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確辨析心相 2

  

正確辨析心相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2/6)

  

(7月13日 上)

  

  【要點導讀】:

  ◎ 爲何一定要在自心中修出善知識的清淨形象?

  ◎ 我們的心變得柔軟活潑了嗎?

  ◎ 怎樣清除內心的染汙?

  

  

  二、華嚴時空除相執·淨化染心取相修

  1、華嚴時空無窮盡·破除凡夫執相心

  【對比認識】:

  ——《華嚴經》的時間空間觀念是無盡的時空,沒有盡頭的,無始無終,無邊無際。

  ——在時間上面來講無始無終,在空間上面來講無邊無際。

  ——建立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時空觀,其目的是爲了破除衆生對現世時間空間狀態的錯誤執著。

  ——衆生就是因爲在這樣子一個非常有限的、非常局限的時空因緣狀態下分別、比較、執著,引發很多的煩惱,造作很多的業,不能把時間看得更加久遠,把空間看得更加廣闊。

  [喻]:《維摩诘經》裏頭,維摩诘居士示現生病,釋迦摩尼佛差遣弟子們去看病,人家都不敢去,那麼唯有文殊師利菩薩才敢去。文殊師利菩薩大智慧,其他的聲聞弟子去,都是被維摩诘居士呵斥了,即便聲聞乘弟子裏頭最有智慧的舍利弗,他去看望維摩诘居士的時候,都會有疑問,疑問說維摩诘丈室裏面那麼小的空間,一平方丈,爲何能夠容納那麼多人?他一動了這個念頭,維摩诘馬上就知道。再下面呢,舍利弗又想到說,這房間裏面有這麼多的人,中午的時候,吃飯了怎麼辦呢?那維摩诘居士他馬上就知道,他就告訴他,中午要吃飯的時候,我們到香積國,到香積廚那邊去吃。

  ——這什麼意思呢?就是維摩诘居士的丈室,那種的空間的概念,跟我們凡人的、空間的概念不一樣的。

  ——我們凡人的空間就會受到物質條件的局限。那麼聖者呢,他就不會受到這些東西的妨礙。

  [喻]:比如天人來講,天人他有天眼,天眼的話,他坐在房間裏頭,他能夠看到房間外頭去,牆壁對他來講,是阻隔不住,是擋不住的。

  ——所以,我們的大小是我們凡夫衆生的概念,不是聖者的概念。

  

  

  【覺照心相】:

  [喻]:打比講我們看到,佛前的一張供桌,我們看到一張供桌,我們僅僅看到它的表相、看到它的外表,外表的形象。實際上我們看不到供桌的它的自體、它的本體、它的體性。它的體性是什麼呢?比如說木頭、木頭做的就是木頭;比如說這個木頭是非常堅硬的木頭。也就是我們第一念看到這一張桌子的時候,我們還不容易想到說,它是木頭,我們還不容易想到說,它的堅硬的程度。我們只是看到一張木頭的、桌子的外表的形象存在。

  ——我們人的心也是一樣的,就是當你起心動念、身語造作的時候,表現出來的行爲的狀態。

  ——所謂行爲的狀態,就是自己內心的行相在外在的體現。

  ——那個時候你才了解說,別人的心是什麼意思。

  ——而實際上我們內心的行相非常得複雜的,是非常得多、非常得豐富,就猶如外在的物質的形象一樣。

  [喻]:我們看到客觀環境上面的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看到人,男女老少,每個人的形象都不同;看到所有的花草樹木,也是各個不同的;看到山河大地,也是各個不同。這些形象是千差萬別的。

  

  

  【內心病相】:

  ——但是我們非常容易把客觀事物的外在的這些形象當成是真實的,我們也非常容易把內心當中所産生的那樣子一些行相當成真實的。

  ——就是看到的東西、聽到的聲音、自己意識當中所想象的那些概念、以及我們所接觸到的境界、所吃的東西、所嗅到的味道等等啦,這樣子內心當中的一些錯誤的行相當成真的,當成實在的,當成自己的。

