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拉漢和正自覺的佛陀,和菩薩果位有什麼區別嗎?

  我很喜歡南傳佛教的教法,這種教法的最高果位是阿拉漢和正自覺的佛陀,和菩薩果位有什麼區別嗎?我希望行菩薩道證得佛陀一樣的智慧,這種教法能達到嗎?先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得知道菩提或者說證悟的方法有叁種,這叁種成就了叁種聖者。

  

  答:第一種行的是菩薩道,行菩薩道最終證的正自覺的佛果就是無上的正自覺者Anuttara sammàsambuddho;如果一個人在積累了巴拉密,他在沒有佛陀出世的時候,透過自己的智慧而證悟,那這個稱爲獨覺;有的人他積累了巴拉密,他是在有佛陀教法的時期證悟,這種人稱爲弟子,也就是說這種人他透過聽聞佛陀的教法而證悟的。但是所有的這叁類的聖者,他證悟的都是四聖谛。猶如佛陀自己說過:由于證悟了四聖谛,來稱爲阿拉漢正自覺者。因爲我們的佛陀在證悟四聖谛的同時擁有了一切知智,所以他稱爲佛陀,也就是他不僅僅自己無師可以證悟法,他還可以把所覺悟的法教導出來。爲什麼能夠成爲佛陀呢?因爲他必須得積累種種的巴拉密,能達到完全的圓滿,一旦巴拉密的圓滿,帶來的就是佛陀的這種結果。只要一個人他還沒有成佛,但是他的心很強的傾向于成佛,這種就稱爲菩薩。菩薩的意思梵文就是bodhisattva,但是他的巴利語叫做bdhisatta,bodhi就是菩提、覺悟、爲了正覺,satta就是衆生、有情。這種衆生有情就是包括由于福業而可能投生到人天善趣,因爲惡業而投生到畜生啊、鬼啊等等,這種人稱爲有情。但是他是屬于最終追求正覺的有情,所以他也可以稱爲mahasatta大有情或者稱爲菩薩摩诃薩。如果是一個人在他的巴拉密成熟的時候,卻是沒有佛陀教法的時期,那這一類的禅修者,由于他擁有了智慧他自己可以證悟四聖谛。但是他沒有一切知智可以教導他人,這種人稱爲自度者,我們也叫做paccekabuddha獨覺佛。只有在有佛陀教法的時期,那麼因爲一位佛陀的出世,他必定會說法,必定會有很多的弟子、會有很多的人去追隨他而成爲弟子。只要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修行、去證悟的這種人都叫做弟子,而且只有這種人才有資格稱爲真正的佛弟子、才是真正的僧寶。于是透過聽聞佛陀說法、或者說我們不用自己完全地去發現這條道路,而我們是透過聽聞佛陀法去證悟四聖谛的,這一類的人就稱爲弟子。至于你要成爲佛陀,或者你要成爲弟子是你個人的選擇,但是他們都是聖人、他們都覺悟了四聖谛、他們都證悟了涅槃、當他們在身壞命終之後都將不會再投生,這個是共同的,也就是說佛陀說的法他不會吝啬,他不會說,我教你進入涅槃,只進入一點點涅槃,只是到了門口而沒有進入,佛陀不會這麼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