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莊嚴論經卷第四▪P2

  ..續本文上一頁[冗*頁]  兩頰如深溝

   機關悉解落  筋脈粗相綴

   在內諸藏等  懸空而露現

   其所將從者  自見生厭惡

   況複余大衆  而當樂見之

  爾時骨人爲彼法師變其形已。身心俱困不能自申。即叉骨手歸向法師。爾時法師告骨人言。汝之容色璎珞嚴身種種校飾。但惑凡夫。令其深著沒叁有池。汝今若能除去姿態舍莊嚴具。吾當示汝寂淨妙身。令汝得知不淨市肆。而此身者薄肉覆上穢惡充溢。外假脂粉以惑愚目。凡夫耽惑爲欲所盲。故生染著。何有智者谛觀察已當愛玩之。時諸會者睹斯事已鹹生厭患。各相謂言。世尊所說信實不虛。一切諸法如幻如化如水聚沫如金塗錢。但诳惑人。向者女人所有美色容止可觀。于今忽然但見骨聚。儀容端正作諸姿態。狀若蠱道。如是之事今何所在。

  有一優婆塞。以指支頰。谛觀此女。而說偈言。

   牟尼說衆生  爲欲愛所盲

   盲無慧目故  不得趣涅槃

   譬如任婆葉  蜜著蟲所唼

   爲貪之所惑  至死而不舍

   諸不放逸人  谛實觀身相

   而不起欲覺  喻如白鶴王

   常處于清池  不樂于塳間

  複有優婆塞。而作是言。見此姿容便生欲想。觀彼白骨。即用除滅。而說偈言。

   觀彼骸骨聚  能生人怖畏

   如似毗陀羅  咒術之機關

   愚者謂之實  便生樂著心

   如道深坑阱  以草覆其上

   此身亦如是  當作如是觀

   谛實知是已  誰當起欲想

  爾時惑著愚無智者聞是偈已。低頭避之。遂不喜聞。時彼女人自見其身爲人所患。五體投地。即說偈言。

    我先愚無識  不自量己力

   願回聽法衆  一切將歸家

   今始知釋子  勢力甚奇特

   變我妙姿貌  睹者生厭患

   我如嬰愚者  所爲極輕躁

   敢以牛迹水  欲比于大海

   唯願垂哀矜  聽我歸誠忏

  爾時大衆見彼女人諸骨相拄。猶如葦舍。甚生怪愕。彼骨聚中雲何乃能作如是說。又見五藏悉皆露現。譬如屠架所懸五藏。蠢蠢蠕動。猶如狗肉。諸藏臭穢劇于廁溷。我等雲何乃見此事。即說偈言。

   今觀女人身  唯筋連枯骨

   但見空骨聚  和合出言音

   女中有骨耶  骨中有女耶

   譬如曠澤中  蘆葦之叢林

   因風共相鼓  便出大音聲

   如斯因假法  不見女自體

   若無自體者  女相安所在

   遍推諸法中  昔來未曾有

   我谛觀身相  去來及進止

   屈申與俯仰  顧視並語言

   諸節相支拄  骨肋甚稀疏

   筋纏爲機關  假之而動轉

   如是一一中  都無有宰主

   而今此法者  爲有爲無耶

   我爲狂癡惑  爲澹陰亂目

   雲何如是中  妄生有女相

   縛葦作機關  多用于綖縷

   譬如融真金  注水則發聲

  爾時法師知諸四衆皆生厭惡。告淫女言。汝于今者欲何所作。女曰法師。願舍舍不。即說偈言。

   大頭仙舍不  變天女藍婆

   使其作草馬  具滿十二年

   汝今作舍不  使我作塳間

   世間未曾見  如是之舍不

   善自在大德  愍我願除卻

  爾時法師即便微笑。而說偈言。

   善女汝但起  我無嗔恚心

   剃頭著袈裟  終無舍不法

   有欲愛著彼  損彼生苦惱

   作好作惡者  便能生嗔恚

   嗔恚作舍不  我滅嗔恚結

   斷除于無明  體性是無結

   我欲救衆生  雲何作舍不

   生老病死等  苦惱諸衆生

   雲何有智人  而當作舍不

   猶如惡毒瘡  加複燥惡灰

   薄皮覆機關  凡愚生愛惑

   我以神足力  開汝不淨箧

  說是偈已。還攝神足。女服本形。爾時法師告衆會言。汝等宜勤修善。即說偈言。

   顛倒欲想行  喻若風起塵

   正觀離欲面  洗濯欲塵埃

   有欲及離欲  處所未必定

   善觀得解脫  貪惑而增欲

   是故應常修  專精離欲想

   離欲衆善寂  獲克諸禅樂

   時彼聽法衆  或得不淨觀

   有得須陀洹  于修離欲想

   或得阿那含  複有出家者

   勤修不懈怠  逮得阿羅漢

  (二一)

