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密宗?▪P3

  ..續本文上一頁宗經典。然盡管如此,現在翻閱這些經典的人特別少,以至于許多人不理解密宗甚深的見解和行爲,經常出現誹謗的現象,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疑惑九:密宗的即生成佛是否合理?

  一位法師曾在講法時說:“密宗之所以能吸引人,因爲它標榜的是即生成佛。但它一生成的佛,只相當于小乘的阿羅漢,比大乘菩薩還差一大截,不是圓滿究竟的佛。這樁事情,印光大師在《文鈔》裏講得很多。”

  後來,我專門爲此查了《印光大師文鈔》,裏面確實提到了好幾處密宗,但有些說密宗非常甚深,是不可思議的法門;有些說密宗跟顯宗同等,不能擡高密宗,蔑視顯宗,卻並未說密宗的佛跟阿羅漢一樣。比如,在《複周志誠居士書一》中,印祖雲:“密宗現身成佛,或雲即生成佛,此與禅宗見性成佛之話相同,皆稱其工夫湛深之謂,不可認做真能現身成佛。須知現身成佛,唯釋迦牟尼佛一人也。”所以,法師在給人講經說法時,若要引用一些依據,務必要弄清楚它的真實意思,否則很可能會誹謗佛法。

  在座的居士也看看自己,以前還沒有學佛時,是否認爲佛教只是迷信,覺得“那些人神神道道、奇奇怪怪的,每天在寺院裏跑來跑去幹啥?”也許你産生過很多邪見,口中也說過很多诋毀的語言,這些都應該值得忏悔。對密宗的態度也是如此。漢地雖然有密宗的修法和儀軌,也曾有大德在小範圍內弘揚過,甚至傳播到了日本和西方,但都不像藏地這樣特別興盛。正因爲對密法不認識,有些人確實也作過誹謗。比如,弘一大師在《佛法宗派大概》中說:十幾年前,他對密宗還不太了解時,只看了《密宗儀軌》,就對密宗開始誹謗。但後來翻閱了《大日經疏》後,才發現密宗教義之高深,因而在諸菩薩面前忏悔,並把這段經曆寫成了文字。對我們後學者來講,這也是一個很典型的公案。

  當然,我不是爲了吸引你們學密宗,就拼命打廣告,說密宗如何如何殊勝。這種想法連夢中也沒有過,畢竟每個衆生的佛緣不同,這樣做也沒有必要。我之所以告訴大家這些道理,無非是想提醒你們:在不懂密宗之前,千萬不能隨便誹謗。就像一個人在學佛後,由于感受到了佛教的殊勝,就會告誡別人:“千萬不要誹謗佛法,佛法對你的今生來世的確有幫助。”而我也是如此,在聞思密宗這麼多年後,對其見修行果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心和見解,所以很想把這些與有緣者分享。

  我相信很多道友是有信心、有智慧、有悲心的,只不過以前沒有環境、沒有因緣,故對密宗的殊勝不太了解。尤其是藏傳密宗的論典,大多數都未譯成中文,過去帕思巴、諾那上師、章嘉國師等大德,雖在漢地也傳過密法,但藏地特別有加持的理論、竅訣及甚深修法,並沒有大範圍地弘揚過。因此,很多人因不了解而輕易毀謗,這也情有可原。

  不過,如今21世紀有許多方便,大家通過各種科技手段,有機會接觸很多密宗上師、密宗的理論和修法,這樣一來,你們應該明白,密宗在斷除煩惱、即生成就方面,的的確確相當殊勝。如果有人想誹謗密宗,就應該先好好了解一下剛才所引用的那些教證,看看漢地《大藏經》所講的,與密宗到底有多少矛盾之處。如果真有矛盾,你再去破斥也不遲。我今天所引用的教證,並非來自于藏傳密續,而統統是源于漢地佛經。對漢地那些愛誹謗密宗的人來講,這也不失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如果你對自己的經典一無所知,就隨隨便便信口開河、故意造業,那實在太不應理了。

