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習戒律的意義▪P2

  ..續本文上一頁希望自已具有一副莊嚴相貌,他們想盡辦法,用各種裝飾品去莊嚴,其實這都不是最根本的辦法。你要想天生具有莊嚴相貌,就要持戒。《薩遮尼乾子經》說:

  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幹身,何況得功德之身。

  一個不能持戒的人,勢必要墮落,即使醜陋下賤的人身都得不到,何況莊嚴相好之身呢?《地持經》說:

  叁十二相無差別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賤人身,況大人相報。

  叁十二相在印度是公認的貴人相,也可以說是完美的相貌。一個人通過持戒,就能招感得叁十二相。另外,如果要得到美好的聲譽也要持戒。《大智度論》說:

  人雖貧賤而能持戒,香聞十方,名聲遠布,天人敬愛,所願皆得。

  持戒的人即使沒有地位財富,他的名聲也能傳播到遙遠的地方,受到天人的尊重。

  3、人天之因: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中,以五戒爲通往人天的護照。五戒是做人的准則,而具足戒是完善人格的基礎。《四分戒本》說:

  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當護戒足,勿令有毀損。

  有清淨律儀,不犯戒,將來才能保持人身或生到天上。《善生經》說:

  若欲生天等,必須護戒足。

  護持淨戒,才能投生到天道,享受福報。

  4、解脫之要:持戒具有生天的果報,但出家人持戒並不是爲了生天,而是爲了解脫。持戒又是解脫之本,《遺教經》說:

  依因此戒,得有定慧。

  戒定慧是佛教的叁無漏學,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斷煩惱,才能解脫。《涅槃經》說:

  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

  堅持淨戒才能見佛性,證大涅槃。《華嚴經》說:

  戒是無上菩提本。

  無上菩提就是佛果,持戒才能成就佛果。 

  六、能令正法久住

  在《四分律》中,說明佛陀製戒有十利,最後一點便是令正法久住。由于有戒律,才有清淨比丘;由于有戒律,才有和諧僧團;由于有戒律,佛教在社會上才有良好的形象。所以說,戒律能令正法久法。佛陀最初製戒因緣,便是爲令正法久住。如《大集經》說:

  十方世界菩薩,請佛爲五滓衆生製于禁戒,如余佛土,爲法久住故,佛後許之,便製禁戒。“十方世界菩薩請佛製戒,原因是爲能令正法久住。

  要想令正法長期住世,僧尼應該嚴持淨戒如理如法。《十誦律》說:佛法幾時住世?“佛答言:隨清淨比丘說戒法不壞,名法住世,乃至叁世佛亦爾。

  佛法住世時間的長短,是取決于戒律的弘揚情況,僧尼的持戒程度。《善見論》說:

  佛語阿難,我滅度後,有五種法令法久住:一、毗尼者是汝大師;二、下至五人持律在;叁、若有中國十人,邊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有二十人如法出罪;五、以律師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以戒爲師如法學戒,持戒,依戒行事,佛法才能久住。《薩婆多論》說:

  毗尼有四義,余經所無:一、戒是佛法平地,萬善由之生長;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衆生(叁善道)由戒而有;叁、趣涅槃之初門;四、是佛法纓絡,能莊嚴佛法。

  佛子依戒而住,戒能莊嚴佛法,能令正法久住世間。

  

  七、違戒過失

  比丘持戒能令正法久住,相反的,違戒破戒,沒有清淨律儀,僧尼就缺乏高尚的人格;沒有清淨律儀,就沒有和諧的僧團,沒有清淨律儀,佛教在社會上就不可能有美好的形象。僧尼如果都與戒律背道而行,佛教必定要提前毀滅。僧尼違背戒律,能使正法疾滅。《十誦律》說:

  像法時有五滅法:一、比丘小得心已,便謂已聖;二、白衣生天,出家人下地獄;叁、有人舍世間業,而出家破戒;四、破戒人多人佐助;五、乃至羅漢亦被打罵。

  有人舍去了世間業,而出家又不能持戒;在佛教界,無戒、破戒比丘卻居高位,道貌岸然,受人禮拜供養,有修有德的僧尼反受壓製,能使佛法久住世間嗎?《四分律》說:

  五種疾滅正法:一、有比丘不谛受誦律,喜忘文句,複教他人,文既不具,其義有阙;二、爲僧中勝人上座,一國所宗,而多不持戒,但持不善,後生仿習,放舍戒行;叁、有比丘持法持律待摩夷而不教道俗,即便命終,令法斷滅;四、有比丘難可教授,不受善言,余善比丘舍置;五、互相罵詈,互求長短,疾滅正法。

  律中所說這些現象,現在的教界似乎都存在,像這樣下去真令人耽心佛法還能住世多長時間。

  僧尼違背戒律,不依戒行事,對自已來說後果不堪設想的。《中阿含經》說:

  犯戒有五衰:一、求財不遂;二、設得衰耗;叁、衆不敬愛;四、惡名流布;五、死入地獄。

  破戒的人現世名聲不好,未來要招感無窮的地獄果報。

  八、結 說

  綜上所述,可知弘揚戒律在今天的重要意義。但戒律畢竟是二千多年前製訂的,所以有許多人一提到戒律就有一種過時感覺。我們不否認戒律有他的過時成份,因爲佛陀製戒是隨著因緣。但是戒律翻譯到中國後,尤其是經過南山律師根據中土國情所作的整理,許多內容都是可行的,也只有根據這些戒律,佛法才能得以延續。因此,作爲現代的僧伽,有責任繼承它、弘揚它。

  

《學習戒律的意義》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佛門的戒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