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理念課筆記要點&心得小結
(6月4日 上)
《如理聽聞是趣入佛法的先導》(10-12講)
十、實踐教授:敲門、關門、柔軟語——“處處用心,處處解脫”
【要點】:
——說柔軟語是心沒有執著的表現,卻能轉別人的心。柔軟語、微笑無成本。
——內心安立會決定與人應對的心態。
——與人應對要接收正面的信息、順應佛道的信息。要能聽到別人話中好的部分,不觀過。
——心關注的重點不在別人的毛病上,而在別人的話對我的受用,這就是修行人的心。
——跟人應對,知道說什麼話能幫助別方。
——要學習觀察智慧的行相,學習在與人應對時更有智慧,觀察有智慧的人如何與人應對的。
——我們通常做事依著自己的習氣與人應對,只觀待自己,不考慮別人。
【心得】:
理念課上法師的教授,我都認真去實踐了,很有受益。尤其在法會上實踐了敲門、關門、柔軟語。上殿叁決斷做得最不好,因爲早課不熟悉,念誦跟不下來,而且掉舉習氣太重,妄念紛飛,現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很嚴重,發願對治。
和人應對上最大的問題是不善觀對方緣起,不善體察對方的心,總是緣著自己的心,所以在利益別人時也顯得很急躁,給別人造成壓力。“知道說什麼話能幫助對方”這一點很不容易,還要不斷對境練習,多體察別人的心。
十一、培養好的修行習慣
【要點】:
——隨時隨地利用片斷零碎的時間用功、思維。要讓自己的心隨時能靜下來。
——要培養自己的專注力,早晚功課是一個好辦法。
——要有“從小事開始做起”的意識,認真實踐。
——建立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以後學法才能進入,先憶持才能思維。
——每天的功課當天完成,讓思維連貫,覺受一直持續下去。及時梳理思維的法義很重要!
——練習讓自己的心收放自如,這不是多高的功夫,就是時時安住當下。
——通過收放心,認識做事、聞思、修行叁者該如何把握其尺度、時間。
——體力、精力不夠時,更要提策心力學習。
【心得】:
法師的這些隨機教授和自己修行心得的分享,讓我非常受益。這些也都是我修行上的問題和不好的等流,也在努力去實踐改進。感受很深的是:法會回來,體力、精力不太好,忘了法師的教誡,這種情況下更要去提策心力學習,結果自己一耽著,心力一放,狀態更糟糕。所以要培養自己好的修行習慣,形成好的等流,生生世世受益。
十二、法師依師心得分享:如何與善知識應對?
【要點】:
——得善知識法,知師父的法,然後能配合上去。
——依師相應,一切時處能得加持,會很安全。
——得善知識憶念,加持力極大,智慧增長、違緣消除,依師內心吉祥。
——師父、法師讓我在這個境界上學什麼?這樣思維就能轉變,心就能轉。
——不是抱怨師父不理,而是要反省。想原因——反己過——就提升。所以心要靈活!!!
——被師父批,不要執著在一個角度上,要換角度,心要靈活,要轉心。
——要認識到師父對我用心之深、恩德之大,才會願意改變——對這一點要明白,有定解。
——有信心,聽聞軌理就會做好,把師父言語中最正確的東西聽進來。
——有信心——産生定解——去實踐、去行持。信心不可思議!
——從聽聞到思,體會善知識說法時的神韻,心是很殷重的狀態。
——一切的功德都來自于師長,我們能否把善知識的慈悲大願印到心裏去,而不是僅僅從外相上去依止。這是我們眼下要走的一步。
【心得】:
法師依師心得的分享是理念課上我最喜歡聽、最相應、也最受用的內容。理念課的學習讓我意識到自己依師的很多問題還是出在自己不具相上:不能具慧地如理聽聞;因爲希求心不強,不堅固,抉擇點有問題,所以不善于和善知識應對,不知該如何向善知識學法;對于善知識加持的境界,不能如理作意思維,不善于在境界中學習,體會善知識的用心。
反省自己在修行上所有的問題都能統攝在不能如理依師、不善依師上,而依師上的根本問題還是對修行沒有決定,對終極目標沒有定解,對人、法殊勝沒有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