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樣認識病相 6

  

怎 樣 認 識 病 相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6/6)

  

(6月12日上)

  

  【要點導讀】:

  ◎ 我是一個聽話服藥的病人嗎?

  ◎ 是否覺得佛法離自己很遙遠?

  ◎ 我是在想象中學佛嗎?

  

  六、依止師友勤自省·以法對治伏慢見

  1、不依師友入歧途·法鏡自照識緣起

  【體悟觀思】: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忽然開悟,斷除了一切的煩惱障、所知障、業障,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調伏了所有的煩惱。但是,還是在有余依涅槃。

  ——所謂有余依涅槃,什麼意思呢?還有自己的色身存在。

  ——佛陀圓寂以後,他就進入了“無余涅槃”,就是他所有的色身火化以後都成了舍利:佛指舍利、佛牙舍利。

  ——你看那樣子一顆小小的舍利,兩千多年來,還在饒益多少的衆生,全國的人民,全國的佛教徒,整個世界的佛教徒都奉爲至寶。

  ——任何一樣國寶,它都不好跟佛的舍利比,是不是?你看法門寺,佛指舍利出訪的時候,非常非常的隆重,場面極其的壯觀。在唐朝的時候也是一樣,當時皇帝請舍利到皇宮裏邊禮拜的時候,也是一樣,傾國傾城。

  ——那爲什麼會有那麼大的作用?這都是佛陀的智慧、願力,光明的遍照。

  ——因爲衆生對佛的舍利,對佛的法産生真正的信心,他就能夠受益,他就能夠得到歡喜,得到快樂,有情就能夠得到利樂。

  ——所以雖然佛陀涅槃了,但是佛法永遠是存在的,它是不會受到時間空間的影響的,它一直都是存在的、沒有減少的,

  ——就是看我們自己的心能不能去相應,我們的心要不要、有沒有這方面的希求。

  

  

  【立正知見】:

  ——假如一個人只是認識到自己是重要的,當然也有可能說認識到別人是重要的。

  ——但是,我們究竟要認識到什麼才是最最重要的,根本的問題,我們是要究竟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什麼呢?了解自己內心的狀態。

  ——怎麼樣子來了解自己的內心狀態呢?自己無明不清楚,就是要求別人來幫助了解自己,

  ——需要用佛法的智慧光明來洞照自己內心的黑暗,

  ——而不只是,我們學了佛法以後,用佛法去看別人,用佛法去對照別人,

  ——而是用佛法來看待自己,用佛法來認識自己,

  ——所有的衆生都是我們行六度萬行的境界,所有的衆生都是我們用法的一個境界和環境,這樣子的話,我們對佛法才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如理思維】:

  ——一位法師,他不是說一定要去要求哪些居士要對法師要有信心,它不是這麼一回事的,

  ——法師更重要的就是要讓聽法來的,讓我們在家的佛弟子們要對佛法建立信心,

  ——更准確地來講,就是對自己信仰的佛法要有信心,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離師過患】:

  ——假如我們自己不准備說去追隨、去依止善知識修行佛法,我們只是自己在修。

  ——縱然來到廟裏頭,很多人在一起,而只是以另外的一種眼光,另外的一種心態,同其他的同行善友,同其他的法師相處,那麼你內心裏邊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孤獨的人,甚至都有可能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異類,自己是一個怪人,都是有可能的。

  ——你自己這樣子的一個心態上面的安立,你上哪裏,自然而然就會覺得,好象我和別人都不一樣;或者說你會覺得,別人學得都是有問題,

  

  

  【反觀自省】:

  ——因爲你沒有把這些內心的一些深細的問題認識清楚說,我來到廟裏面,同法師是一種什麼關系?是一種什麼安立?有沒有安立?或者你安立錯了。

  ——那麼,這樣子的話,你怎麼能夠學得進去呢?你只有越來越孤單,只有越來越孤獨。

  ——越來越孤單,越來越孤獨,至少不是大乘發心,至少不是大乘法,即便說一點沒有錯,那都是二乘的法。

  ——大乘行者,他到哪裏都是能夠同衆生融爲一體、打成一片的,都是用緣起來觀照的,都是通達空性的。

  

