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認識人生之四 1

  

認識人生之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1/5)

  

(11月26日 下)

  【要點導讀】:

  ◎我們究竟是在隨順緣起?還是在隨業流轉?

  ◎如何把娑婆世界變爲極樂淨土?

  ◎爲什麼種瓜不一定得瓜,種豆不一定得豆呢?

  

  

  一、諸法修心趣佛道·往生增上業決定

  1、諸法修行不離心·隨緣不變善用心

  【如理認識】:

  ——坐禅、念佛、誦經、持咒等等都是修行的方法了。無論用哪種方法來修行,都跟我們的心有關系。

  ——那我們如何來用心呢?

  ——我們常常聽到說要隨緣,那麼如何來隨緣呢

  

  ——緣也有清淨的緣起,也有染汙的緣起。那我們面對清淨的緣起,面對染汙的緣起,心裏是如何作意、如何用心,這是很關鍵的問題。

  ——我們隨順清淨的緣起,(就)好修行,就像在佛堂當中用功,比較容易。

  ——面對清淨的境界, 面對叁寶,大家都在念佛、念法、念僧,與法相應;

  ——出了廟門,我們所要面對的和接觸到的都是雜染的境界。

  

  【觀察思維】:

  ——那怎麼樣又能夠(讓這些)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呢

  如何把自己的心看住,如如不動?

  ——每個人用功的方法,用心的方法,修心的方法就不同了。

  ——有些人念佛來止息我們的散亂的心被外界的境界轉動、拉跑。

  

  2、極樂娑婆各殊勝·把握主因造助緣

  【淨宗弘傳】:

  ——那念佛從昙鸾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一直到永明延壽禅師、傳燈大師、蕅益大師、蓮池大師等等,乃至近代的印光大師、弘一大師,有很多人在提倡,甚至禅宗裏頭的好多上根利智的人也在提倡。

  ——所以宋朝以後,禅跟淨合流。禅宗的道場,也念《彌陀經》,我們做早晚功課都有念《彌陀經》,都有念“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都有念“一心歸命”,都有念“十方叁世佛”。

  ——那麼念佛的道場也常常打坐,念佛念一念,靜坐,修觀想 ,觀像念佛。

  ——那麼教下的,比如天臺、華嚴宗,它既注重教觀,同時也念佛。比如弘一大師,“教宗華嚴,行在戒律,指歸[l5]淨土”等等。

  ——這些大師們都有各自用功的方法以及自己對佛法認識的道理,對淨土法門體會的這些感受、這些教理教義深入了知、掌握。

  

  【淨土殊勝】:

  ——淨土法門,(有)叁個殊勝的地方:第一、橫超叁界。

  ——“橫超叁界”什麼意思呢?淨土宗裏邊比喻說一只蟲子在竹子裏頭,你要戳開竹子的話,在旁邊咬一個洞就鑽出來,你如果一節一節去咬的話,那不知要多久,可能沒出來就死了。這就是“橫超叁界”。

  ——第二、阿鞞跋致。阿鞞跋致什麼意思呢?不退轉,就是不會退步,他只會進步。

  ——第叁、一生補處。極樂世界叁大殊勝的地方。

  

  【比較抉擇】:

  ——當然要成佛呢,那就很慢了,他要排隊,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排到你。

  ——經典裏邊說每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人就像下雨的雨點那麼多,那你看有多少?

  ——所以你要選擇成佛,在娑婆世界比較容易,極樂世界比較保險。

  ——那麼我們究竟是選擇比較容易的,還是比較保險的?

  [喻]:這跟投資一樣,你錢拿到銀行存,利息很少,但比較保險;那麼你去投資投到股票去,弄不好到時候錢都變成紙張。

  ——那在娑婆世界成佛也是一樣,你弄不好的話,你下一輩子到底去哪裏,都是很難講的事情。

  

  【增上助緣】:

  ——我們說增上生,增上環境的營造就很重要!

  ——那如果我們跟別人沒有因緣或者說因緣不深,那你往生的時候,你再來投胎,你要找到自己父母可能都不容易,他沒有業力嘛。

  [喻]:那今年我們不是有一個往生的嘛,我們還有好多人去給他助念。你就很難講說他會生到什麼地方去。他有可能生到非洲去,那你遇不到佛法,是不是?你要生到新疆去都很難(遇到佛法),那都是伊斯蘭教的地方。生到中東去也是不容易的。甚至說你某一個區域都是沒有出家人、沒有廟、不信佛。

  ——也就是有了增上環境之後,你下一輩子出來,再學佛法才有因緣。

  ——社會上面其實很多人他要來學佛法、修佛法,就是苦于入道無門,他不知道怎麼樣子進入廟門,怎麼樣子同出家的法師溝通,怎麼樣子辦這些手續。

  ——或者說他原來有這種善根,但是沒有因緣得到啓發。

  ——其實很多人,很多人都是有善根的,就是缺了一個環節,啓發不出來,所以就一直在輪回。

  

  【把握主因】:

  ——那麼我們往生也好,不往生也好,他究竟都是靠我們的業力決定的。

  ——不是說自己想往生就能夠往生,自己說下一輩子去哪裏,就能夠去哪裏。

  ——這個就是說,你自己能夠主宰自己的生命。

  ——自在的人,能夠對自己的生命有自主權,自主得了。

  ——我們要自主後世的生命,那我們今生今世的生命能不能自主呢?(這)常常也是很難的事。

  

  『附錄·思考題』:

  1.淨土法門有哪叁個殊勝之處?

  2.爲什麼增上環境的營造對增上生之路非常重要?

  3.什麼是決定我們下一生去哪裏的主因呢?

  

✿ 继续阅读 ▪ 認識人生之四 2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