  虛雲老和尚在《年譜》中講過:“密宗的確是佛法,法法相通,不應分別庭戶、彼此攻擊。倘若佛教各派之間互相內戰,這不僅違背佛陀方便設教的本懷,而且也給他人以攻擊的機會,妨礙佛教前途的發展,毀壞自己的善根。如果再這般下去,最後便是死路一條。”可見,高僧大德們在究竟意趣上是一致的,只不過有時受附近環境或周圍人的影響,顯現上好像對密宗有不理解的地方。但這可能也有一些密意,比如爲了攝受有緣弟子,讓他們不要學得太雜、太亂。所以,我們對高僧大德要觀清淨心。

  至于其他人,如果沒有太大必要,還是應該明白密宗的不共殊勝。不說別的,就拿“貪嗔癡的本體是智慧”來說,這與漢傳的教言也沒什麼差別。關于此理,玄奘大師翻譯的《大般若經·理趣分》中講得很細致[9],比如貪心的本體怎麼清淨,嗔心的本體怎麼清淨,癡心的本體怎麼清淨……漢地大德不僅將這些譯成了文字,而且在他們心裏,也的確感受過這些甚深道理。

  當然,對密宗的觀點有爭議,自古以來這種現象也不乏其數。比如,對甯瑪巴的大圓滿,格魯派或其他教派的有些大德,也有顯得不理解的。然而,也有些大德不但完全理解,而且還造了很多論典。例如,宗喀巴大師撰著的《大圓滿妙藥甘露鬘》中,記載了宗喀巴大師與其弟子之間的對話,專門講了如何認識煩惱的本體,如何將煩惱轉爲道用……跟蓮花生大師的《問答金鬘錄》沒有任何差別。

  還有,格魯派格西劄嘎仁波切(《劄嘎山法》的作者),他的寺院就建有“大圓滿龍欽心滴禅修中心”。而且他在著作中要求:修行人第一年要修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痛苦和五加行;第二年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爲主的本尊修法,圓滿本尊心咒及其觀修;第叁年修大圓滿的不共正行,如區分有寂、本來清淨、任運自成等。他規定在叁年中,要把龍欽心滴從前行到最後四種光明顯現之間的所有次第完成。

  此外,第五世達賴喇嘛有一個大圓滿引導文,叫《持明言教》,跟甯瑪巴的大圓滿修法一模一樣;安多格西,也著有十叁品的《大圓滿文殊心滴》。由此可見,格魯派許多大德對大圓滿法十分推崇,甚至我們甯瑪巴的有些人,也不一定這麼重視。

  其實,甯瑪、格魯的究竟觀點沒什麼差別。在證悟者看來,漢地的禅宗、淨土宗也好,藏地的各大教派也好,法法都是相融的,沒有任何矛盾。但在沒有證悟的人眼裏,所有的法始終格格不入。就像人們常說,佛陀看到的全是清淨相,而凡夫人看到的全是凡夫相。

  

  總而言之,大家以後對密宗不能隨便誹謗,而應該次第地聞思修行。若能如此,你在顯宗裏解決不了的問題,不管是理論上還是修行上,學了密宗以後,完全可以迎刃而解。

  而且,密宗的許多竅訣非常簡單,對我們末法衆生很適合。1993年,法王去美國、加拿大時,看到西方人特別忙,就特意給他們傳了《文殊大圓滿》。法王說:“《文殊大圓滿》對你們來講很殊勝。因爲你們平時那麼忙,《文殊大圓滿》那麼少,修這個法多方便啊!”他們聽了確實很歡喜。現在已經十七年過去了,據說當年的很多佛友至今仍在修這個法。

  不過,修密法最好有次第性,不要遇到一個上師,就非要求《上師心滴》、求最高的法。修行要從下往上來,不能從上往下去,就像讀書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而不能一進校門就學大學叁年級的課程一樣。當然,也有些上師很慈悲,可能會給你念個《上師心滴》的傳承。如果你聽後開悟了,我們也很隨喜,只要能對衆生有利,也一定不非要過特別啰唆的關。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講,開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最好還是遵循無垢光尊者的傳統,次第性地修行,這樣到最後修密法時,將煩惱轉爲菩提也很方便!

