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倡導人間佛教 促進社會和諧(馮玉慶)

  倡導人間佛教 促進社會和諧

  晉城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馮玉慶

  中國佛教協會章程指出:佛教協會是各民族佛教徒聯合的愛國團體和教務組織。其宗旨爲:協助人民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維護佛教界的合法權益;弘揚佛教教義,興辦佛教事業,發揚佛教優良傳統,加強佛教自身建設;高舉愛國愛教旗幟,團結各民族佛教徒,倡導人間佛教思想,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開拓創新,與時俱進,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爲祖國統一、世界和平作貢獻。

  根據章程規定,作爲愛國團體的佛教協會,他首先要協助人民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團結各民族佛教徒,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同時要加強對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學習,提高佛教徒愛國主義覺悟和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自覺性,做到愛國愛教,遵紀守法。晉城佛協正是在緊緊抓住倡導人間佛教這個主題,發揮他聯系、團結、教育、引導佛教四衆弟子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每當國家有大的政策出臺或有大的會議及活動時,他們都及時組織學習、貫徹落實。通過組織這些活動,及時地將國家的宗教政策貫徹到信教群衆中,使大家做到了知法、懂法,遵法,正確運用法律來規範和保護自己。使大家在佛協的引導下,同心同德地爲構建和諧社會盡心盡力。晉城佛協利用佛教特有的方式回報社會,在國家的一些節慶日和重大活動時,經常組織舉辦各種祈禱法會。通過舉辦一系列的活動,表達了佛教知恩報恩的良好願望。同時通過這些活動,展示了佛教的風采,樹立了佛教應有的形象。晉城佛協還與時俱進,圍繞黨中央在揭批邪教“*輪功”活動中,在“非典”非常時期,在處理佛教寺院與文物部門的關系中,在引導信衆與社會相適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佛教寺院是信教群衆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分散在各地信教群衆比較集中的地方。爲了使寺院能夠及時掌握國家的宗教政策和大政方針,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步調一致地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就需要佛教協會來發揮它的溝通和協調作用。曆年來,晉城佛協在傳達上級的指示精神,指導工作,通報情況,報送信息,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利益、服務信衆及寺院開光、舉辦法會、舉辦較大的社會公益活動、開放佛教活動場所、聯系僧人受戒、維修寺院、保護文物、消防治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佛教寺院和信教群衆的尊重和信賴,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肯定和好評。督導佛教寺院搞好自身建設和管理,嚴肅清規戒律,樹立優良的道風學風,開展正常的法務活動,製定寺院管理、教製儀規等規章製度和具體辦法;興辦佛教教育事業,培養佛教四衆人才,提高佛教界的整體素質;開展佛教文化學術研究,編印流通佛教書刊,保護佛教文物古迹;

  佛教協會在維護佛教界的合法權益;弘揚佛教教義,興辦佛教事業,發揚佛教優良傳統,加強佛教自身建設;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政策的規定,維護佛教徒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和佛教團體、佛教活動場所、佛教文化教育機構及佛教自養服務事業的合法權益;密切聯系各民族佛教徒,深入調查研究,如實反映情況,就落實宗教政策等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和意見;並引導佛教徒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工作,興辦符合佛教特點的自養服務事業,支持、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造福社會,利益人群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晉城佛協根據章程的任務,積極地進行工作。爲了使晉城的佛教健康發展,爲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晉城佛協在省佛協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先後成立了市、縣各級佛教協會與佛教文化研究會、佛教慈善基金會、佛教音樂團等13個團體,創辦了《晉城佛教》刊物,創建了晉城佛教、白馬禅寺、筆峰寺佛學、古陵佛教等4個佛教網站;這些組織的健全爲承上啓下,貫徹黨的宗教政策,帶領廣大信教群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國家遭遇洪澇災害,防治非典,印度洋海嘯,扶貧濟困,修建學校,建設新農村,修橋鋪路,救濟殘疾和病重患者等活動中,晉城佛協組織大家先後捐款達數十萬元。

  2006年元月,陵川縣潞城村年僅8歲的楊柳青兒童得了白血病。面對著幾十萬元高額的治療費使她們全家感到絕望。得知這一消息後,陵川縣佛教協會主動詢問了小柳青的病情,並在《晉城佛教》雜志上刊登出《癌魔摧童心愛心顯希望》的文章,號召大家奉獻愛心。8月,陵川佛協親自將5000元現金送給了小柳青的一家。10月,小柳青先後得到了山西省佛協、五臺山佛協以及妙生、常青、聖宗法師和好多不知名的法師及臺灣的彭居士等其他居士的愛心捐助近兩萬元的善款。有了這一次佛教界的愛心捐贈,使小柳青健康地迎來了2007年新春。這就是佛協慈善行動的一個縮影。也就是通過這些慈善活動體現了佛教扶危助困,慈悲濟世的優良傳統,增進了社會大衆對佛教的了解和認同。

  十數年來由于晉城佛教協會的努力,一批批被感化的人們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愛心和力量,爲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時逢盛世,因緣具足,與時俱進,時不我待。如果我們積極主動地工作,發揮佛教協會在黨和政府與信教群衆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引導和帶領廣大的佛教四衆弟子,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以佛爲師,以戒爲本,同舟共濟,在倡導人間佛教上下大力氣,愛國愛教。和諧繁榮的山西一定會更好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實踐證明,作爲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力量的佛教,作爲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起積極作用的佛教協會,定能爲構建和諧山西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我們衷心祝願和諧山西的明天會更加燦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