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觀時,觀照內五蘊、外五蘊、過去五蘊、未來五蘊都是直觀嗎?如何理解直觀和推論不同?用神通觀未來是否屬于推論?
答:修觀時,觀內和觀外,觀過去和觀未來,我們叫做如實知見,我們並沒有直觀的這種說法,我們只是說你要親自的照見。但是一般我們要觀照內在的五蘊,可以很清楚的觀,但是要觀照外在的五蘊可以用整體觀,也就是觀照外在的色法,色法只要有生命它就會有六門,只要是名法就會有善的名法和不善的名法,我們要用這種觀法。對過去和未來,如果你沒有親自找到過去生的因,就是過去生所造的無明、愛、取、行、業,那麼是不可能觀照過世的,既然沒辦法觀照過去世的五蘊,就沒辦法知道過去世與今世之間的因果關系,那這樣的話,你就必須用推論,推論的方法只有在你觀到若幹個過去世之後,你能夠發現到今生和過去第一世之間的因果關系,第二世和第叁世的因果關系,第叁世和第四世之間的因果關系,第四世和第五世之間的因果關系,第五世和第六世之間它們都是這樣,由于無明、愛、取、行、業所以才會投生,這樣的話你會發現到過去的很多世它都是一樣。那個時候才用推。但是你今生的果和前一世的因你不能用推論,假如可以用推論的話,那麼佛陀就不會說:你要如實知見苦的因。苦的因是什麼?苦的因就是集聖谛,四聖谛一定要如實知見,不可能靠推論,靠推論唯有基于一個個都是這樣,以後那些才都是(一樣)。就像在《清淨道論》裏舉的例子,有一個母親她已經生了九個孩子了,她的九個孩子都死了,她現在抱著的第十個孩子已經將要死了,她肚子裏的孩子她也不會存著希望,反正一個個就是生了就死生了就死,她自然就不會留戀于未來的。這種情況下她可以用推論,因爲她已經有很多實際的經驗了,但是如果你沒有實際的經驗你就推論,那跟你去通過聽聞或用世間的那種邏輯,有什麼區別?難道觀智要靠邏輯嗎?這樣的觀智不能稱爲智,只能稱爲知識,人可以依靠知識來修觀,但不可能直接靠知識本身來斷煩惱。所以如果說靠推論就可以證果,那麼佛陀說的緣起都是推論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