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對于漢地修行者普遍消極認可的“業障深重說”,您的看法是怎麼樣的?

  學員:對于漢地修行者普遍消極認可的“業障深重說”,您的看法是怎麼樣的?很多人因爲修學上一些內緣及外緣的障礙而無法應對,而將一切歸咎爲業障重,如此是否會造成心態上雙重的負面壓力?在生活中,種種的逆緣不期而來,我們將如何能夠仍然保持一個快樂修行者的心態?

  尊者:業障這個詞,南傳、北傳都有。在北傳佛教裏面,在《大般涅槃經》以及《俱舍論》都有提到業障,南傳的《清淨道論》也有講到業障,在律藏的《義注》也有講到業障,但是無論南傳跟北傳的業障,都定義得很明確,什麼叫業障?可以說我們在座沒有一個人有業障,在北傳的《大般涅槃經》裏面講到,如果一個人造了五無間業,這叫業障,障什麼?障道的才叫業障。大家有沒有殺了父親、殺了母親?如果沒有,就沒有業障了,所以不用擔心有麼業障,明白嗎?這裏南傳北傳的說法都一樣的。所以如果你們說業障重,如果你們真的是殺了父親、殺了母親,那你不用來禅修了,這是真的業障重。在《俱舍論》裏面也講到,其它的不善業不叫業障,不要亂套。障是指你造的業障礙你修行、障礙你成道、障礙你證悟涅槃和證果。如果大家沒有做(五無間業)就沒有業障,不用擔心。對于生活中的種種逆緣,大家應該要起果報想、果報思維。過去造的業已經過去了,我們現在應當要勤修戒定。對于已經成熟了的果報,我們應當運用坦然的心態去承受它,去面對它。但是在承受不善果報,我們稱爲逆緣的時候,我們應當不要再生起不善心,要如理作意。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老是抱怨,要用積極的、向上的、正念的、良善的態度去對應它,先要承受,要學習接受,你能夠接受不好的東西,才能夠轉化成好的東西,你的心才能夠向上,如果老是盯住不好的東西:“我爲什麼要這麼樣?我那個時候怎麼要這麼樣?”,去賴一些外在的因素,很有必要。重要的是先接受,承受了之後才有轉化的可能。轉是什麼?不是說轉業,不是說轉果報,而是轉我們的心念,果報不可以轉,但是我們的心可以轉,這點要注意。果報來了我們只有承受的份,但是心念我們可以轉,生起善的、生起不善的心,我們自己說了算,我們可以作得了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