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過。因此,十願條條都是忏悔法。
(五)隨喜功德
“隨喜功德”是特別加強改嫉妒、障礙的過失,人家有好事不能嫉妒、障礙,要隨喜。隨喜就是幫助他、成就他的好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他做對社會、衆生有好處的事,縱然他是我們的敵人、冤家,也要去幫助。我正面去幫助他,冤家對頭不接受,還說我不懷好意,譬如我們幫助他錢財,可以請別人轉交給他,不要用自己的名字。將來他知道了,冤結就化解了。所以,要修隨喜,不可以有障礙。
(六)請轉法 輪
“教學”,這是世間第一等的善事,我們疏忽了。現在社會動亂,人心沒有歸依,原因何在?《無量壽經》雲:“先人無知,不識道德”,因爲沒有人教,才變成這樣。所以,我們有責任請轉法 輪,請善知識來講經說法,教化一方,也就是提倡佛陀教育。
(七)請佛住世
如果這位善知識的教導、德行,受到此地大衆的尊敬、仰慕,願意跟他學習,就請他常住在此地,這就是“請佛住世”,這個地方的人也就得利益了。大家在《金剛經》上念到“祇樹給孤獨園”,就是給孤獨長者請佛住世,禮請釋迦牟尼佛連帶他所有的學生,常住在舍衛國,弘法教學,利益衆生。如果沒有人請,佛就不會來了。所以,要懂得請法師講經,請有德的高僧或者大德居士,常住在此地教學。普賢十願這兩條太重要了!
普賢十願,“願”只有這七條,後面叁條是回向。第八、“常隨佛學”是回向菩提;第九、“恒順衆生”是回向衆生;第十、“普皆回向”是回向實際,就是回向自性。所謂“回向”,即拓開心量,也就是大乘法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八)常隨佛學
常隨佛學,哪個是佛?一切衆生皆是佛。一切衆生的善,我們要學;一切衆生的惡,我們要反省、改正。所以,善惡都是善知識、老師,都是菩薩學處。
(九)恒順衆生
這就是我們常講的,要現代化、本土化。兩千年前,佛教剛傳入中國,印度高僧大德就能隨順中國人,將道場建成中國宮殿式的,而不是印度式的。如果把印度式的建築搬到中國來,中國人不會接受。佛教到中國能夠生根,能夠弘揚,而基督教(唐朝時稱作景教)也是那個時候傳來中國的,爲什麼不能像佛教這麼興旺?就是它建的教堂是外國式的,我們一看就不喜歡接近,這是不懂得恒順衆生。再看佛的造像,在中國,一定是中國人的容貌;在日本,日本人的容貌;在西 藏,西 藏人的面孔;在泰國,泰國人的面孔,這叫恒順衆生。
很多中國法師到美國建道場,建成宮殿式的,結果只有幾個老華僑進去,外國人一個都不進去,因爲外國人一看到,“你們是外國文化”,他有抵觸情緒,這樣就不能度衆生。因此,我極力提倡,希望這些法師在美國建道場,要建成白宮的樣式。爲什麼?中國的道場建宮殿樣式,因爲宮殿是從前皇帝住的;而美國總統住在白宮,所以到美國就要建白宮的樣式。而且佛像面孔一定是美國人,美國人一看很親切,他就來了。觀世音菩薩叁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衆生喜歡什麼法,就跟他說什麼法,這是恒順衆生。我們的過失就是分別、執著,這是破我們分別、執著的過失。
(十)普皆回向
這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拓開心量,改我們小心量的過失。
這是“發菩提心,一心念佛”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日常處事待人接物上,統統是念佛,不是口念;與普賢十願完全相應,你的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無一不是念佛。現在人學佛,真的是愈學心量愈窄小,愈學愈執著,完全違背了佛陀教誨,還自以爲是佛教徒,自以爲很如法,自以爲天天在修積無量無邊功德,真正原因是不讀經之過,不研教之過,不能深解義趣之過。
以上是淨宗同學修學的五個課程。佛講的方法太多了,我們只要抓住這個綱領,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與之相應,就是真正念佛,把念佛落實了,而不是口念。你是心念、身念、行爲念,這是佛心佛行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真念佛。如此念佛,生活是功德,工作是功德,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是功德,只要與這五個科目相應都是功德,以此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淨土,決定得生,真的是古大德講的“萬修萬人去”。末後,“歸心淨土”,世尊教化能事就圓滿了。
