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團丙班課堂筆記
信心——莊嚴內心快速成就的根本
一、信心能讓心靈世界得到莊嚴。 別人給我們做的安排,我要去相信,把自己放下,要忍辱、包容。雖然苦,但是苦盡甘來,你就會體會到什麼叫悅意心、歡喜心。你沒有聽別人的,按照自己想法去做了,雖然很圓滿,但是內心卻很痛苦,根本來源于沒有信心。 二、信心的産生需要跟自己的我執、我慢和面子作鬥爭。 爲什麼聰明人難管呢?懂得多的人難管呢?修行久的人難管呢?因爲修錯了,是在學我,而不是學佛。信心的産生,沒有吃苦是很難有什麼體會的。所以必須要有苦逼著我們,我們最後會覺得我自己不行啊,我很差,簡直就是糞便,才有可能相信別人,不然我看是很難。稍微有一點能力的人,都很難相信別人。只相信自己。除非觀修:觀心、觀自己的行爲。在不相信的當下去調整自己,跟自己的我執、我慢、面子作鬥爭,這樣才能夠進步,信心才能夠産生。 信是門,如果門都沒有入,即使學了叁藏十二部都沒有用。反而是你看得越多越危險。入了門就不一樣了,就如師父前幾天告訴我:經論與方法不是問題。就像告訴你:人世間是苦啊!我們都會有非常深的體會。人世間的執著、貪愛就會放下了。如果沒有這個說多了,只會讓我執、煩惱越來越重、知見也是越來越堅固。內心不調柔。不會像水那樣,比如水,如果有一塊石頭擋住了,她就繞著走。總之來說不跟對方對著幹,這樣就沒有境界了。 首先要體會苦,否則茫茫法海,不知道從哪入手了!不知道苦,何談相信對方呢?知苦,換句話來講就是承認我不如別人,我什麼都不是。我是一個窮叫花子,沒有一分錢,沒有一點能力。這樣才會有皈投依靠善知識的可能,這是初級階段。 中級階段:我們確實有能力,這時也要對別人修信,這就叫謙虛。剛才初級階段是固執、我慢,沒能力強裝我有能力。現在是確實有能力。還是要謙虛、相信別人。即使你的看法比別人強,比如布置一個場地,你的看法比他要高明,但這時候他是組長,你還是要聽他的。這樣你就高明了。你的行政倫理、道德倫理都提高了。即使這個人找你麻煩,他有煩惱,明明聽到你講得非常有道理,但就是不按你的辦法做,這時候我們就要修忍辱了。要能夠忍得住,首先是自己的身口,進一步是自己的心。你能控製住一分鍾,就滅一分鍾的罪業,增長一分鍾的功德。當然世間人不是這麼看,他認爲這是無能、懦弱。其實最勇敢的戰士就是戰勝自己的煩惱,不是戰勝外在的敵人。外在的敵人是不打自敗,時間到了他自然就會“入土爲安”。只有內心的敵人才會形影不離,連睡覺都跟著你。 叁、貪心是信心的大敵。 我們如果對于最基本的知見不了解,那我們所持有的見解基本上屬于邪知邪見。就沒辦法跟師長學。今天有一位同學寫心得給我看,他自己獨創:把六度萬行,經過他自己的總結歸納,變成了五度萬行。曆代祖師都沒有這樣做過,這樣就麻煩了。這就說明:不按照佛陀、祖師講授的去學,若這樣傳下去,就傳歪了。 然後是發心,發心是因,其中也含有的成份,是我們將來所要達到的境界,也是我們現在所要努力的願境。 我們有一位法師,已經跑了叁四個廟了。現在又在跑,總覺得這個地方不行。現在又要出國,前不久見到師父了。師父說:“不要亂跑。”他不相信說:“我還是想出去跑一跑。反正您是菩薩,不行了弟子再找您。”人就是這樣,不撞南牆,他不知道南牆上的痛苦,不看到棺材,他無法掉淚。總是在想一些沒有經曆過的事情,認爲那都是快樂的。看見別人在這上面苦了,他會想:不,他可能沒有享受好。這就叫愚癡,完全被一種深厚的業障、貪心所覆蔽。 當我們貪心現起的時候,看見外在一切的都是美好的。當我們貪心熄滅的時候,看見外在一切都很髒。這貪心就跟鴉片一樣,我們吸了之後就暈了;也好像喝酒一樣,他喝完之後在做事情就感覺晃晃悠悠的,回到家裏也可能會摔盤子摔碗砸家具。酒醒之後,他會發現:怎麼會做這樣子的事。在貪心現起的時候,看見一切都是漂亮的,美好的。當貪心去掉,清淨心生起來的時候,一切都是惡臭的。宗旨方向沒有的時候,當然會亂跑。這種跑是內心煩惱的一種表現。跑不是最主要的問題,關鍵是在跑的同時,我們的道心就沒有了。 發心和行爲只一個次第的問題。師父是鼓勵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行。鼓勵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實踐佛法。雖然在承擔的過程中碰到過困難,但我們堅持了。實際上這就是發心。 環境是非常好的。如何營造、保護、增長,就顯得很關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