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六根蒙蔽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6/6)
(3月21日下)
【要點導讀】: ◎ 如何感受到自在、快樂和法喜? ◎ 凡夫入道的第一步是什麼? ◎ 如何完成自我超越? 六、 如理辨識名言假立·如法修學破除名相 1、假名安立縛自心·如理觀思勿執取 【自省反思】:這個世間上面的成就,爲什麼我們人會那麼去執著? 【認識名相】: ——因爲人活在世間,他就會被世間上面這套名言,被世間上面的這套假象所迷惑,名跟相。 ——所謂相,就是有形狀,我們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能夠感覺得到的東西,體相用的相; ——還有一個就是名,名稱,每一個人他有一個名,任何一個法都有它的名。 ——然後在這些法的比較當中,它又能夠有很多名相的安立。比如說,好看、不好看;好聽、不好聽;很好、很壞;很髒、很臭等等。這些都是世間上面的一些名。 【邪妄分別】: ——但是這個名給安立在你的名份上,有時候你就很高興,有時候你就會很苦惱。 ——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是一樣的:你說我要去找一把很好的筆;我要去買一件很好的衣服;我要吃飯,我要吃什麼東西,他就會去挑選。 ——如果說人家說“你這個人很好”,聽了很高興;如果人家說“你這個人很壞”,你聽了即刻很不高興。 【啓發思考】:那爲什麼它會這麼厲害? 【如理認識】: ——就是衆生,他對這個名言很執取,就執取說,你這麼說我,我就會高興;你那麼說我,我就不會高興,你自己內心裏面有這種狀態; ——你高興得起來,或者說你會苦惱,是因爲你自己內心這麼去想,想說對方說我好,對方說我壞啊,對方說我什麼啊,就是被這個名束縛住。 ——這個挑選,它就是一種貪心的表現,貪著的一種表現。 ——就是說我需要什麼東西,不需要什麼東西;哪些東西是好的,哪些東西是不好的,他都是在這樣子一些經驗當中,在這樣一些世界裏頭,去分別了,去生活了。 2、執著名相障學修·與法相應破名相 【修學問題】: ——那我們學佛的人也是一樣的,他學時間長的也會有這個方面的問題, ——在佛門當中,我們修行用功的時候,一樣也會受到這些名跟相的影響,名言的左右。 【思維原因】:那爲什麼我們很容易受到這些名言的左右,名言的影響呢? ——就是我們還會很在意這些東西,我們還是以這些作爲我們生活的目標,以這些作爲我們生活的追求。 【依法取舍】: ——所以,我們這個出家人,他出家後這個社會上面的名都不要了,換了一個法名,你們大家來到這裏也是,皈依以後都有一個法名, ——這個法名就要和佛法相應,我們的名都要和法相應起來,我們不要跟世俗的法相應, ——我們要跟佛法相應,然後慢慢慢慢我們這個名相才能夠破掉。 『附錄·思考題』: 21.爲什麼我們人會那麼去執著世間上面的成就呢? 22.名和相具體指什麼? 23.爲什麼這個名安立在你的名份上,有時候你就很高興,有時候你就會很苦惱呢? 24.我們如何能夠慢慢破掉內心的名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