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燈論釋卷第五▪P3

  ..續本文上一頁中。叁皆不然。如偈曰

   未住體不住  住體亦不住

   住時亦不住  無起誰當住 

  釋曰。第一句者。由非住故。譬如滅。第二句者。以現在世及過去世二世一時不可得故。住義則空。第叁句者。離住未住更無住時。有者不然。廣如前破。第四句者。無一物起無一物住。偈意如是。複次第一義中無一物體起相可得。從前已來廣引道理。令人解了起既不成。誰爲住者。由此義故。汝先說言所起之法起有因者。此皆不成。複次如偈曰

   滅時有住者  是義則不然 

  釋曰。以相違故。若相違法。則不同時。如烈日光。不與暗並。偈意如是。外人言。彼未滅時。體可得故。論者偈曰

   若法無滅時  彼體不可得 

  釋曰。以諸有爲法無常隨逐故。複次彼體不可得。何以故。無滅時故。如虛空花。偈意如是。複次若汝意謂已起刹那住相有力。當于爾時法體不滅。亦不是常。以住無間次即有老無常隨逐故。此執不然。何以故。若此色等住相用時無無常者。後時亦無。無常隨逐。如火處無水。火于後時亦不作水。住義亦然。外人言。世間現見法體滅盡。雲何言無。論者言此應觀察。汝見滅者。是滅與體。爲恒相隨。爲各別處。若與相隨即無住義。若在別處。體無滅時。既無滅時。體不可得。二俱不然。複次有聰慢者。或如是言。譬如有人先無佛體後時得佛。住亦如是。先雖無滅後時滅者。竟有何咎。此執不然。何以故。無佛體者。謂無一切智相用。凡夫智後時得佛者。無如此義。于世谛中此方便語。亦不成立。如是斷煩惱障及彼境障。最後刹那智相起時。說名得佛。彼智與佛體無差別。如汝所言。無實道理。如是老住。若一若異者。亦同此過。由此不成故。阿阇梨偈曰

   彼一切諸法  恒時有老死

   何等是住法  而無老死相 

  釋曰。若有起者。隨是體處。有住可見。起可得成。今則不爾。是故彼立因義不成。複次汝等欲得彼住住者。爲住能自住。爲假異住住。二俱不然。如偈曰

   住異住未住  此義則不然

   如起不自起  亦不從他起 

  釋曰。雲何起者。自起不然。如前說偈。此起若未起。雲何得自生。若已起能生。生複何所起故。雲何不從他生。如先偈言。若起更有起。此起無窮過故。住亦如此。偈曰

   此住若未住  自體雲何住

   此住若已住  住已何須住

   住若異住住  此住則無窮

   住若無住住  法皆如是住 

  釋曰。此二偈是釋義偈。非論本偈。前遮自住住。如遮自體起。後遮他住住。如遮從他起。應如此知。是故當知。住無自體。如汝先說。有如是起。彼有體故。法有體者。此因不成。外人言。第一義中有此起住。何以故。共行諸法彼體有故。此若無者。彼共行法體應不有。譬如馬角由起住有故。彼共行滅有。是故第一義中說因力故。起住是有。論者言。滅亦如是。謂此體已滅未滅滅時。欲令有滅者。一切不然。如偈曰

   未滅法不滅  已滅法不滅

   滅時亦不滅  無生何等滅 

  釋曰。第一句者。以滅空故。譬如住。第二句者。如人已死。不複更死。第叁句者。離彼已滅及未滅。法更無滅時。有俱過故。是故定知滅時不滅。複次第一義中滅時不滅。以世傳流故。如當起法來現在者。第四句者。其義雲何。一切諸法皆不生故。言無生者。生相無故。無生有滅。義則不然。如石女兒。如是彼欲起者及不起者。于一切時有滅不然。複次法住無住彼分別滅。二俱不然。如偈曰

   法體若住者  滅相不可得 

  釋曰。以住故無滅世間悉解。若汝言無住有滅無過失者。是亦不然。如偈曰

   法體若無住  滅亦不可得 

  釋曰。以無住故如彼滅相。複次此法爲當即住此位滅耶。爲住異位滅耶。外人言。此言何謂。論者偈曰

   彼于此位時  不即此位滅

   彼于異位時  亦非異位滅 

  釋曰。不即此位滅者。以不舍自體故。譬如乳住乳位亦不于彼異位時滅。何以故。此中說驗。第一義中乳不于彼酪位時滅。以彼異故。如異瓶等。複有人言。有如是滅。依止體故。譬如彼熟。論者偈曰

