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明確宗旨 建立目標 不忘發心》課堂筆記(十九)

  

《明確宗旨建立目標不忘發心》

  

——理念課要點筆記(十九)

  

(4月9日)

  一、課前准備

  1、靜坐十五分鍾。

  (1)今天有許多新同學加入,再講一下靜坐的要點:身體要端正,手結彌陀印或金剛拳印,心象守門員一樣安住在人中處,知呼吸出入,完全修止,不需要思惟。

  (2)大家都受身體習氣的束縛很重,有的人喜歡擡頭、有的人喜歡低頭,大家一定要注意威儀的調整,身體的習氣如此堅固,還如何修心呢?

   從你們的姿勢可以看出對打坐的重視程度,你們的坐姿千奇百怪,理念課一開始就教大家威儀,行住坐臥的姿態,靜坐時姿勢都覺察不到,說明心已經跑得很遠了,起了很大的煩惱都覺照不到,對身體的觀照能力這麼笨拙是不行的。

  (3)打坐完後不要急于搓臉,要觀照自己的心是否靈敏,如果昏沈了,就是打坐的效果不好。

   2、檢查作業

  (1)沒有交作業的人請排班到外面站半個小時,體會一下站在外面聽課的滋味。

  (2)要求大家交作業的真正用意不在于交不交,而在于大家對所學的法還有沒有希求心,願不願意花半個小時寫一下,每個人的作業我都有認真看。實際上我們學了一段時間以後心力是會減弱的,所以關鍵在學了之後有沒有實踐所學的法。

   3、介紹新同學。

  (1)自我介紹:名字、組別、學佛時間、心得體會。

  新同學體會:感覺這裏就是自己的家了;修水庫感到資糧增長了;很多人都爲修水庫出了一分力,從中體會到了師父法師的功德和慈悲;願生生世世在這個團隊中走下去,直到成佛。

  (2)學習理念課的同學越來越多,說明大家的希求心很大。

  

  二、複習所學 強調重點

  【善依業果造殊勝業】

   1、上堂課作業:我們和世間的團體比較,我們不如別人的原因在哪裏?我們如何去改善?很多人的思考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2、建立了宗旨後要一步步去落實,就要積聚福德和智慧兩種資糧,積聚福慧資糧又涉及到對業果的體會。

  3、造業的四個要素:事、意樂、加行、究竟。一些同學現在造業的對象較有把握了:承事師長。

  

  【自他不二依正不二】

  4、上堂課還講到自他不二的,人和人是息息相關的,實際上法界緣起都是息息相關的,依報和正報也是息息相關的。

   自己的心善良,周圍善良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自己的心貪嗔癡熾盛,周圍煩惱的人也會很多。

   業網在《華嚴經》裏講叫因陀羅網,一個點就代表了一切,例如一支筆就能代表一切。

   認識到自他不二對我們而言不僅是轉心,而且是心性境界的提高,你的心的高度、心的廣闊度就完全不同了,你所緣的面與菩提心就很容易相應。

   我們可以從理上去悟,從一個點去體會一切,菩薩撿一個垃圾所緣的對象是法界衆生,我們雖然沒有發起菩提心,但我們擡一塊石頭、搬一袋沙子、分揀一件衣服,也要想到與一切衆生是相關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在做事的時候這樣去緣念,造的業就非常重大。

   這也是持戒的內涵,持戒和不持戒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不殺生,持戒的人緣的對象是法界一切衆生都不殺,功德就非常大,這和一個普通的善業是不一樣的,對一個點造善業遠不如對一切衆生造的業廣大,你對一百萬個點造善業,也不如從一個點對法界一切衆生造善業,體悟到了這一點,你的生命就會發生迅速的轉變。

   【抉擇團隊或個人修行】

  1、要落實宗旨就要把宗旨分解成一個一個的目標,我們共通的近期目標就是:尋找和建立清淨的師、法、友和合增上的團隊。

  2、我們爲什麼要建立團隊?我們都是爲了要修行。

   修行可以是團隊也可以是個人,是團隊修行還是個人修行這本身是需要抉擇的,我們是否肯定抉擇了要在團隊中修行呢?不一定。因爲一群人在一起是很苦的,煩惱摩擦,一段時間後你會覺得我還是回家一個人修吧,家裏也有佛堂。

  【從無限生命來看待團隊的形成】

   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個團隊了,團隊是怎樣形成的呢?

   俗話說有緣千裏來相會,團隊的形成是因爲業,一群有緣份的人聚在一起,因爲是共業,聚在一起緣份很好,一定有過去生的因緣。

   所以去看一個團隊的時候不能只從這一生看,以前講過無限生命,如果不從無限生命來看,我們對團隊就不容易看得准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