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們自己招來的,不是上帝發怒來懲罰我們,上帝很不願意見到這種事發生,但是不能避免,這是造作罪業必須要接受懲罰。這個話說得合情合理。
這些年來,我苦口婆心勸導大家,若叁天不勸,大家就忘得幹幹淨淨。這正是《地藏經》上講的“閻浮提衆生,剛強難化”,我們深深體會到了。可是諸佛菩薩爲我們做榜樣、做模範,衆生再剛強難化,也不能舍棄,所謂“佛氏門中,不舍一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
《華嚴經》告訴我們,自己真修就能影響別人,讓別人看到我們修行的樣子受感動,生起慚愧心,自然會向你學習,這樣就能帶給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佛說自行化他是要靠自己真正修行,自己不真修沒有用處。縱然會說,說得再好,災難降臨還是逃不過,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依舊出不了輪回,也不能往生。
我們一定要以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慈悲心,老實念這句佛號。這句佛號一定要與“清淨平等覺”相應,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若不相應,這個佛號就沒有功德。如何才相應?在生活上一定要做到“看破、放下、自在、隨緣”。看破是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放下是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
3、念佛有助世界和平
禅宗六祖惠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只知道修自己,自己努力斷惡修善。《無量壽經》講修善的叁個綱領:“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我們要時時刻刻記住,要做到才行。佛家一大藏教經典,世尊四十九年所說,就是這叁句話。我們必須確實做到,才能救自己,救衆生。
我們真修,心就平了。現在科學家講思想波,世間人的思想很複雜,尤其邪惡的思想是大波大浪,起伏很大;我們念佛人是“清淨平等覺”,這種思想波是平穩的。新加坡居士林的念佛堂,得諸佛如來加持,有佛菩薩跟我們一起念佛,所以這個念佛堂無比殊勝。念佛堂磁場非常好,磁場是安定的、平靜的,從這裏發射出去的思想波,可以平衡世間人邪惡的思想。以我們平靜的思想波,去沖擊世間大波大浪的邪思,這個波浪就會減弱,這就是化解邪惡、化解災難的原理。
我們自己在家裏念佛,對社會、對世間也有貢獻。因爲我們念佛發出去的是清淨平等覺的思想波,可以緩和世間人邪惡的思想波。果真懂得這個道理,就會相信我們心平氣和念佛,對世界和平、社會安定真有幫助。
真正發心念佛就是自度度他,真正發心念佛就是救世間的劫難,不要以爲自己沒有這個能力。諸位同修能真正覺悟,真正放下是非人我、貪嗔癡慢,奉行世尊教導的叁福、六和、叁學、六度,就有能力安定社會,維護世界和平。
只要我們真心誠意,佛菩薩處處應現,感應道交。特別是在世間有大災難時,我們要幫助一切苦難的衆生。念佛不僅是爲自己,更要爲一切苦難衆生。我們一定要做,不做就沒有慈悲心。希望我們共同努力,自度度他。
四、念佛成佛之理
1、虛空法界與自己一體
佛法的修學,我們在《華嚴經》上得到很大的啓示。華嚴這一會,是世尊在菩提場定中所說,參與法會的大衆皆是法身大士。他們有許多的族群,不同的社團,遍布在虛空法界,數目無量無邊。由此可知,華嚴法會實際上是以盡虛空、遍法界爲一會。華嚴如是,哪一會不如是?從此地深思,這暗示著我們,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到成佛時,才意識到“一切衆生本來成佛”,徹底明了“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總體來說,虛空法界是自己一體,這才生起真正的慈悲。
佛家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諸佛如來覺悟了,悟的就是這樁事;凡夫迷了,迷的也是這樁事。而事實真相裏沒有迷悟,迷悟在人。覺悟的人,稱作佛菩薩;迷惑的人,稱作凡夫。但覺與迷受用不同,迷人不知道虛空法界是自己,不知道芸芸衆生是自己,所以在當中生起妄想、分別、執著,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
2、一切法從心想生
所謂罪業,就是所作所爲與事實真相相違背。所造的業,它會現相。相是怎麼現的?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我們千萬不能疏忽。宇宙之間千變萬化,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佛歸納後爲我們解說,實際上法界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法界都是從心想生——心裏想什麼就現什麼。所以想佛就現佛,大勢至菩薩教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就是想佛成佛。
想佛就現佛,想菩薩就現菩薩,想什麼就現什麼,這確實是真的。譬如我們想一樁稱心如意的事,就生起歡喜心,歡喜就表現在臉上;想一樁不如意的事,就愁眉苦臉,悲哀的情緒也就表現在臉上,心境立刻就産生變化。從這些很小的事實來觀察,就能體會到佛講的是千真萬確。
所以,諸佛如來勸我們想佛、憶佛、念佛,把其他的思想妄念全部放下。淨宗“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就建立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古往今來,依照這個方法修行證果的人很多,這些人都爲我們做了榜樣。若用一般宗教人士的說法,這些人是爲我們做見證。在佛法的叁轉法 輪裏,所謂是作“證轉”,他們現身說法爲我們做證明,說明這是事實。