  複次無戀著心一切能施。得大名稱現世獲報。是故應施不應吝著。我昔曾聞。弗羯羅衛國有一畫師。名曰羯那。有作因緣詣石室國。既至彼已詣諸塔寺。爲畫一精舍得叁十兩金。還歸本國會值諸人造般遮于瑟。生信敬心。問知事比丘。明日誰作飲食。答言。無有作者。複問。彼比丘一日之食須幾許物。答言。須叁十兩金。時彼畫師即與知事比丘叁十兩金。與彼金已還歸于家。其婦問言。汝今客作爲何所得。夫答婦言。我得叁十兩金用施福會。其婦聞已甚用忿恚。便語諸親稱說夫過。所得作金盡用施會。無有遺余用營家業。爾時諸親即將彼人。詣斷事處而告之曰。錢財叵得役力所獲。不用營家及諸親裏。盡用營設于諸福會。時斷事官聞是事已。問彼人言。竟爲爾不。答言實爾。時斷事官聞是事已生希有想。即便贊言。善哉丈夫。脫己衣服並諸璎珞及以鞍馬。盡賜彼人。而說偈言。

   久處貧窮苦  傭作得錢財

   不用營生業  以施甚爲難

   雖複有財富  資生極豐廣

   若不善觀察  不能速施與

   遠觀察後身  知施有果報

   勇猛能舍財  離于悭塵垢

   有是行法人  持施使不沒

  時彼畫師聞此偈已歡喜踴躍。著其衣服乘此鞍馬便還其家。時彼家人見著盛服乘馬至門。謂是貴人。心懷畏懼。閉門藏避。畫師語言。我非他人是汝夫主。其婦語言。汝是貧人于何得是鞍馬服乘。爾時其夫以偈答言。

   善女汝今聽  我當隨實說

   今雖舍施僧  施設猶未食

   譬如未下種  芽莖今已生

   福田極良美  果報方在後

   此僧淨福田  誰不于中種

   意方欲下種  芽生衆所見

  時婦聞已得淨信心。即說偈言。

   如佛之所說  施僧得大果

   如今所布施  真得施處所

   敬心施少水  果報過大海

   一切諸衆中  佛僧最第一

   開意方欲施  華應已在前

  (二二)

  複次夫修施者在勝信心。兩錢布施果報難量。我昔曾聞。有一女人至晝闇山見衆人等。于彼山中作般遮于瑟。時彼女人于會乞食。既睹衆僧心懷歡喜。而贊歎言。善哉聖僧。譬如大海衆寶窟宅。衆人供養。我獨貧窮無物用施。作是語已。遍身搜求了無所有。複自思惟。先于糞中得二銅錢。即持此錢奉施衆僧。時僧上座得羅漢果豫知人心。而彼上座常自珍重。見彼女人有深信心爲欲增長彼功德故。不待維那躬自殷勤起爲咒願。即舉右手高聲唱言。大德僧聽。即說偈言。

   大地及大海  所有諸寶物

   如此童女意  悉能施與僧

   留心善觀察  行道爲修福

   使得解脫道  離貧窮棘刺

  時彼童女極生大心。如師所說我作難作。便舍一切資財珍寶等無有異。悲欣交集。五體投地歸命諸僧。以此兩錢置上座前。涕泣不樂。即說偈言。

   願我生死中  永離于貧窮

   常得歡慶集  親戚莫別離

   我今施僧果  唯佛能分別

   由此功德故  速成所願果

   所種微善心  身根願速出

  時彼女人出彼山已坐一樹下。樹蔭不移上有雲蓋。時彼國王適喪夫人出外遊行。見彼雲蓋往至樹下。見此童女心生染著。將還宮內。用爲第一最大夫人。即作是念。我先發願今已稱心。即白國王。多赍寶物施設供具。詣晝闇山供養衆僧。寶珠璎珞種種財物。持用奉施。彼時上座不爲咒願。爾時大衆疑怪所以。而作是言。先者貧賤兩錢施時起爲咒願。今者乃爲王之夫人。珍寶璎珞種種財物。而用布施。不爲咒願。時彼上座語衆僧言。我先爲彼咒願之時不爲財物。乃恐童女心意錯亂。故爲咒願。即說偈言。

   不以錢財多  而獲大果報

   唯有勝善心  乃得大畏報

   彼女先施時  一切悉舍施

   佛智能分別  非我所能知

   今雖財寶多  不如彼時心

   十六分中一  若心擾濁施

   譬如諸商賈  少于諸財物

   心期于大報  所施物雖小

   心意勝廣大  以是故未來

   得報亦無量  如阿輸迦王

   淨心用土施  亦如舍衛城

   窮下之女人  飯漿施迦葉

   施土得大地  飯漿天中勝

   施少心淨廣  得報亦弘大

   譬如白淨衣  以油渧其上

   垢膩遂增長  亦猶油渧水

   油渧雖微小  遍于池水上

   以是故當知  心勝故報大

  

  

《大莊嚴論經卷第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