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四▪P3

  ..續本文上一頁,是人軟語可度,是人苦軟語可度。是邪見,是正見;是著過去,是著未來;是著斷滅,是著常;是著有見,是著無見;是欲生,是厭生;是求富貴樂,是著厚邪見;是說無因無緣,是說邪因緣,是說正因緣;是說無作業,是說邪作業,是說正作業;是說不求,是說邪求,是說正求;是貴我,是貴五欲,是貴得利,是貴飲食,是貴說戲樂事;是樂衆,是樂愦鬧,是樂遠離;是多行愛,是多行見;是好信,是好慧;是應守護,是應舍;是貴持戒,是貴禅定,是貴智慧;是易悟,是講說乃悟;是可引導,是句句解;是利根,是鈍根,是中根;是易出易拔,是難出難拔;是畏罪,是重罪;是畏生死,是不畏生死;是多欲,是多嗔,是多癡;是多欲嗔,是多欲癡,是多嗔癡,是多欲嗔癡;是薄煩惱,是厚煩惱;是少垢,是多垢;是覆慧,是略慧,是廣慧;是人善知五陰相,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是處、非是處,苦、集、滅、道;善知入定、出定、住定。

   複次,佛知是欲界衆生,是色界、是無色界衆生;是地獄、畜生、餓鬼、人、天;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有色、是無色,是有想、是無想;是短命,是長命;是但凡夫人未離欲,是凡夫人離下地欲,未離禅欲;如是乃至非有想非無想;是向道,是得果,是辟支佛,是諸佛。如是等種種分別五道、四生,叁聚、假名,障、衆、入、界,善根、不善根,諸結使、地、業果,是可度、是不可度,滅智分別。以如是等,分別,知世間種種別異性,得無礙解脫。如是等種種別異,佛悉遍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六力。

   一切至處道智力者,有人言:業即是道,所以者何?業因緣故,遍行五道。有業能斷,業能有所至,所謂叁聖道分及無漏思。以是故,諸業是一切至處道。

   複次,有人言:五分、五智、叁昧住,一切處利益事辦。複有人言:第四禅即是,何以故?第四禅一切諸定至處。如諸經中說:是善心、定心、不亂心、攝心,皆入第四禅中。

   複次,有人言:如身念處即是至處道,是諸道利益之本。複有言:一切聖道是,用是聖道,得隨意利益。複有論者言:一切善道,一切惡道,一切聖道,各各知諸道至處。如毛豎經中說。佛悉遍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七力。宿命智力者,宿命有叁種:有通,有明,有力。凡夫人但有通,聲聞人亦通亦明,佛亦通亦明亦力。所以者何?凡夫人但知宿命所經,不知業因緣相續;以是故,凡夫人但有通,無有明。聲聞人知集谛故,了了知業因緣相續生;以是故,聲聞人亦有通亦有明。若佛弟子,先凡夫人時得宿命智,入見谛道中知集因緣,第八無漏心得斷見故,故通變爲明。所以者何?明名見根本。若佛弟子先得聖道,後宿命智生,亦知集因緣力,故通變爲明。

   問曰:若佛本爲菩薩時,先得宿命智,諸菩薩離無所有處煩惱,後入聖道故,雲何佛說我初夜得初明?答曰:是時非明,若佛在衆中,說我彼時得是明。示衆人言:是明初夜得。譬如國王未作王時生子,後作王時,人問:王子何時生?答言:王子某時生。是生時未作王,以今是王故,以彼爲王子,言王子彼時生。佛亦如是,宿命智生,爾時未是明,但名通;後夜時知集因緣故,通變爲明;後在衆中說言,我初夜時得是明。

   問曰:通、明義如是,雲何爲力?答曰:佛用是明,知己身及衆生,無量無邊世中,宿命因緣所更,種種悉遍知,是爲力。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八力。

   生死智力者,佛用天眼,見衆生生死處。凡夫人用是天眼,極多見四天下;聲聞人極多傍見小千世界,上下亦遍見。

   問曰:大梵王亦能見千世界,有何等異?答曰:大梵王自于千世界中立則遍見,若在邊立,則不見余處。聲聞人則不爾,在所住處,常見千世界。辟支佛見百千世界,諸佛見無量無邊諸世界。凡夫人天眼智,是通而非明,亦如是,但見所有事,不能見隨業因緣受生,如宿命中說。

