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業果 依法行持》
理念課要點(四)
(8月24日 中)
[時間:080614]
“課堂筆記之五
一、本周法師外出,賢乙法師課前引導
1、大家知道以放錄相的方式上課後內心是什麼感覺?(同學回答)
法師每天承擔學法都很忙,但法師爲什麼有那麼強的心力?因爲法師發過願,要把師父理念講好,法師內心有這樣強大的願力。我們是什麼狀態呢?法師這周外出辦事情,是否會覺得沒有所緣了而散亂?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狀態。
2、如果法師看到我們的狀態會是什麼感覺呢?我們有沒有辜負師父和法師的期望呢?雖然法師人不在,我們能否體會到法師的心一直和我們在一起呢?法師走之前花了很強的心力備課並錄相,今晚放給大家看。
大家的學修小結要抓緊寫,等法師回來,作爲迎接法師最好的禮物。
3、各組彙報考勤情況。”
二、放錄相,錄相中法師的課前引導
1、今天以特別的方式給大家上課,雖然人不在,但心一直沒有離開大家,雖然看不見大家,但對大家的狀況是很了解的。剛才有的同學合掌沒有合好,這是習氣,不容易改;有的同學從山下趕來上課,很辛苦;有的同學課前有靜坐祈求……。
2、大家看錄相上課,人沒有現前,但佛法卻有一直傳遞出來,之前一直備課,就去體會什麼叫空性呢?經論上講說法者是空、所講的法也是空、聽法者亦是空,什麼不是空的呢?就是我們造的業。那麼,我們當下有沒有如理聽聞呢?請大家調整聞法的動機,以菩提心的意樂上這堂課。
3、上堂課留了作業:我們相信了前生後世、相信了生命無限,爲什麼要相信業果?
①大家課下有沒有思惟?思惟了的同學繼續,沒思惟的同學要注意改善。
②對無限生命有了思考的同學,行爲一定會發生變化,因爲對生命的認識就不同了。對無限生命沒有認識的人容易及時行樂、任意而爲,思惟過後認識就會不同。
③建議大家做一個規劃,怎樣安排自己每一年、每一天的生活。並不是說每個同學都要出家,而是說要規劃自己的生命。
4、上堂課中講到同學在師父房間不同的情況,最近有人就開始不遵守常住的作息了。引導的目的不是讓大家不遵守作息,大家要如理領會法師所說的意思。
�0�2
叁、文章內容:“一個人死了以後還會去投生,死後的狀態與生前的形象都不再有關系了,這時就進入到中陰身的階段。這個階段就是根本無明的一種狀態,根本無明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然後就是“行”開始起作用了。......”
(一)這裏把有情輪回的內在原因講了出來。
前面講生命無限是輪回的外在現象,即有六道輪回;考慮大家學廣論的進度,把十二緣起給大家略講一下。
1、要有一個基本概念,人死了之後還會去投生,人死後到下一生投生前的狀態叫中有,其身體即中陰身。如有人發生車禍時,感覺自己好象離開了身體,就與中陰身的狀態類似,但並不是真正的中陰身。
2、文章這裏講中陰身是根本無明的狀態,是完全被習氣所束縛的一種狀態。
(1)如同做夢一樣,在夢中我們學的佛法很難現起來,夢裏完全由習氣主導我們的行爲,白天我們還能如理取舍,晚上做夢就隨著習氣漂流。中陰身也是這樣,是一生業力的呈現,他下一生去哪裏就是他眼睛看到的情景。如一個人要下地獄,生前是殺豬的就看到殺豬的情景,等走過去時殺豬的情景就消失了,就成了地獄。
(2)廣論P177頁:“第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者。如前所說識從何舍,即于彼處,無間而成。......”廣論中講下地獄的人是沒有中陰身的,還詳細講了造善業多的人中陰身是什麼狀態、造惡業多的人中陰身是什麼狀態。
3、爲什麼說在這種根本無明狀態下後面就是“行”呢?“行”就是造業。
(1)在這種無明狀態下是沒有辦法的,如我們走路、逛街,也沒有刻意去記這裏賣什麼、那裏賣什麼,也沒有刻意去看哪個人,但過後我們看到一個人覺得很面熟,就是在走路逛街時看到過的,這就是我們不知不覺在造業。有正知見的人就知道走路是爲了什麼,看到一個人也清楚知道自己和他的狀態。如果沒有正知見,就會被我們的無明習氣所束縛,比如我們不想發火,境界來了,一定會發火;我們不想昏沈,境界來了,一定會昏沈。這就是我們被無明束縛得很緊,毫無辦法。
(2)“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就是十二因緣在流轉。”上堂課講到名色,名就是心法,色就是物質。(法師講解了十二緣起的次第的安立和大概內涵)
4、我們的習氣大都是和無明相應的,順著習氣的當下是很難有正念的。
(1)我們可以去觀察,有的人很聰明,讀了碩士、博士,但有哪一個人不是順著習氣走的呢?