最後,我特別節錄出《淨土指歸》所講的十種信心。
一、佛所說法,金口誠言,真實不虛。
我們決定相信佛的話,佛用的是真心,我們用的是妄心,所以自己的意見不可相信,自己的想法、看法不可相信,一定要相信佛陀的教誨。
二、凡夫識神不滅,六趣循環不已。
識神就是是非人我、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忘掉,決定出不了六道輪回。
叁、此土修行,未得道果,不免輪回。
“道果”即阿羅漢果。你不能證阿羅漢果,就決定不免輪回。阿羅漢果是見思煩惱斷盡了,也就是分別、執著斷盡了,于世、出世間一切法,再不起分別、執著的念頭,超越六道輪回。我們還有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就決定脫不了輪回。
四、未出輪回,雖生天上,不免墮落。
這是講修行不錯,有成就,不求往生極樂世界,你所修積的功德,果報在天上。你修上品十善、四無量心,在欲界天;你修禅定,功夫成就了,生色界天、無色界天,但是出不了六道輪回。天的壽命雖然長,畢竟還有到的時候,壽命到了還要墮落,縱然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之後,還是要墮落,所以不是究竟的。
五、極樂世界,衆生生者,永無退轉。
這種功德利益,我們要清楚明了。真清楚了,這個世間一切人事物與我們有什麼關系?惠能大師說得好,“只見自己過,不見別人過”。人家有沒有過失,我們不知道,如果相信自己意思就鑄成大錯。爲什麼?說不定做錯事的人,是佛菩薩化身示現的,我們怎麼會知道?五濁惡世龍蛇混雜,造罪的人多,佛菩薩在其中示現的也多。佛菩薩先示現造業,然後示現被法律判刑、槍斃,這是教誡衆生,你們要是做錯事情,就是這種下場。他是示現來教化衆生,成就無量無邊功德,我們如何會曉得?所以,佛一再勸勉我們,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證得阿羅漢果之後,才可以相信自己的看法、想法。
六、衆生發願,願生淨土,決定往生。
關鍵在發願,發願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願生淨土。菩提心的落實就是“叁福、六和、叁學、六度、十願”,否則你的菩提心是嘴皮上的菩提心,不能落實。這五個科目做到了,菩提心才能落實,以此功德回向求生淨土,決定往生。
七、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這是經上常說的,可是我們每天念十萬聲佛號都滅不了罪。什麼樣的人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發菩提心的人,就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叁福、六和、叁學、六度、十願”相應的人。這是指真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人,而不是平常人。所以,佛經的意思不能錯解,錯解了不但不得受用,反受其害,以爲自己修得不錯,到臨命終時不能往生,還要怪佛菩薩,怪經上講的不靈。其實是自己沒有依照方法修行,錯解佛的意思。
八、念佛之人,彌陀神通光明攝取不舍。
真正念佛人,佛菩薩常常在他旁邊,照顧他、保佑他。
九、念佛之人,十方諸佛同以神力護念。
“念佛”不是口念,念是“今心”。你現前的心與佛心、佛行相應,就是念佛人。如果是口念,心行不相應,就是古大德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心行相應才是“念”。你的心是佛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的行是佛行,“叁福、六和、叁學、六度、十願”,如此念佛,方得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護念,一切龍天善神擁護。
十、淨土壽命無量,一生當得無上菩提。
不管你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或是實報土上上品往生,都是無量壽,決定一生圓滿菩提。
對這十種信心,決定沒有疑惑,你是真正念佛人,雖然你現在還沒有到極樂世界,你在極樂世界已經注冊,你現在就是極樂世界的人,不是凡人,所以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
《如何學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