   複次,得天眼人中最第一者,阿泥盧豆,色界四大造色半頭清淨是天眼;佛天眼四大造色遍頭清淨,是爲差別。

   複次,聲聞人所住于叁昧中得天眼,即所住叁昧中能見:若有覺有觀叁昧,若無覺有觀叁昧,若無覺無觀叁昧;佛隨所入叁昧中住,欲見盡見;若依無覺無觀叁昧中得天眼,入有覺有觀叁昧,若無覺有觀叁昧中亦能見。

   複次,聲聞人用是天眼見時,所住叁昧中,心入余叁昧,天眼則滅;佛則不爾,心雖入余叁昧,天眼不滅。是智慧遍知一切衆生生死所趣,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九力。

   漏盡智力者,

   問曰:九力智慧分別有差別,漏盡則同,一切聲聞、辟支佛、有何等異?答曰:雖漏盡是同,智慧分別大差別。聲聞極大力,思惟所斷結,生分、住分、滅分,叁時斷。佛則不爾,一生分時盡斷。聲聞人見谛所斷結使,生時斷;思惟所斷,叁時滅。佛則見谛所斷,思惟所斷,無異。聲聞人初入聖道時,入時與達時異;佛則一心中亦入亦達,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心中壞一切障,一心中得一切佛法。

   複次,諸聲聞人有二種解脫:煩惱解脫,法障解脫。佛有一切煩惱解脫,亦有一切法障解脫。佛自然得智慧,諸聲聞人隨教道行得。複有人言:若佛以智慧斷一切衆生煩惱,其智亦不耗不減。譬如熱鐵丸,著少綿上,雖燒此綿而火熱勢不減;佛智慧亦如是,燒一切煩惱,智力亦不減。

   複次,聲聞但知自盡漏,諸佛自知盡漏,亦知盡他人漏,如淨經中說。

   複次,佛獨知衆生心中分別有九十八使,一百九十六纏,除佛無有知者。佛亦獨知苦法智,苦比智中,斷爾所結使性,乃至道比智亦如是;思惟所斷,九解脫道中亦爾。佛悉遍知一切衆生如是事,聲聞若少知少說,皆隨佛語。如是漏盡智慧力勢,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十力。

   問曰:是十力何者最勝?答曰:各各于自事中大,如水能漬,火能燒,各自有力。有人言:初力爲大,能攝十力故。或言:漏盡力大,事辦得涅槃故。論者言:是十力皆以無礙解脫爲根本,無礙解脫爲增上。

   問曰:若是十力獨是佛事,弟子今世無人能得,佛何以故說?答曰:斷人十力中疑故,無智人令心決定堅牢故,令四衆歡喜,言我等大師獨有如是力,不與一切衆生共。又諸外道輩言:憍昙氏沙門,常寂靜處住,智慧縮沒。以是故,發至誠言:我十種智力,四無所畏,安立具足;在大衆中,說真智慧,教化衆生,如師子吼,轉梵輪,一切外道及天世人無能轉者。爲止是謗故,說是十力。

   問曰:好人法,一事智慧尚不應自贊,何況無我、無所著人而自贊十力?如說:

   自贊自毀,贊他毀他,如是四種,智者不行!

   答曰:佛雖無我、無所著,有無量力,大悲爲度衆生故,但說十力,不爲自贊。譬如好賈客導師,見諸惡賊诳諸賈客,示以非道。導師愍念故,語諸賈客;我是實語人,汝莫隨诳惑者!又如諸弊醫等诳諸病人,良醫愍之,語衆病者:我有良藥能除汝病,莫信欺诳以自苦困!

   複次,佛功德深遠,若佛不自說,無有知者;爲衆生所說,所益甚多。以是故,佛自說是十力。

   複次,有可度者必應爲說,所應說中,次第應說十力,若不說,彼不得度,是故自說。譬如日月出時,不作是念:我照天下,當有名稱!日月既出,必自有名。佛亦如是,不自念爲有名稱故,自說功德。佛清淨語言說法,光明破衆生愚闇,自然有大名稱。以是故,佛自說十力等諸功德無有失。力名能有所辦:用是十種力增益智慧故,能破論議師;用是十種力增益智慧故,能好說法;用是十種力增益智慧故,能摧伏不順;用是十種力增益智慧故,于諸法中得自在。如大國主于臣民大衆中得自在。是爲以聲聞法略說十力義。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