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P3

  ..續本文上一頁,以後稱禮部,現代稱爲教育部,把它擺第一;換句話說,國家所有一切行政爲誰服務?爲教育服務。所以人人知禮,人人懂得愛。主要的教什麼?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教這些東西。人人都知道做好人,人人懂得人與人的關系,不但愛自己,還愛別的國家,愛天下人。所以在政治前面,領導人負責,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教人一定先把自己教好,都是從自己開始、從家庭開始,推動到這一個地區,地區就是他們的一個小國家。那個小國家真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找不到缺點,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人與人之中是相親相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要靠教育!

  現在整個世界社會動亂,什麼原因?中國人疏忽了傳統教育,兩百年了。我看曾國藩先生的這些著書,他距離我們現在正好是兩百年,他在世間的時候慈禧太後執政,慈禧對傳統文化已經就疏忽,不重視了。國家領導人不重視,下面也就不尊重,所以有講學的,但是沒有人照做。曾國藩先生那個時候就感到很憂慮,世風日下,人心不善,比現在好多了!滿清亡國之後,民國成立,到現在一百年了,不但沒人做,講的人都沒有了。所以現在很生疏,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我們現在知道外國的東西比知道中國的東西多,對中國的東西不知道,這個才是大問題。國家文化沒有了,這個民族會被消滅,諸位要知道,曆史上所講的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中國,那叁個都沒有了。如果我們在這一世不能把中國傳統文化複興起來,那就跟他們一樣,四大文明古國沒有了,都沒有了。我們怎麼能對得起祖先?怎麼能對得起國家民族?所以,今天複興傳統文化,是我們很大的責任,每個人都要盡心盡力來做。

  從哪裏做起?從讀書做起,讀什麼書?讀古書,古書從哪裏讀起是個大問題。我們這麼多年來提倡儒釋道的叁個根,那是什麼?那是德行的紮根,做人的基本德行,你得像個人的樣子,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有了德行,就是你有聖賢君子的條件,你也有佛菩薩的條件,你一生努力能有成就,不是不能成就的。這叁個德行紮下去之後,然後你得學文言文,因爲典籍統統是文言文記載的。文言文是中國老祖宗最了不起的發明,你看幾千年前,老祖宗就把語言跟文言分開,因爲語言會變。我們小時候口頭上所說的,現在社會上沒有了;現在社會上年輕人講的話,我們聽不懂。語言會隨著時間變、隨著地區變,你說語跟文是同一個軌道,到後來文字就沒人能看得懂。所以中國老祖宗說,語可以變,文不能變,文言決定不變。你懂文言文,你看老祖宗幾千年前留下的東西,就像現在面對面談話一樣,什麼障礙都沒有,這個發明還了得起嗎?全世界沒有第二家。你說老祖宗對於後世子孫多愛護,把他們的智慧,把他們的經驗,把他們的方法,把他們的效果,用這個方法傳給後世,傳給後人。我們今天不學那是大不孝,大不孝是所有一切災難的根源,是所有一切罪惡的源頭。

  文言文怎麼學法?背書。我學佛的時候老師教給我,因爲經典是文言文,老師說,你得熟背五十篇的文言文,你就有能力看,有能力閱讀。一個星期背一篇,一年五十個星期,你一年的功夫,你閱讀文言文沒有問題了;你再下一年功夫,能夠背一百篇的話,你就能寫很好的文言文,你不但能看,你能寫了。所以不難!我最近找蔡禮旭老師,讓他在古文裏頭選一百篇,他把這個題目拿來給我看,一共選了一百六十二篇,很好。我說這一百六十二篇裝訂成一冊,文言文必讀的課本。一百六十二篇,只要能夠背一百篇就夠了,要求你能夠背一百篇。你能夠背,能夠講解,你鑰匙拿到了,這是《大藏經》的鑰匙,是《四庫全書》的鑰匙。兩年功夫就做成了,就完成了。你德行依照這叁個根去做,文言文的金鑰匙,一百篇古文,我們這個書要大量的印,將來在這邊免費提供大家,要認真去讀。

  真正向這個方向走的,我還提供典籍,就是《四庫全書》。我這次訂了兩百套《四庫全書荟要》,像《大藏經》那樣的本子五百冊,就是五套《大藏經》這個分量。你們真肯學,我都贈送,把中國傳統文化帶起來。不必多,能有二、叁十個人,這二、叁十個人十年之後,是全世界第一流的漢學家,在中國是國學專家,就能夠把中國傳統文化帶動到全世界。所以這不難,好好的把根紮穩。我昨天非常感慨,一生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這都是我親自遇到的人。「感激斥責我的人」,毀謗、侮辱我都遇到過,有陷害,統統遇到過。我們不但沒有怨恨,我們有感恩的心,爲什麼?他來考我的,我們學傳統文化、學佛法,到底有沒有一點功夫?有沒有看破?這個很重要。爲什麼要感激他?因爲他助長了我們自己的定慧,我有定功,不會爲他所動搖。昨天我說了幾句話,你們就那麼激動,一點定功都沒有,你們煩惱起現行,沒有智慧。所以要生感恩的心,沒有這些人我們怎麼會成就!

