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現在所流傳的經文中哪些是體現了佛陀的本懷?

  請問尊者:因爲讀了英國學者渥德爾所著的《印度佛教史》,對于現在所流傳的經文中哪些是體現了佛陀的本懷感到困惑,或說對那些所有的經典應該持怎樣的心態和對待?或說需要辨別哪些是爲佛陀所說?

  答:這句話我引用《增支部-導師言教經Satthusāsanasuttaü》裏面一段話來說就可以了。有一次Upāli(伍巴離)尊者就來到了世尊的地方,去到之後禮敬世尊,然後坐在一旁,坐在一旁的伍巴離(優婆離)尊者問世尊說:“Bhante(尊者)啊!請您給我略說法要,我聽聞了之後,我將要獨處、精進、熱忱地禅修。”那世尊就跟他說:“伍巴離,如果你聽到有一個人說“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的言教”。然而你發到這種說法,它不能夠導向ekanta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üvattantī,(絕對的厭離、不能導向離貪、不能導向滅、不能導向正智、不能導向寂止、不能導向正覺、不能導向涅槃。)那麼,你可以肯定的受持——此非法(這個不是法)、這個不是律、這個不是導師的言教、這個不是佛陀的教導。如你聽到了一種法,有人說: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言教。如果你發現到這種法、律,它可以導向絕對的厭離、導向離貪、導向滅、導向寂止、導向正智、導向正覺、導向涅槃,那你就可以肯定的受持: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言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