   若一切諸法  起相不可得

   以無起相故  有滅亦不然 

  釋曰。諸法不起如前已說。未熟已熟此執不成。譬喻無體。複次汝言滅者爲有體滅耶。爲無體滅耶。二俱不然。如偈曰

   法若有體者  有則無滅相 

  釋曰。以相違故。譬如水火。由如是故。偈曰

   一法有有無  于義不應爾 

  複次偈曰

   法若無體者  有滅亦不然

   如無第二頭  不可言其斷 

  釋曰。偈譬喻者。以其無故。以此無體驗有滅者。是義不然。法體壞故。複次汝等若言第一義中有彼滅相及隨滅者。爲是自滅。爲是他滅。二俱不然。如偈曰

   法不自體滅  他體亦不滅

   如自體不起  他體亦不起 

  釋曰。自體起者。此不相應。如前已說。此起若未起。雲何能自生。此起若已生。生複何所起。他體起者。如偈言。此起若異起。起則無窮過故。起既如此。滅亦類然。滅類偈者。此滅若未滅。雲何能自滅。此滅若已壞。滅複何所壞。此滅若異滅。滅則無窮過。滅若無滅。滅法皆如是壞。此釋義偈應知。如自他起前已廣遮。自他滅者。類同起破。有人言。得壞因時壞法方壞者。應如是答汝立壞因。是義不然。何以故。彼法非是。此法壞因。以彼異故。譬如余物。品初已來。廣遮彼說。如是起住。以第一義中起因不成。譬亦無體。若世谛中說因譬喻者。違汝義故。如前立驗。已廣分別道理自在故。如偈曰

   起住壞不成  故無有有爲 

  釋曰。如外人所說。有彼陰等諸有爲法。以有爲相和合故者。彼爲已破。複有人言。第一義中有彼牛等諸有爲法。何以故。以角犎垂[古*頁]等相有故。此亦應遮。汝立此等有爲相者。爲更有相。爲更無相。若更有相。此角犎等則非牛體有爲相也。何以故。以有相故。譬如牛實。廣如前破。若更無相者。以無相故。此等諸相自然不成。以能相無力故。所相亦無。又有相者。相無窮過。此等一切如先廣遮。複有人言。第一義中有是有爲。何以故。有待對故。此若無者。應無待對。如石女兒。以彼有爲無爲二法相待由此因故。第一義中有是有爲。論者言。若有爲法得成立者。除有爲故。可說無爲。彼有爲法。如理谛觀體不可得。是故偈曰

   有爲不成故  雲何有無爲 

  釋曰。如兔角無生。于世谛中亦不作實解。應知此意。以是義故。因等無體。若爾雲何分別有諸相等。爲世谛故。如偈曰

   如夢亦如幻  如乾闼婆城

   說有起住壞  其相亦如是 

  釋曰。諸仙知彼有爲起等。能生覺因。開實知見。如彼智人所說起等。是我所欲。由無智者覆慧眼故。于無實境起增上慢。如夢中語說彼諸法起住滅等。此由染汙熏習。各執異因分別叁種。謂有實義。爲示彼故。說夢幻等叁種譬喻應知。有人言。起等是有。何以故。現前覺取故。譬如色。又作者有故。亦相續同取故。如是說者。此執不然。何以故。非一向故。爲開示彼。如其數量說夢等譬喻應知。複次佛婆伽婆。見真實者爲聲聞乘對治惑障故。作如是說。色如聚沫受喻水泡。想同陽焰。行似芭蕉。識譬幻事。此意欲令知我我所本無自性。猶如光影。亦爲大乘對治惑障及智障故。說有爲法本無自體。如金剛般若經說。一切有爲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欲令他解有爲無體。是此品義。是故得成。如般若波羅蜜經中說。佛告極勇猛菩薩言。善男子。色非有爲非無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若色受想行識非有爲非無爲者。此是般若波羅蜜。又如楞伽經說。有爲無爲無自體相。但彼凡夫愚癡妄執分別有異。猶如石女夢見抱兒又如金剛般若經說。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是等諸修多羅此中應廣說

  釋觀有爲相品竟

  

  

《般若燈論釋卷第五》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