  最近我們看到唐太宗編的這部書,叫《群書治要》,唐太宗就是接受別人批評,批評錯的他都接受,他不會處分你。人家都問爲什麼?我要處分他,以後沒有人在我面前講真話,我的過失自己永遠不知道。貞觀之治,難!所以他編的這套書非常之好,我現在也是想將來能夠有幾個發心的,十幾二十個專門來學這部東西。這部東西學好了,這部東西要有基礎,就是我剛才講的,你要懂文言文,要有叁個根,將來細講這部書。在哪裏講?在廣播電臺講、在網絡上講,全世界人都看到、都聽到,那對於整個世界的和平安定就起很大的作用。唐朝的盛世貞觀之治,就靠這部書,這部書起了很大的作用。

  這部書是唐太宗,我們知道他十幾歲就跟著他父親打天下,現在講起革命。隋推翻之後,他自己做了皇帝,沒念過什麼書,所以治國、平天下不是簡單的事情。他就想到,要把國家治好一定要吸收古聖先賢的教誨,他就命令魏徵成立一個小組,幫助他搜集這些書籍。從叁皇五帝到隋朝,差不多將近兩千年,這裏面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理論、方法、效果、經驗,把它搜集起來,編成一本書。總共是取材於六十五部經史子,集沒有,經史子,編成一部書,叫《群書治要》。很難得,我是在講經的時候提到過幾次,我非常感謝同修幫我找到這個書寄給我,我現在將這個書印一萬套。《國學治要》我也印了一萬套,這都很難得的,都找到了,民國初年專家學者編的。這就是《四庫全書》的精華,將來你要想讀《四庫全書》,從這部書入門,你先看這個東西,對《四庫》就有認識、就有感情;然後想學哪個東西,可以在《四庫》裏頭去選,一門深入,十年薰修,你就變成漢學專家,我們中國文化就救起來了。所以得要有人真幹,十年時間,兩年紮根,八年是一門深入。「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古人給我們鋪的這個路,有光明大道,我們要對得起祖宗,要認真努力去學習。所以,歡迎人批評我,歡迎人責備我,不管是善意、是惡意,我們統統感恩。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爲他強化了你的能力」,都是好事。大乘教裏面,無佛也無魔,反過來,有佛也有魔。我們以善心應對,敵對的人是佛,他來考驗我;我們要以怨恨心對他,報複心對他,那外面就是魔。所以外頭是佛、是魔,決定在自己的念頭,我用什麼心態對他。外面佛、魔都沒有,他給我種種打擊,他是來教訓我的,看看我能不能承受、能不能忍辱。像佛經上,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時候,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他有沒有怨恨?沒有,不但沒有怨恨,感恩。你來考試,看我忍辱程度到什麼境界;我圓滿了,一絲毫怨恨心都沒有。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了,幫助他成佛,幫助他提升德行,幫助證明他定功能夠應付環境。沒有怨恨,有感恩,這就對了!

  還要「感激遺棄你的人」,在社會上講,不孝父母,背師叛道。我們對他感恩,不要去責備他,不要有怨恨心,「因爲他教導你應該自立」。你能自立,你會感化他,他會回頭,回頭是岸。胡小林報告裏面講七個拐杖的故事,你們聽了之後就懂得,那是不孝,最後兒女再回頭都是孝子賢孫。所以不要去責備,尤其現代人,他沒有受過教育,他做種種罪孽是應該的,正常現象;他如果受過聖賢教育,你可以責備他。沒有受!雖然聽了幾天經,沒聽進去,讀一點聖賢書,也沒有讀懂,你怎麼可以怪他!這什麼原因?他沒有恭敬心,他就得不到。再好的老師教他,印光祖師說得很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沒有尊師重道的那個心,你跟這個老師再多年都沒用,假的,不是真的。真正有誠敬心,十分誠敬心,你跟這個老師一天都管用,爲什麼?你一輩子都不會變質。我們現在到哪裏去找對於道學有真心想學的?找不到。現在都爲名利,急功好利,都看眼前,沒有遠大的眼光。所以說,不能責怪這些人。

  底下是「感激鞭打你的人」,這就是我們講陷害,陷害要感激他,消業障!如果我們有怨恨、有報複那就變成仇敵了,以後就變成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雙方都痛苦,那又何必!所以用感恩的心對待他,自己就更向上提升。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爲他增進了你的見識」,上過幾次當,學會了,不上當沒學會。所以你見識長了、知識長了,增長知識。你交了學費,增長知識,好事情,不是壞事情,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感激傷害你的人」,甚至於他想置你於死命,你還是感激他,爲什麼?死了到極樂世界去,他早一天送我到極樂世界,這個多好、多難得!要不然我還得晚幾年去,還在世界上多受幾天罪。永遠存感恩的心!

  最後,「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你只要感恩,你決定成就,不吃虧。害人是害自己,吃虧是福,古人講的一點沒錯,吃虧是福。永遠謙虛,永遠恭敬,永遠看一切衆生,跟佛的看法一樣,「一切衆生本來是佛」。只是他迷了,他做了這麼多錯事,他要受報。他受報完之後…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空法師談夢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