3、自在往生度家眷
往年,香港何東爵士的老太太往生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也爲香港佛教奠定了真實的基礎。何東爵士一家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只有老太太信佛念佛,但這家人非常開明,確實是信仰自由,彼此和睦相處,互相尊重,這很難得。所以不妨礙別人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妨礙別人、侵犯別人,這是不懂自由;這是感情,不是智慧。
同理,我們現今生活在地球上,有許多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宗教信仰,彼此不能相容,互相攻擊毀謗,甚至引發宗教戰爭,這些都是不懂自由的真義。不懂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教育問題,尤其是倫理道德教育。
而何東爵士的家庭是我們的好榜樣,從家庭展開就是世界的好榜樣。我們無論信仰哪一種宗教,對于不同的宗教一定要尊重。佛門裏無論修學哪一個宗派,對于不同的宗派也必須要尊重,這是真正懂得自由,真正有智慧。
何東老太太往生時,對兒子、媳婦說:“我一生當中對你們沒有任何要求,我往生時,請你們念幾聲佛號送我往生。”她的往生實在是開往生大會,親朋好友全到了,老太太交代清楚後,在念佛聲中安詳走了。何東爵士一家人,親眼看到老太太念佛往生,以後全家都念佛了。所以老太太度衆生真有一手,用講的講不通,就表演給你們看,最後一招把全家都度了。
老太太往生的過程,是高度的智慧,最佳的示範。世間什麼事都可以作弊、作假,唯有這件事不能作假。我在臺中求學時,李炳南老居士常常以這樁事勉勵我們,教導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真有,念佛人真能往生。
4、依教奉行能自在往生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們雖沒能親見往生的事實,但是聽到的卻不少。人家何以能自在往生?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尤其生活在多災多難的時代,自在往生對我們非常重要,真正是一生中第一樁大事。其實只要依照經論如法修學,就可以得到。特別是《無量壽經》,古德講《無量壽經》是淨宗第一經,因爲《無量壽經》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概況,介紹得最完整,修學的方法說得最詳細,往生之後的果報也講得最圓滿。若我們真正希望自在往生,修學叁個月到六個月就能成功,所以這個法門殊勝,爲一切諸佛贊歎頌揚。
善導大師說,佛教導我們做的要完全做到,佛教我們不可做的,決定不能做;果然能將《無量壽經》上的教誨,徹底依教奉行,天天做,一天都不違犯,叁個月這種功德的累積,你就是諸上善人,就取得往生的自在。若能做六個月,那就更踏實。一直做下去,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站著走,坐著走,自在隨意。這才是人生第一大事!
有些人往生不自在,臨終時還有病苦,原因就是佛教他做的,沒能完全做到;佛教他不可做的,還違犯了不少,這是業障。但畢竟過去今生還有一些善根,臨終遇到善友的提醒、助念,還能往生。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光陰,空手而來,還是空手而去。古德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帶得走,帶走的只是在這裏所造的一些業,這多可怕!我讀起來都寒毛直豎,有些人念起來無所謂,這是麻木不仁。真正有知覺的,念到真害怕,豈敢又造業?
諸佛菩薩慈悲,有真誠的愛心,我們不懂得親近,還舍棄他,去結交世間惡友,這是大錯特錯!惡友就是造作五逆十惡,不接受聖教,不依教奉行。這對我們生活修學是一大損失,必定要認識清楚。
一定要認真努力修學,把握這一生短暫寶貴的生命,完成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因緣,“念佛成佛”。這是一樁大事,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有志氣,真正是佛家講的大英雄、大丈夫。希望我們共同勉勵,在這一生中把這樁大事辦圓滿,真正不辜負此生。
五、覺悟——看破·放下
1、看得破·放得下
在一般情況下,佛七的前兩天,心還定不下來,功夫不甚得力。到第七天,因爲佛七快結束,心理上又放逸了,也不能得力。所以七天念佛,真正得力是在第五天跟第六天,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現代人修學、念佛比不上古人的原因,還是在于不能真正“看破、放下”。所謂看破,是對于現實生活狀況了解的程度;若不甚了解,迷戀世間,當然放不下。所以,念佛往生的人,多半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因爲他們看多了,知道世間一切法是虛幻不實,無論生活在順境、逆境,時間久就膩了,生活過得厭倦,不想再住下去,這時放下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若覺得這個世間還很美好,還想再多活幾年,甚至于多活幾十年、幾百年;他放不下,功夫如何能得力!佛法講覺悟,就是覺悟這樁事情。
注:放下跟看破是相輔相成的,你能夠放下一分,你就多看清楚一分;能多看清楚一分,你就能夠多放下一分。換句話說,菩…
《念佛心地功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