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發願渡衆生的菩薩是不是一生下來就會以前生的止觀成就,還是要再重新修煉?

  發願渡衆生的菩薩是不是一生下來就會以前生的止觀成就,還是要再重新修煉?

  答:發願渡衆生的菩薩,他們還是要重新修止觀,我們可以說菩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有佛陀的時代,或者說還有佛法的時代,這樣投生的菩薩他就可以依照佛陀的教導修行止觀。他可以很快速地修止,乃至能夠達到四禅和四種無色界定;而修觀,他也可以很快的達到行舍智,因爲菩薩畢竟在很多的過去佛那裏都曾修行過這些,所以今生他要修觀、修止都很容易成就。但是,往往在菩薩積累種種巴拉密的過程中,絕大部分的時間是沒有佛陀出世時候。這個時候,因爲沒有佛陀出世,所以菩薩往往不能修觀,因爲修觀是屬于智慧的範疇,而觀慧,它是唯有佛陀出世才能夠說的。那假如菩薩沒有這樣的因緣,假如菩薩在沒有佛陀的教法當中他都可以修觀智,那麼他同樣可以再教導他人,如果可以教導他人,那變成說佛陀的教法就不會滅,是不是?因爲菩薩發願在漫長的輪回當中不斷地積累巴拉密,不斷的利樂種種的衆生,他的利樂只是說,例如:那一生他是行布施的巴拉密的話,那麼他會不惜他的國土、他的妻兒、他的財産、甚到他的生命去布施給衆生;如果那一生他是修出離巴拉密的話,到了一定時間他會放棄一切跑去出家。菩薩在沒有佛陀在世的時期,他可以修定。例如:我們在經典裏面,在菩薩的本生裏就看到,有時候他會放棄王位,然後到森林裏面,他因修行慈、悲、喜、舍四種無量心而證得禅那,死了之後他投生到梵天界。如果菩薩在佛陀出世的時候,他遇到了佛法,他修行很快成就,因爲他過去巴拉密的原因。但假在沒有佛法的時期,如果他修行定,培育定力的話,他可以成就定力;但是修觀,這個就必須得要有佛陀說出來,他依教去修行才能夠。這個是作爲菩薩對于止觀的修行,所以還是必須要重新修習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