待爲因。欲令汝解上中下等無自體故。汝不欲得無自體耶。若欲得有自體者。待中故喚爲上。是亦不然。如是一數體及一二等亦如前遮。一數者今當說。第一義中一非一數體。何以故。是數有待故。譬如二數等。如是二非二數體。多非多數體。應如一數說。第一義中。不欲于法體外而有彼數。雲何欲得謂一者。無二及無異故。名爲一。無一及無異故名爲二。無二及無異故名爲叁。自叁已後總名爲多。亦如前遮。而令開解今當更說。第一義中一亦非一。是可數故。譬如異。如是二亦非二。多亦非多。亦如一數說。應作是驗。等者雲何。謂一塵非一塵。是可數故。譬如異如是二塵非二塵。多塵非多塵。亦如上說。及長短遠近前後因果。非長短遠近前後因果。乃至有爲無爲。非有爲非無爲亦如是說。鞞世師人言。第一義中有如是時。何以故。有分量故。若無時則無分量。如馬無角。不可說有分量。由有時故則有刹那羅婆摸呼多晝夜半月一月時行年雙等分量。若有分量。是則有時。譬如稻谷等。有故則有分量故知有時。論者言。汝之所說義不相應。何以故。如論偈說

   不取不住時  住時亦不有

   可取不可取  雲何可施設 

  釋曰。不住者。謂諸行聚是起滅法。名爲不住。世谛中行聚等名時。是時名不可取。住時者亦不于法體外有非色時可取。是名住時。雲何可取不可取。雲何施設。時若可取即能施設。時不可取不能施設。以是故。諸行如是。曰行等作有分齊。諸行生住滅。摸呼[口*栗]多等法。有分量故名爲時。如汝所說。因者其義不成何以故。無所依故譬如無體。鞞世師人言。有常時。以有刹那羅婆摸呼[口*栗]多過去未來等種種差別。譬如淨摩尼珠。因彼衆色而有種種相現。論者言。此體待彼體得有刹那等名。我義如是。如論偈說

   此彼體相待  世谛法如是

   第一義無體  離體何有時 

  釋曰。相待者。謂外人于世谛中立有相待。我義亦爾。第一義中無有常時。如我所說過者。汝不能免。鞞世師人言。第一義中有實時體。如非他及他一時及非一時遲疾等。即是時相。非無體而有相。論者言。第一義中無少許體。世谛之中有諸行差別相待相續。非他及他等識起一時者。謂諸行無差別刹那相待非一時者。有遲有疾。遲者謂後時相續隨轉。疾者謂下相續隨轉。非他識起者。但是諸行無別有時。汝所立因無體。何處有時體可得。若外人意謂。他等識起緣諸行法非是時者。何處可得時耶。論者言。汝以時是常是一令他解者。此驗無有。我今說驗。于世谛中常一之時。非是起他等識因識故。譬如色等識。鞞世師人複言。定有實時。有假設體故。論者問言。似何等物。鞞世師答言。如色等。論者言。第一義中色等體不成。如先已說。能令物解。色相無體。色相無體故。譬喻無體。譬喻無體故時亦不成。我亦無而說有。譬如車軍林等。雖無實體而有施設。故非是一向。有人意謂。依諸行法施設有時。如說晝日住摸呼[口*栗]多住。作此說者。應如是答。如論偈說

   因物故有時  離物無有時

   亦無少物體  何處時可得 

  釋曰。此謂因物生故則名爲時。離此行法無別時體。執有時者。言定有時。有起差別。言說因故。不見無法。能起言說。因見有已作今作當作瓶故。即知有時。論者言。汝語不善已作瓶等能起言說因者。是諸行法亦非是時。汝因不成。有相違過。能起言說因者。是世谛法。汝種種說時皆不成故。如先說了因者。義亦不成。此品初已來與外人成立過。自說成立無過。遮空所對治時無有自體。爲令信解。此品義意如是。以是故。此下引經顯成。如放光經佛說。佛告須菩提。時非色法非無色法。非受想行識法。非無受想行識法。非生法。非無生法。非住法。非無住法。非異法。非無異法。非壞法。非無壞法。非受法。非住法。非出法。非無受無住無出法。乃至非老相。非病相。非死相。非青相。非啖相。非壞相。非散相。非無老無病無死無青無啖無壞無散相。須菩提。若非色非生非住非異非壞相者。是名般若波羅蜜。複次須菩提。若非色非非色。乃至非受想行識非非受想行識者。時即非時亦非非時。若時非時非非時不可言說者。是名般若波羅蜜。又如妙臂經中所說。菩薩摩诃薩了知叁世所有諸行。已起故。說名過去世。未起故。說名未來世。起時故說名現在世。此現在世陰界入等住者。了知不住。何以故。一刹那時不住故。此一刹那即有起時。住時差別。以刹那不住速滅故。定無有時

  釋觀時品竟

  

  

《般若燈論釋卷第十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