  ——如此下去的話,我們就不容易在人、事、物,一切的一切份上去體會到佛法的內涵,

  ——這就是衆生著相的毛病之所在:在外在著相、在內心也是著相。

  ——在內心著相,所以在外在才會有那麼多的執著。

  

  

  【依法省思】:

  ——佛法本意就要讓我們去除這樣子的一些境界,就要把這些相去掉。

  ——相去掉的話,你這個執才能夠去掉;反過來說你執去掉,它這個相才能夠去掉。

  ——如果我們沒有在這方面去下手用功的話,我們的心會把這些的相執著得非常地堅固、非常地堅強,那麼佛法就進不來,慈悲就進不來,

  ——我們的內心就很難非常得柔軟,非常得活潑、圓滿、清淨。

  

  

  2、意緣菩薩清淨相·對治凡夫染汙心

  【如理認識】:

  ——當然佛菩薩、祖師大德、善知識也有他的形象,也有他的表相。

  ——但是這些形象、表相是很深的戒定慧功夫的顯露,在任何一法上都能夠體現出佛法的次第、圓融和圓滿。

  

  

  【對比領會】:

  ——正法、像法、末法什麼意思呢?

  ——正法時期,只要我們聽到佛陀說法,我們即刻就能夠産生信解行證,就即刻就能夠同法相應,就能夠發揮作用,就進入到法的境界,法的內涵把握住;

  ——到像法的時期呢?衆生離佛陀涅槃的時間越來越遙遠,那麼怎麼辦呢?它就需要靠像,所以我們要供佛像。

  

  

  【如法思維】:

  ——我們需要取菩薩的相,同行善友的相,爲什麼呢?就是因爲衆生取相。

  ——也就是,你要有這些佛菩薩、善知識清淨的形象,才有辦法對治自己的散亂心、染汙心,

  ——如果沒有這些像,借助這些佛菩薩的清淨的形象,用功是難的,是很不容易的,會胡思亂想一通的。

  ——現在就是我們要對佛菩薩的這些形象有一個非常正確的認識,他這種形象安立到我們內心以後,才能夠把那些有爲有漏的心境去除掉,

  ——而時時刻刻我們緣到佛菩薩這些清淨相,那我們的內心就清淨、圓明、智慧就具足。

  ——而不是說,我們要去執著于那些形象,就是借助佛菩薩的清淨的相,來去除我們內心的染汙相。

  

  

  【凡夫心相】:

  ——因爲凡夫,你內心不取相,你內心不生起這種形象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不起心不動念。

  ——你這個心念總是在動的,總是會在起心的。

  ——你只要一起心動念,你內心就會有行相出來,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色香味觸法的形象都會在我們內心裏頭出現。

  

  

  【取相緣法】:

  ——那麼你是什麼色、什麼身、什麼香、什麼味、什麼觸、什麼法,就是非常的關鍵的。

  ——所以我們要把佛法體現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上;反過來說,在色聲香味觸法上都能夠體現佛法,那麼我們內心所緣到的色聲香味觸法就會變成佛法。

  ——這樣子的話,我們吃飯也是佛法,我們穿衣也是佛法,我們走路也是佛法,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沈浸在佛法當中。

  ——如果我們內心不是緣到佛法,這樣子的話,我們吃飯穿衣,我們做事,跟不學佛法的人是一樣的。只是說我們在寺廟裏頭,人家是在社會裏頭。

  ——所以不一樣的地方,是在內心的行相、內心的狀態,內心上面的境界和功夫。

  

  

  『附錄·思考題』:

  1.如何理解《華嚴經》的時空觀?其目的是對治我們的什麼煩惱?

  2.如何認識佛菩薩、祖師大德、善知識形象的內涵呢?

  3.我們爲什麼要取佛菩薩、善知識清淨的形象呢?

  

✿ 继续阅读 ▪ 正確辨析心相 3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