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樣發心修行 5

  

怎樣發心修行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5/5)

  

( 8月14日 下)

  

  【要點導讀】:

  ◎ 如何才是上上發心,下下行持?

  ◎ 參訪善知識的訣竅在哪裏?

  ◎ 經論怎樣才算學活了?

  

  五、依師參學先具相·人法殊勝起定解

  1、求法參學依師教·莫著世染唯具相

  【如理認識】:

  [宗]:我們在未成佛道以前,都是需要靠善知識的一種幫助。

  ——所以善財童子爲什麼五十叁參。五十叁參,他不是亂參的。

  ——也就是說,下一個善知識是經過前一個善知識的印可,如果沒有這一點的話,你肯定昏了頭,這是絕對的。

  ——比如,今天他參某某善知識,某某善知識說,“我就懂哪些,哪些,哪些,我就是懂些這些,沒有了,你再去找誰吧。”

  ——那麼你再去找誰啦,而不是說我在這裏學完了,那我自己隨便再去找,它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師父強調]

  

  【反思自省】:

  ——爲什麼?我們天天這樣亂跑,你能夠找得出來哪個真?哪個假?

  ——這樣子的話,就是說,你第一個善知識,第一個老師所告訴你的佛法,本來你就沒學好,還沒學到手,你還不知道什麼味道,然後,我們自己在外面再去瞎跑,怎麼能夠找得到善知識呢?怎麼能夠求得到佛法?

  ——根本我們自己在認識上面就非常成問題,也就是說我們沒有具足這樣子的一些條件,即便說有善知識在我們的眼前,他也不會告訴你,因爲你這個程度不夠。

  [喻]:很簡單的,就在大學裏面,一個老師、一個學生,你這個學生的水平、程度夠了,那麼你這個很高量的、指導的導師才會跟你講,你不夠的話,你講出來大家也聽不懂,講出來也就沒有意義,這是肯定的事情。那我們在一個學校當中,我們要能夠聽得到,我們要能夠理解得了,這本身是需要條件的,需要資糧的,才是有辦法。

  

  【破斥邪見】:

  ——所以我們對善知識的這種的理解,不要很簡單地認爲說,我只要對善知識比較客氣一點,多講一些好話,送一些好吃的東西,送兩件衣服,再磕磕頭,這些都是世俗的客套,都是些表面的文章,表面一些功夫。

  ——善知識如果這麼好騙的話,就不叫做善知識,是不是?那都很清楚怎麼回事,你不可能(騙)的,你騙不了。

  ——有時候也是隨喜大家而已,不是那麼一回事,隨順衆生,你喜歡聽什麼就跟你講,你不喜歡就不跟你講。

  

  2、依師學法破邪執·法法相通次第修

  【如理認識】:

  ——所以我們在學習佛法,學習這個道次第,必須得要有定解,沒有定解就有非常大的麻煩。

  ——沒有定解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既無法又無人。

  [宗]:善知識他就是人的一個代表,叁寶的一個代表,我們要破我執、破法執,他就是靠這個來破除,這個邪執才有辦法去掉。

  ——所有這些《廣論》裏面的教授都是非常清楚和明了,我們絕對不能把它當成一個教科書一樣,第一課、第二課、第叁課,第一課學完了,最後一課學完了,我們結業了,畢業了。

  [宗]:這個法法都是相通的,它每一個法類都是能夠互相融貫的,都是渾然一體的,都是一味的。

  ——只是我們學的時候就要這麼一點一點去學,所有它都是融通的。

  

  【師父教誡】:

  [宗]: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都是內心的一個境界的寫照和體現。

  ——所以我們要用心去學,要用心去體會和領納,然後來造作同叁寶,師法友清淨和合增上的業因。

  

  『附錄"思考題』:

  1.善財童子五十叁參,他是如何參訪善知識的呢?

  2.我們找不到善知識的問題主要出在哪裏?

  3.爲何要對道次第發定解?人法的殊勝體現在哪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