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漢地佛教有一種看法,認爲我們在過去生中造過許多不善業,而結下了許多冤親債主。這些冤親債主有些是惡道的各類衆生,它們因爲心中的怨恨與不平,會以各種方式尋找機會,幹擾我們解脫的修行。不知上座部佛教對這些情形如何看待?如果修行中,的確遇到非人等冤親債主的幹擾,比如被附體後失去正常理性,如何處理比較妥當?另外,如何避免修行中遭遇這類情形的困擾,使修行平靜順利?再者,什麼情形下修行者易遭遇這類幹擾呢?敬尊者開示。
答:如果是從業果的關系就是因果的關系來說,當我們在過去生曾經傷害過一些人,或者幹擾過一些人修行,確實它會給我們現在的禅修造成障礙。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障礙都是非人或者所謂的冤親債主,有些障礙是由于我們過去曾經障礙過別人,那今生我們想要修行的時候,就會有很多障礙。這些障礙可能只是由于果報的成熟,而不一定是由一些外在的力量,它是屬于因果律當中呈現出來的。好像你現在想要修行,結果生病。你生病不一定是有非人在祟吧?是不是?它有時候是你的體力不足,有時候是由于飲食,有時候本身就是你的業成熟了,使你會體驗到身體的病痛,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夠歸于冤親債主,也不能夠歸類于非人。但是還確實有一類的,它有可能是非人造成。例如:我們過去曾經殺過一些人,或者曾經想要把一個人整得很慘,結果他發誓生生世世跟我們作對。那這個時候,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有可能那些過去曾經傷害過,乃至殺死過的人,他們的怨氣還沒有消除,他們就會經常來擾。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就變成有時候是附體啊,或者有些人會遭到非人的幹擾,確實有這樣的情況。那應當要如何去妥善處理呢?在這種情況下有幾種方式:首先我們應該用慈愛,用慈愛的方法。例如:我們可以透過念誦《護衛經》來去消除也可以。再不然的話,在上座部佛教有一種很有威力的經典。這部經典不是佛陀所說的,這部經典是北方的韋沙瓦納(舊:毗沙門)天王所說的,他是夜叉主。(韋沙瓦納,北傳依照Vaisramana譯成毗沙門,或者又稱爲多聞天王,巴利語叫做Vessavaõa,或者叫做Kuvera天王,他就是統領夜叉的。在《長部》經典有個叫做《阿嗒那帝亞經》(《âñànàñiyasuttaü》),裏面就講到他的部下是以夜叉衆爲主。)他說:“我的部下(大部分那些夜叉),它都不喜歡佛陀。它不喜歡佛陀的教導,所以,它經常要去幹擾那些修行人。”這種就是非人的幹擾,爲什麼?他說:“佛陀,您教導離殺生,遠離不予取,遠離邪行,遠離妄語,遠離麻醉品——飲酒的麻醉品。但是,那些夜叉們它們就很喜歡殺生,很喜歡不予取,很喜歡亂搞男女關系,很喜歡說妄語,很喜歡喝酒等等。所以,它不喜歡你的教導。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它經常要搗蛋。”他就講到:“就好像國王馬嘎塔(Magadha)國——摩揭陀國的國王,他的統領之下,但是下面還有很多的土匪強盜,他們就是不聽王令。同樣的,雖然他是佛弟子,但是他沒辦法管這些人。這些人就經常要去幹擾修行,所以,我說這部經就是爲了保護佛弟子。”那佛弟子如果你是通過念誦這些經典,然後,自然而然這個人它就不能夠在夜叉的王國那裏得到立足地。甚至有一些很強烈的夜叉要整它,使它找不到老婆,使它沒有地方住,使沒有人去理它,甚至有的人要把那缽蓋在它的頭上,把它的頭敲破成七分。就有這部經。這部經往往是用來驅除那些非人的幹擾,但是一般上我們不會隨便念誦這部經,因爲(念誦)這部經我們也要請很多那些yakkha夜叉來所以一般上我們都很少去念誦這部經。是通過這樣。最好的方式就是我們經常散播慈愛。散播慈愛可以免除很多非人的困擾,因爲佛陀講到修慈的功德裏面,有一種功德就是諸天守護和非人喜愛。因爲有了這樣的功德,所以我們的慈心很強的話,就能夠獲得這樣的功德,那我們就不用太過于去在意這種(幹擾)了。還有一些很特殊的情況,我們會用一種類似于無癡明覺、無癡正智,或者類似于維巴沙那(vipassanà)的思維方法去維,這種方法也可以。但對于這些方法,一般上作爲上座部的比庫,不會去碰這些非人的。因爲,畢竟我們是無論對人、對非人,我們都要充滿慈愛。所以我們一般不會用那種強烈的方法。而且一般那些信徒,他們來只是求法,我們就教他們。而如果說:“你幫我驅鬼啊,你幫我趕鬼啊”,那麼我們經常做的話,就變成做邪命了,是不是?我們的職業不是神棍,又不是巫師,我們的職業是什麼?我們的職業就是禅修導師或我們的職業就是心靈的導師你想要培養心智、你想要持戒、你想要聞法,這是我們的義務,我們會教你。(如果說)“你幫我消災,你幫我摸頂,你幫我加持,你幫我趕鬼,你幫我避邪”,這個不是我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