  


  [1] 《大集經》雲:“若解煩惱即解菩提,如煩惱性即菩提性,是菩薩安住正念,無有一法可作分別。”

  

  

  [2] 《大寶積經》雲:“若諸經中,有所宣說:厭背生死,欣樂涅槃,名不了義。若有宣說生死涅槃二無差別,是名了義。”

  

  

  [3] 《大寶積經》雲:“善男子,我念過去阿僧祇劫複過是數,時有梵志名曰樹提,于四十二億歲在空林中常修梵行。彼時梵志過是歲已,從林中出入極樂城,入彼城已見有一女。彼時女人見此梵志儀容端嚴,即起欲心尋趣梵志,以手執足實時躄地。善男子,爾時梵志告女人曰:姊何所求?女曰:我求梵志。梵志言姊:我不行欲。女曰:若不從我,我今當死。善男子,爾時樹提梵志,如是思惟:此非我法亦非我時,我于四十二億歲修淨梵行,雲何于今而當毀壞?彼時梵志強自頓抴得離七步,離七步已生哀愍心,如是思惟:我雖犯戒墮于惡道,我能堪忍地獄之苦,我今不忍見是女人受此苦惱,不令是人以我致死。善男子,爾時梵志又如是思惟已,還至女所以右手捉作如是言:姊起,恣汝所欲。善男子,爾時梵志,于十二年中共爲家室,過十二年已尋複出家,實時還具四無量心,具已命終生梵天中。善男子,汝勿有疑,爾時梵志即我身是,彼女人者今瞿夷是。善男子,我于爾時爲彼女欲暫起悲心,即得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之苦。善男子,汝如是觀若余衆生,由愛欲故墮于地獄,行方便菩薩由生梵天,是名菩薩摩诃薩行于方便。”

  

  

  [4] 詳見“不具如此慧,如盲依盲人,爲名句易了,四依成顛倒”一頌。

  

  

  [5] 《蘇悉地經》、《金剛頂經》、《大日經》,並稱爲漢地唐密叁大密續。

  

  

  [6] 《最上大乘金剛大教寶王經》雲:“又複演說八種成就之法:所謂聖藥、眼藥、革屣、劍、罥索、金剛輪、金剛杵及寶瓶等成就之法。”

  

  

  [7] 《最上大乘金剛大教寶王經》雲:“汝等大衆,當于彼師,常加尊重,禮拜供養同于佛想。即感一切如來常加擁護,即是見前一切如來。”

  

  

  [8] 《最上大乘金剛大教寶王經》雲:“爾時金剛手菩薩于衆會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金剛合掌安自心上……世尊我今欲于如來金剛大乘法中,與彼學衆求受灌頂,唯願如來慈悲聽許。”

  

  

  [9] 《大般若經·理趣分》雲:“爾時世尊複依性淨如來之相,爲諸菩薩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平等性觀自在妙智印甚深理趣清淨法門。謂一切貪欲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瞋恚清淨,一切瞋恚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愚癡清淨,一切愚癡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疑惑清淨,一切疑惑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見趣清淨,一切見趣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憍慢清淨,一切憍慢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纏結清淨,一切纏結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垢穢清淨,一切垢穢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惡法清淨,一切惡法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生死清淨。一切生死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諸法清淨,以一切法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有情清淨,一切有情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一切智清淨,以一切智本性清淨極照明故能令世間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最勝清淨。佛說如是平等智印般若理趣清淨法已,告金剛手菩薩等言:若有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清淨理趣,信解受持讀誦修習,雖住一切貪瞋癡等客塵煩惱垢穢聚中,而猶蓮華不爲一切客塵垢穢過失所染,常能修習菩薩勝行,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什麼是密宗?》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日修閉關要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