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辨析心相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3/6)
(7月14日 下)
【要點導讀】: ◎ 爲何一定要在自心中修出善知識的清淨形象? ◎ 我們的心變得柔軟活潑了嗎? ◎ 怎樣清除內心的染汙? 叁、體性無別莫著相·深信佛智除邪見 1.不一不異法化身·勿著外相趣要旨 【如理認識】: ——佛陀成道,爲什麼是化身佛呢?八相成道。 ——所謂八相成道,他就是有相的,八種相,八種的表相。 ——他留下來的化身的這些部分能夠利益很多很多的人。 ——也就是,更多的人是從化身佛的身上去體會佛法。 ——你看這些佛陀的聖迹、這些佛菩薩的形象、佛陀的舍利,供佛的寺廟、供佛的塔,記錄佛的言語的這些經典。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佛菩薩的形象,都是化身佛的一種示現。 ——那麼化身佛,他跟法身佛是不一不異的。 ——就是衆生他要從佛的化身的這些有形象的份上去領會佛法,去體會法身,去受用佛法。 【如理領會】: ——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比如說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大勢至菩薩…許許多多的菩薩,他們也是一種表相。 ——比如文殊師利菩薩,他騎的是獅子,普賢菩薩騎的是大象,觀音菩薩手裏拿的楊枝,地藏菩薩拿的錫杖,大勢至菩薩拿的如意,是不是? ——這些如果從法身的角度上來講,都是無形無相的;但是從化身的角度上,他有形象的。 ——有形象的話,就有它的用意了,有它特殊的含義在裏頭。 ——從他的體性講又是一樣的,都是菩提心的開顯,一致的。 【我見分別】: ——但是,凡夫衆生,他不容易從這些相上去理解佛法的內涵。 ——反而,我們會在這些相上去分別,去分別文殊師利菩薩爲什麼騎的是獅子呢?普賢菩薩爲什麼騎的是大象呢?觀世音菩薩爲什麼拿的是楊枝呢?地藏王薩菩薩爲什麼拿的是錫杖呢?然後自己就會去比較一番,不了解這種相的一種含義。 ——同樣如此,我們在佛門裏頭修學、用功、辦道、依師學法,也是一樣的。 ——常常在寺廟裏邊會遇到,也會聽到,有些居士說,你的師父是誰,我的師父是誰;我的師父要比你的師父厲害;我的師父有傳承,你的師父沒有傳承,是不是?我的這個師父傳承怎麼樣,怎麼樣子圓滿,你那個師父,那個傳承不清淨,什麼東西,一大堆意見。 【樹正知見】: ——其實呢,所有佛菩薩、善知識都是一樣的,都是爲了要利益衆生的,體性都是一樣的。 【除妄分別】: ——而不是說哪個善知識、哪個師父是我的,這不可能的事情。 ——你怎麼能夠代表哪個善知識呢?你是哪個善知識的化身?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有善知識都是一致的,都是依法行持的,都是依法來饒益衆生的, ——如果在善知識的份上,還不一樣的話,那這個佛法就五花八門了,就是稀奇古怪的佛法。 ——這佛法本身是圓滿的,他展現不一樣,所以我剛才談到了,拿著錫杖、拿著楊枝、騎著大象、騎著獅子,它是有一定的用意在裏頭。 【把握要旨】: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是否究竟對善知識生起了信心?我們是否與善知識有緣?我們是否依照善知識的教授、教誡去實踐?這才是關鍵的地方!——[師父強調] 2.衆生心識佛悉知·去除邪見信業果 【佛智功德】: ——那佛本身他自己具足的智慧、神通、自在,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成就無量的功德,一一都是具足的。 ——並且,對十方衆生,所有的人內心裏頭的念頭都是完全了知的,悉知悉見的。 【凡夫疑障】: ——我們會懷疑,佛菩薩會有那麼厲害嗎?我們心裏頭想什麼,佛菩薩會知道嗎?肯定知道啦,智慧高一點的人都會知道。 【世間欲求】: ——爲什麼呢?世間上面人的想法,說複雜,非常的複雜;說簡單,也很簡單。 ——爲什麼說簡單很簡單? ——因爲通常的人,大家只是說,我的日子過得幸福一點、健康一點、平安快樂、心情舒暢,有一份好的工作,家庭比較美滿,這是也很簡單的。現世安樂就是這些東西了,是不是? ——然後呢,再好一點呢,就是自己壽命能夠長一點,最好呢,不會死,長生不老,是不是? ——其實就是這些東西啦。一個生活、一個健康,不要生病,壽命活長一點,歸納起來就是這樣,是不是? 【世人憂慮】: ——但是,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顧慮,就是雖然自己希望不要死,但是他知道,還是遲早會死,並且呢,還是知道,不知道死亡是哪一天。 ——所以呢,再厲害的人,他還是有後顧之憂。 ——爲什麼他有後顧之憂呢?他比量而知的,他看到別人死了,看到很多古人過去人都死了,他知道自己也會死,這是肯定的。 ——過去很多的皇帝,他就是找了很多的這種世外高人來煉丹,吃這種丹藥,最後還是會死的,這不可能的,他業決定的。 【除遣邪見】: ——那我們死了以後怎麼辦呢?業決定! ——但是呢,往往又會有些人會認爲,佛大慈大悲,死了以後,佛會來接引我,佛陀會照顧我,讓我去好的地方、去更好的地方。 ——這些問題都是追逐果相嘛。爲什麼呢? ——因爲你沒有造作死亡以後去更好的地方的(業),那麼你就能夠去更好的地方(嗎)? ——因爲你沒有用功、沒有修行、沒有用法,只是希望說自己死了以後,佛陀、菩薩們爲自己網開一面,開開後門,這不可能的事情,這個是自己的一種理想。 ——實際上每一個人的未來的情況如何,都是自己決定的。 ——如果能夠這麼做的話,那我們娑婆世界上面所有的有情不用修行,佛陀一用神通,都讓大家去成道,是吧?這是不可能的。 ——就是這些神通也去除不了你的所有的業障,它能夠消除一部分, ——即便要消除你的業障,如果我們自己不忏悔,自己不用功,自己不修行,還是沒辦法的。 ——這樣子的話,我們要獲得幸福美滿的生活、人生,讓它越來越好,肯定要靠佛法啦。 『附錄·思考題』: 1.佛陀成道爲什麼是化身佛呢?如何理解佛陀的聖迹、佛菩薩的形象、佛陀的舍利呢? 2.爲什麼說佛菩薩、善知識的體性是一樣的?那爲什麼他們化身的形象不同呢? 3.我們依止善知識學法的關鍵是什麼? 4.世間人的欲求是什麼?憂慮又是什麼?我們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