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們修到什麼時候可以修觀?如何保證下一生可以繼續修行?

  禅修營同學:我有二個問題.第一個是我們修到什麼時候可以修觀?第二個問題是我們修到什麼時候可以保證下一生可以繼續修行?

  尊者:我們要知道修觀有個次第,從剛開始入手去修觀,到最後證果有十六個次第、階段,我們叫做十六觀智。分別是.名色辨別智(Nāmarūpa-pariccheda-ñāna);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 ñāna);思惟智(sammasana- ñā 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 ñāna);滅隨觀智(bhavga- ñāna);過患隨觀智(ādīnava- ñāna);厭離隨觀智(nibbidā- ñāna);欲解脫智(muñcitukamyatā- ñāna);審察隨觀智(patisañkhā- ñāna);怖畏現起智(bhaya- ñāna); 行舍智(sañkhārupekkhā- ñāna);隨順智(anuloma- ñāna);種姓智(gotrabhu- ñāna);道智(magga- ñāna);果智(phala- ñāna);省察智(paccavekkhana- ñāna).

  這一共有十六個。其中從名色辨別智到隨順智,這十二個是世間智。道智和果智是屬于出世間智或者出世間慧。從道智生起那一刹那,道本身斷煩,道智一滅去後立刻就生起果智,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就說他就是證得了某某果。在道智之前有一個叫種姓智,這裏種姓智就是一個轉折點,之前是屬于凡夫。然後由于種姓智生起,就從凡夫的種姓轉成聖者的種姓,種姓智一滅去,道智就生起,道智一滅去,果智就生起。所以從種姓智到一刹那開始.我們就稱爲聖者,永遠不再是凡夫。必須得經過這個階段.每個階段它都有很清晰的修行方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