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認識人生之八 2

  

認識人生之八

  

——師父開示要點筆記(2/5)

  

(1月12日 中)

  

  二、苦樂交參由心生·了達四谛求法樂

  【煩惱諸相】:

  ——好多人會說“我不學佛很苦,學了佛以後好像苦也沒有減少,有時候還多一個負擔”,

  ——多一個什麼負擔呢?世間上面有的事情,有的痛苦,你也沒有減少,然後你學佛,還會增加更多的苦。

  ——爲什麼呢?時間都不夠用了。在社會上面工作一個禮拜五天,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兩天,那一天兩天還要來學佛。

  ——在社會上面天天看到很多人,要想安靜一下,到廟裏面又看到那麼多人,看到了都心煩,他就覺得有兩倍的壓力。

  ——有些人還想,在社會上面要交稅、要養家糊口,到廟裏面來還要供養,負擔更多。

  ——那麼這些都是自己的一些矛盾,痛苦。快樂沒有增加,痛苦增加了。

  

  【如實認知】:

  ——那麼痛苦和快樂實際上是相互依存的。

  ——它怎麼樣子相互依存呢?就是痛苦當中有快樂,快樂當中也帶有痛苦,苦樂交參。

  ——並且,痛苦跟快樂都是人的感覺,你念頭的感覺,你內心的感覺。

  ——你感覺身心愉悅就是快樂,符合自己的心意、身體沒有毛病就是快樂;

  ——你感覺到身心的逼惱,那就是痛苦。

  ——所以痛苦跟快樂實際上是人的主觀世界的事情,而不是客觀世界的因素。

  

  【如理認識】:

  ——常常講“知足常樂”,知足的人常常擁有快樂,不知足的人即便住在天堂當中也不會覺得快樂。

  ——所以痛苦跟快樂的標准會因爲你思想境界的不同,因爲你年齡的不同,所以你感覺到痛苦跟快樂的境界也就會不同。

  ——你如果內心煩惱重重、心事重重,再好的山、再好的水、再好的人,對你來說也是無濟于事的。也就是,再好吃的、再好玩的東西,你也是沒有心思的。

  ——反過來講,人的心態很好,很健康,正念分明,你即便住在茅草房當中,都不會感覺到痛苦。

  [喻]:孔子的弟子顔回,“一箪食,一瓢飲”,“曲肱而枕之”。一般人,覺得這樣子很苦,吃飯都很簡單,住的也很簡單。“一箪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睡覺枕頭都沒有,“曲肱而枕之”,但是,很了不起。就是他不會說這個人間是痛苦,他恰恰感受到很快樂。所以孔子他都經常表揚顔回。

  ——那麼,我們怎麼來看待顔回這種的人生觀、這種的苦樂觀呢?

  ——所以,我們要在外在上面去尋求快樂,要在外在去遠離痛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也離開不了,你也得不到。痛苦也離開不了,快樂也得不到。

  

  【四谛真義】:

  ——佛陀告訴我們的佛法--四谛。四谛的首要--苦谛。

  ——苦谛要讓我們明白人生是如夢如幻的,不是真實的,無常、無我、虛假、不究竟。

  ——這就是要讓我們不要在整個人生過程當中太執著,而不是要讓我們去悲觀失望。

  ——如果我們覺得這人生是無常無我的,然後就悲觀消極厭世,這本身就是沒有很好地理解苦谛的道理。

  ——包括我們人的身體都是如此的,社會也是如此的,它恰恰要告訴我們不要被事物的假相、被人的假相、被外在的形象所迷惑住,應該要認識到諸法的真實相,就是苦谛,就是四谛。

  ——你認識到四谛,我們才能夠真正得到快樂,尋求快樂、得到快樂,得到快樂就涅槃了,去尋求快樂就是道谛。

  

  【對比體認】:

  ◎[欲樂]:

  ——那麼世間上面的人他所得到的快樂是非常短暫的、不究竟的,並且需要很多很多的條件,是感觀上面的一種快樂,六根上頭的一種快樂。

  ——就是符合我們感觀的需求、需要,比如我們口渴了,喝一杯水,覺得有一種樂受;你冷了,穿一件衣服,感覺到比較舒服,這樣一種快樂僅此而已。

  ——那這種快樂當然是因爲我們的感官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心,因爲身心是一體的。

  ◎[法樂]:

  ——那我們佛法所講到的快樂,它是(一種)境界,永遠要比這個要高、要究竟。

  ——它直接是從心上面來認識痛苦、快樂的根源在哪裏,它要從根源方面下手去解決痛苦、快樂的問題,所以是不同世間的途徑跟方法。

  

  【破邪顯正】:

  ——那麼真實的快樂不是表面上高高興興、歡歡喜喜、活蹦亂跳的、興高采烈的,那不是快樂。那種快樂是小朋友的快樂而已。

  [喻]:比如,父母說一句,“小孩子不要亂動”,他馬上就苦惱,對不對?這小孩子不老實,他馬上就痛苦。

  ——它這種快樂的層次是非常低的,它不能叫做實際上面的一種真實的快樂。

  ——實際真實的快樂,它是煩惱的轉化,獲得的。

  

  『附錄·思考題』:

  1. 爲什麼我們會覺得學佛後快樂沒有增加,痛苦反而增加了呢?

  2. 顔回的苦樂觀帶給我們什麼啓示?

  3.我們該怎麼看待苦樂?什麼才是真實的快樂呢?

  4.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四谛”的真義?

  

✿ 继续阅读 ▪ 認識人生之八 3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