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四攝法以去慢心

  修四攝法以去慢心

  

  【師父開示】

   爲什麼菩薩修六度四攝的時候要布施愛語,要利行同事。同事就要跟衆生打成一片,布施就是要把我們的時間、我們的生命、我們所懂的佛法給別人。

   愛語,就是你講的話人家喜歡聽,如果講的人家不喜歡聽,講什麼都沒有用,對不對?我們所作所爲對別人有一個真實的利益。

   同事,就是你必須放下身段跟別人相應,如果你覺得自己比別人高一點,這絕對是對立法。這是上下對立,就有差別,怎麼能夠相應呢?

   所以我們講法,我們去幫人,要非常非常的小心,如果不是用菩薩這種四攝的法門,你絕對會起慢心,不要說講法,你不講法都會起慢心,因爲你認爲出家人必須比居士高一等。你是在“事”上面高一等,在“理”上面則是平等的。從佛教的差別法上來講,你比別人高一等。從佛教的戒律上來講,出家人比在家人要高。從法律上來講則是一樣的,你即便從生滅法上、從世法上來講,它仍然是一樣的。法律上沒有說,你幹哪一行就要比另一行要高,人人是平等的。

   在世間上,不學佛法的人,甚至可能輕視出家人,因爲他覺得你們這些人不事生産,只會消費;人家把錢送到你廟裏面來供養你,你卻不事勞動。他會反面來看,就是一個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從種種角度來诠釋一件事。不一定大家都認爲,修行修的好,供養就多。當他以不同角度來诠釋,不能說他不對,因爲他持的是另外的標准。

   我們必須要去注意,當人家這麼看我們的時候,我們怎麼辦?作爲一個出家人,可能別人會對我們有種種的認識狀態。如何調整別人種種的認識狀態,也是我們弘法要解決的因由之一。就像許多居士天天講我們的好話,時間久了,就容易活在掌聲、鮮花當中,那就更可怕了。而且,遇到一點逆境、逆緣,稍微反面的話可能有人就聽不進去了;就算聽進去也在身心引起極大的反應、反彈,這是我們內心沒有免疫力的表現,也就是內在虛弱的一個表現。

  【法師引導】

   這個地方師父從上士道六度四攝利行來談,師父對與四攝的诠釋比較適合我們現代人的心理。布施是什麼呢?並不是在路上遇到乞丐了給他一塊錢才叫布施。什麼叫布施,把我們的時間、我們的生命以及我們所懂得的佛法全給別人。這個诠釋說白了就是爲人民服務。愛語就是講別人喜歡聽的話,當然這個喜歡聽是有標准的,並不是他喜歡聽髒話,我就給他講髒話。經論上講:“于所化機開示諸度”,以所化的機,對方的根機到哪一步,我就給他講哪一步的法,不能超過得太遠,否則他接受不了。也不要逼得太狠,這樣他也不想接受。同事呢,就是要放下自己的身段,不想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高,這是經常犯的毛病,我們想一想就會知道了。師父講:如果四攝法修的好的話,就不會有慢心。

   接下來就是談慢心,如果四攝法沒有修好,就會産生種種的慢心,覺得自己比別人高。其實根據這種情況,就要調整我們的心態,我們哪一點比別人高呢?是外在,還是身份呢?實際上在法理上、在修行上不一定會比別人好。大家要好好反省。大家發心總是非常好的,碰到境界時看我們的反應,就可以看到我們有沒有用法,碰到一個很小的境界就大發雷霆,這樣我們與法是大相徑庭的。總是會出現這些問題:當下保護那個我,我的自尊被傷害了、我的利益被傷害了等等。其實修法就是修這些,在日常生活當中對自我的修正、調伏和剖析,把汙垢用甘露的法雨一遍遍清洗掉。

   一般情況下若不用心,就不容易看清楚別人怎麼修的,因爲自己煩惱太重了,看別人都是戴著有色的眼鏡,沒辦法看得清楚,心太粗、太燥動。有的人是真正的在調伏自心,而我們卻認爲這個人真傻呢?罵你不還,或者別人老是指使你,你還點頭哈腰。我們會覺得這個人太傻,說明我們內心非常的燥動、散亂。對于真正好的東西我們看不見,更談不上效學。師父把我們慢心的現形說明得淋漓盡致,這個就要在日常生活當中一點一滴的去學習、去應用。這個很重要的,不是說談過了,我們就不去思考了,那樣的話,自己的心永遠是那麼黑暗、汙濁。反過來說永遠得不到自已一直想得到的那種快樂。

  

✿ 继续阅读 ▪ 當下就修觀照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