  

  【認識緣起】:

  ——所以,我們更需要進行自我的探索、自我的觀察、自我的認識,從自己的內心更深的層次來認識到自己的心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究竟怎麼樣子把我們的生命、生活、我們的修行、我們的努力和發心緊密聯系在一起。

  ——這樣子的話,才是緣起的道理。

  

  

  2、遣除邪執取正見·依教奉行摧我慢

  【修行誤區】:

  ——修行不是說,一個人坐在那裏苦思冥想。苦思冥想,也有可能你會想出一些名堂出來。

  ——你坐在那邊想,時間久了,不知不覺你會進入到一個自己的、一個非常抽象的思考體系當中去。

  ——就是你利用了佛法的語言文字,你去緣這些語言文字,會變成一種符號,這些符號進入到自己的意識流當中去,然後你自己把它組裝,成爲了

  自己的一套冥想,然後成了自己的一套思維的體系,思考的模式。

  ——然後,就從一個具體的、現實的一種生活當中似乎是超越了,而實際上是進入到另外一個幻想當中去。

  ——你自己的思惟,你自己內心裏邊的問題,完全同器世間和有情世間對立起來,這樣子的話不是佛法了,這知見已經學的有問題了。

  

  

  【樹正知見】:

  ——我們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所以說“如夢幻泡影”,它是無常的,它是無我的,它是不實在的,我們不能當真的,它是能夠改變的。

  ——所以我們要在改變的過程當中讓它越來越好,越來越清淨、莊嚴、圓滿,我們要去努力發心。

  

  

  【破邪分別】:

  ——而不是說,“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我們坐在那裏,如夢如化去想象,那如果你那麼去想象的話,你這個佛法學的就非常成問題,成大問題,

  ——這樣子時間久的話,你對整個世間會變成很絕望,非常的悲觀,

  ——甚至我們自己的心同有情衆生、同世間完全對立的,甚至完全隔絕的。

  ——時間一長的話,你怎麼會有動力呢?你怎麼會有活力呢?你怎麼會有熱情呢?你怎麼會有利人的心呢?怎麼會有利益一切衆生的心呢?

  ——動機這樣子的話,都是不現實的,都是學得出很大的問題。

  

  

  【如理認識】:

  ——佛法是非常的殊勝、清淨、圓滿、不可思議,它絕對是一種經驗的傳遞、經驗的傳授、薪火相傳。

  ——佛在世的時候,哪裏有文字呢?他沒有經本,也沒有錄音帶,更沒有錄像帶了,

  ——他完全要聽佛說,說了以後,你去憶持啊,去憶念啊,就照著佛菩薩的教授、教誡,去努力、去實踐、去改進,這才是正確的。

  

  

  【摧伏我慢】:

  ——自己拿來看一看,絕對進不去的,百分之一百進不去的,

  ——誤認爲自己已經懂佛法了,誤認爲自己已經進入到佛法的堂奧。

  ——如果沒有照著這種善知識的教授、教誡去實踐的話,就容易自己憑空想象。

  

  

  【師父教誡】: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學得越來越好,也有很多是學得是正確的,學得是對路的,殊勝的部分。

  ——我所講的是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表現的現象,這些現象去掉了,這些問題對治了,那我們才會越來越好。

  ——這法是對症的、是對症下藥的,是對治問題的。

  ——所以,我們要去探索自己內心的問題,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有的話,怎麼辦?

  ——我們要不要改進?我們如何去改進?我們一定要改進!

  

  『附錄·思考題』:

  1.我們要了解自己什麼?怎麼來了解自己的內心狀態?學了佛法後該如何用法呢?

  2.爲什麼有時我們到寺廟裏會覺得自己很孤單,像個異類?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3.爲什麼大乘行者到哪裏都能夠同衆生融爲一體、打成一片呢?

  4.想象中學佛是一種什麼狀態呢?

  5.應該如何正確理解“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