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辨析心相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6/6)
(7月19日 中)
【要點導讀】:
◎ 爲何一定要在自心中修出善知識的清淨形象?
◎ 我們的心變得柔軟活潑了嗎?
◎ 怎樣清除內心的染汙?
六、依法造業重意樂·緣起性空破我執
1.造業先調煩惱心·清淨意樂趣佛果
【識四料簡】:
——我們常常講業決定,那我們造業的時候,有時候我們要做前行嘛,
——前行的話,就是非常注重意樂,把握意樂。
——所謂意樂,就是我們有意去做;
——第二種方法跟可能,就是我們在做事的過程當中沒有意樂去做,就是隨便去做;
——第叁個我們有意樂,但是不去做;
——那麼第四種情況呢?去做的時候,沒有意樂,那麼這些狀況,都是有了。
——有意樂去做;沒有意樂去做;有意樂不去做;甚至呢,也沒有意樂,也沒有去做。——四料簡。
【何謂意樂】:
——那麼意樂是什麼呢?
——不是我們念念有詞,把這裏念一段。
——所謂意樂,就是你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調伏自己的煩惱,這個才叫作意樂。
——我們意念我們的心,産生對做事情的好樂心。
——爲什麼我們要對做事情有好樂心?
——因爲我們對佛法産生好樂心,做事情就是集資糧,就是佛法的體現。
【安立意樂】:
——因爲我們要解脫,就要集資糧;因爲我們要解脫,所以我們要依師;因爲我們要解脫,所以要按照佛法去實踐。
——那麼這個也就是我們在做事情以前,內心裏邊安立的這樣一些觀念。讓這種心生起來。
——就是自己所做的這一切同成佛、積集資糧、依師、學法是一致的,是一體的,是無二的;
——反過來說,依師、學法、集資糧,就是我們身語的造作了。
【把握意樂】:
——至于說,我們去造作什麼,我們去洗菜啊,我們去刷碗啊,我們去掃地啊,那都是其次的問題。
——而不是說洗碗、洗菜、掃地,它本身上面的功德有大小,這些功德大小純粹在我們的意樂的安立,意樂的清淨不清淨,煩惱調伏不調伏。
——那如果我們調伏了,我們意樂純淨了,去做一件事情,自然會非常的歡喜。
——大家在寺廟裏邊做事情,我們常常非常強調意樂、強調動機,就是這樣一個原因。
——我們經常去強調,就意味著我們在造業以前,先把煩惱去掉,先把煩惱放一邊,遠離煩惱,那麼我們才能夠逐步向究竟解脫靠攏,向究竟解脫靠近。
——我們所造的業,才是一個沒有以煩惱爲助伴的業,如此下去,才會有一個佛果,才會有快樂的結果。
【忘失意樂】: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造業,我們身語意造作,我們所做的事情,沒有通過意樂去做的話,那麼是從煩惱心出發去造作的。
——從煩惱心出發去造作的業,都是非理作意的。
——非理作意所造作出來種種的惡業都是不如法的。
——這樣子話,就會引發我們輪回,帶來更大的痛苦,甚至墮落。
2.諸法空性緣起觀·依法破除自性執
【非理作意】:
——非理作意是因爲我們內心的一種幻相産生出來的,也就是我們內心的問題,我們內心世俗上面的那些行相引起的。
——所謂世俗的那些幻相,是認爲說,怎麼樣子才是佛法?怎麼樣子不是佛法?念經是佛法,持咒是佛法,磕頭是佛法;掃地不是佛法,洗碗不是佛法,打水不是佛法。
——就是內心裏面會有這些幻相,什麼是,什麼不是;什麼好,什麼不好;什麼對,什麼錯。
——進一步來講,還會分這個人對我好,那個人對我不怎麼樣,那個人對我很不好;這個法師對我好一點,那個法師對我不好等等。
——它會這樣子等流下去,那麼這些都是我們內心的問題。
【緣法對治】:
——這些內心的問題,這些幻相就需要靠佛法去驅除,所以我們在做事以前緣念,就是要去除這些幻相。
——但是這些幻相,這些行相,有時候你要做事的時候,它去不掉。
——去不掉怎麼辦呢?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常常去串習佛法,串習各種各樣的法類,特別是緣起、空性的這些道理,才能夠讓我們內在的這些錯誤的行相去掉。
【如理觀察】:
——因爲你觀察到,諸法無自性,是空的,所有我們所執著的這些行相也是空的。
[喻]: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幅照片,打比講是龍泉寺的照片,你去年的今天拍下來的照片,跟今年拍下來不一樣,因爲一年下來,我們寺廟裏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同樣如此,一個人也是一樣的,一年前跟現在是不一樣的,兩年以後、叁年以後、四年以後,甚至一天又一天,這些人的形象、這些物的形象、這些境界的形象,都是不一樣的,都是在變化的,因爲是有爲法嘛。
【認識煩惱】:
——但是,我們內心會固著一個不變的形象。
——我們內心固著一個不變的形象,跟外在的實際的境界是不一樣的。
——實際的境界,它是時時刻刻,天天在變化的,但是我們把這些會變化的、無常的境界當成一個常、當成一個一來執著,來固守。
——這樣子話,自己就會非常痛苦,就會非常麻煩,非常想不開,就跟佛法背道而馳。
【緣法轉心】:
——如果我們緣到一個境界,在這個境界上能夠思惟到它是緣起無自性,那麼我們內心的這個有自性的行相就去掉了,我們的自性執就斷除了。
——外在的境界同內在的相、識,絕對是不一樣的。
——外在的境界,它是緣起的、是無自性的,所以我們要通過觀察外在緣起無自性,然後放下我們內心有自性的這些行相。
【學修方向】:
——這樣子的話,我們內心才會有一種真正的包容心,內心才真正不會有執著,內心對佛法才不會有動搖,任何的力量才不會改變、影響自己對佛法的信心。
——我們就是要把內心當中所有的這些不好的東西、世俗的東西,把它清理幹淨,給它清空。
——我們內心當中就不會,也不要受到世俗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零零碎碎,那一些的境界,那一些的事務,執著牽挂,執著束縛,執著影響和妨礙。
——如此下去,我們逐步逐步在佛法的學修上,資糧增長,福慧增長,功德增長。
『附錄·思考題』:
1.意樂是什麼呢?爲什麼我們要對所做事情有好樂心呢?
2.做事前,我們該如何安立自己內心的意樂呢?
3.什麼是非理作意?世俗的幻相指什麼?
4.我們該如何去掉自己內心這個有自性的行相,斷除我們的自性執呢?
《正確辨析心相 6》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