(2)我們有好的習氣、壞的習氣,好的習氣固然值得贊歎,但順著習氣的當下是很難有正念的。
①比如一個人平常是個老好人,見誰都只會好好好,習氣的特點就是粘著在一點上,其他方面都看不到。而有正念的人不僅能看到一點,其他方面也都能看得到。
②又如有同學覺得理念課要好好複習、複習很重要,這本來很好,但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複習的時候又忽略了周圍的人,缺少了對周圍人的觀照和互動。
(3)任何一個習氣發揮過度了就是無明,觀顧不到更多緣起,就隨著習氣而轉。
(二)爲什麼相信了無限生命,還要相信業果呢?原因很簡單,因爲每個人都追求快樂,所以要尋找得到快樂的方法。
1、因爲每個人的認識不同,所以采取的方法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①有的人認爲只有這一生的快樂,那爲什麼要出家呢?還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徒增很多痛苦。事實上,正是因爲認識到現在可能痛苦一點,但將來能更好,能令自他都得到解脫,所以才選擇出家。這就是因爲我們的認識不一樣了。
②佛說推動我們一生一生流轉的就是業力,決定我們苦樂的關鍵也是業力,所以理由很簡單,因爲業果是真實的,所以我們要相信它。
2、爲什麼業果是真實的呢?
(1)有人說我不相信因果,因爲我沒有看到啊!其實很多事情並不因爲你沒有看到它就沒有。很多祖師大德通過親身的修證體驗認識到了業果存在的真實性。
(2)我們現在看經論很難領會佛的本意,當我們得到禅定、證得空性後再看經論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對業果生起信心,靠的是對佛陀的信心。
(3)業果是佛從覺悟、從大圓滿智慧中流露出來的,佛有六種神通,佛以天眼通、宿命通完全徹底看得清清楚楚事實的真相,然後告訴我們。其實即使佛不告訴我們,業果也是存在的:造善業感得樂果、造惡業感得苦果!所以我們要相信。
3、我們怎樣趣入呢?靠信!信心的程度很重要。
(1)念佛的同學知道,念佛有幾分信心就能得幾分加持,我們依靠佛才能體會凡夫體會不到的境界。
(2)我們的問題就在信心不夠,漢地的修行人很多都是如此。以前有一個西藏的堪布來訪,說曾有一個漢地的修行人學了十幾年的經論最後卻不想修行了,因爲他無法相信輪回和因果。
(3)就是說我們信根的種子一開始就沒有培養。如一個人從小在家裏受因果思想的熏習,從小長大一、二十年,他就很容易相信,有的沙彌同學就是這樣,問他信不信輪回、信不信因果,他說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他就是相信,不用考慮了,這就是家庭環境給他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大環境也是同樣,漢地普遍人的信根很弱,各位也是一樣。
4、怎樣增長信心呢?就是要通過實踐去抉擇。
(1)如果我們深切觀察到自己被業習氣束縛得很緊,觀察到我們所領受的種種苦的原因是集,確定不疑的對此生起信解,此時生起的信心就是淨信。這種信與我們平常聞法時産生的信是不一樣的。
(2)大家有時間要靜下來重新抉擇,我們爲什麼要信佛、爲什麼來做長期義工、爲什麼要出家?這是要常常抉擇的,不是說抉擇了一次就可以不管了,常常抉擇我們的道心才能越來越堅固。我們對業果難以相信就是因爲信根不夠,所以要常常思惟抉擇。
(3)文章中師父講了很多《賢愚經》的故事,等下跟大家講觀察後的體會。
《深信業果 依法行持 4》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