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5/6)
(4月7日 下)
【要點導讀】: ◎ 我們爲何追求不到世間目標? ◎ 如何被世間心智模式引入誤區的? ◎ 學佛爲何不需擔心現世? 五、憶佛恩德策發心·踐行聖教靠傳承 【思恩念恩】: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他有六萬次,能夠當轉輪聖王的這種福報,施舍給佛陀的弟子們,六萬次當轉輪聖王的福報,這個福報有多大。 ——大家來到這個寺廟裏邊來,我們都是得到佛菩薩的功德, ——也就是因爲佛菩薩的功德,能夠召喚我們這些人來到寺院裏頭來,這都是佛陀當時在因地發心所成就的。 【如理認識】: ——那麼你來再多的人,它也能夠維持的,大家也能夠相安無事,也是會有東西吃,也是會有地方住。 ——那麼只有靠我們的發心。我們如果去發心,這個果報都是會出現的, ——那麼這些果報的出現,不是因爲我們創造出來的,我們發心努力只是一個緣分, ——我們這個緣分加進去,所以這個佛法興盛的種種的因緣就現前,就現起, ——那麼這個緣、那個緣,衆緣和合,這佛法就興盛, ——所以它不是靠那樣子的一個因、一個緣就夠,它靠很多很多的緣分,集聚起來,這佛法才能夠興盛。 ——也不是說,我們這些因緣,我們這些人湊在一起,它就有佛法,那也不是這麼一回事。 【如理觀思】: ——我們來到寺廟裏頭,來到叁寶地,大家在用功學佛法、修行、辦道,就能夠很深切感受到佛法的一種力量跟作用。 ——那麼爲什麼這樣子呢?就是跟過去的這些佛菩薩、祖師大德們的發心有關系。 ——也就是,我們根據佛言祖語來實踐,所以我們的心就跟佛菩薩的心相應,跟佛菩薩的心相近。 ——你說,我們的心能夠跟佛菩薩的心相即不離嗎?不僅佛法如此了,世間法也是一樣的。 ——我們能夠認識這一篇字上面的意義,同時就包括了很多過去古人的經驗,包括現在老師對我們的教導,包括我們自己的發心跟用心,已經是包括進去了。 ——同時,我們看了這篇文章,看了這一頁紙以後,我們有收獲,我們有心得,我們得到啓發,那麼這樣子的一種作用,我們還會影響到自己的行爲,影響到我們的工作。 ——我們還會分享給別人聽,我們還會影響到今後的生命的曆程,就跟未來要聯系在一起,——就是世間法,它本來也都是過去、現在、未來有聯系的,這佛法更是有聯系的。 【反觀自省】: ——所謂有聯系它就是有傳承,有聯系它就是有加持,有聯系它就是有感應, ——其實是我們的心太粗了,我們的心太現實了,我們這個心太簡單了 ——他體會不出來,他感受不到這種種加持的力量、種種感應的力量, ——同佛菩薩有聯系這樣子的一些因緣,自己覺察不出來,那麼這些都是我們很嚴重的問題。——師父破斥! 『附錄·思考題』: 1.爲什麼我們要去發心?佛法的興盛靠什麼? 2.爲什麼我們感受不到佛菩薩種種加持的力量、種種感應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