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師——修學佛法的鐵門檻
(5月25日)
【法師引導】:依師是“鐵門檻”,關鍵是什麼?訓練弟子相。
1、自己有一點東西,反而變成障礙自己走上去的因緣。
上一節我們聽到師父談到依師的誤區,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佛法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上,關鍵是什麼?訓練弟子相。第一步要從這入手。平等心現在很難做到,比如人家給我們一個糖果的時候,你心裏就笑;人家罵你一句的時候,你的兩個眼睛瞪得像兩個小乒乓球似的,是不容易平等的。先訓練弟子相是非常的重要。這裏師父談到依師的誤區。向上仰望,對上面的人很有信心;然後對下面的人向下卻不屑一顧;最後把自己吊在半空,自己孤軍作戰,非常辛苦。沒有同行啊!比如說當幹部的,往上的時候對法師、師父,哎呦!非常的承事,非常的努力,非常的殷勤。弟子相做得相當標准,很不錯;對下的時候又是不屑一顧,就是看不上,不放在眼裏。最後把自己吊在空中,沒有同行。這就是修法修錯了。師父在這裏批的就是這種,就是當一個人有一點法的時候,面對師父、法師可能會認爲“我不如你”,對于下同學時,“他學的太差勁了,根本不值得跟我交流”。最後把自己吊在半空,不上不下。這樣子你永遠是學不上去的。對上你只能是仰望的份;對下你也沒有跟別人學習的心態。最後你啥都不是。用師父的話來說,自己有一點東西,反而變成障礙自己走上去的因緣。那對于事呢?不承擔還好,承擔的話,到最後師友都丟了。對上面的人親近不著,又不願同大家在一起,不願跟同行交流,這也是走錯啦! 2、遠離跟“五欲八風”相應的惡知識。
要有一些要好的法友,而不是心力低時互相“鼓勵”世間法,這不叫法友。這樣的同行盡量遠離,越快越好。常師父在《廣論》上講,什麼才是惡知識?惡知識不是天天拿著刀,殺人放火的那種,而是對你甜言蜜語,整天跟你在一起講一些跟五欲八風相應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惡知識,這個毒遠遠超過拿刀殺人放火,這個毒“潤物細無聲”,一點一點的侵蝕你,就如同鐵生鏽一樣,到最後發現已經來不及了,這其實是一個道理。這個依師是大學問,常師父臨終時講,依師是鐵門檻,這個我們做好的話,我覺得在座的不管是誰,那進步是相當的快,非常的快!內心裏是非常的歡喜,很不容易起惡念,這是一種境界。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達到,那就看我們彼此每一個人的善根,每一個人對這個法類的認知程度,就決定了我們走多快。 3、訓練平常心。
但是這個“依師”並不是說,給師父端洗腳水,給師父提鞋……不是!依師當從依僧起,依僧當從依友起。就在你身邊的同行善友,當你把同行的境界訓練好了,你對眼前的境界的領受會改變,你遇到的老師、同行會越來越高。我們的內心要是完全的清淨,就會遇到像佛一樣具量的師長。要完全清淨了,你不找師長,他也會找你的。所以千萬不要進入“依師就是給師父端洗腳水、提鞋”這個誤區,進入這個誤區就糟糕了,依師就依錯了!有的人從事相上進入這個誤區,有的人從法理上進入這個誤區——依錯了的不外乎這兩種情況。師父講,要有一種平常心,對事不對人,有平常心很多的問題就會解決。這個平常心可不是那麼好訓練的,這是一個果相,這需要許久努力的訓練,這裏面都包涵著諸多的內涵。師父說:依師的目的是什麼?(同學回答:破我慢我執。) 【同學心得】:真正的朋友與敵人
在這裏,我想到了我的很多朋友。昔日裏自己覺得好的人,都是一些在我失落的時候,幫助我串習他人的過失,讓我獲得暫時的欣慰,快樂的人。往往都是把那些直言相告,良言相勸的人化作我的敵人,並給他們貼一個標簽。自己究竟在做什麼,我也不知道。只是我開始決定: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 【法師總結】:什麼是真正的依師?
對,這個一定要牢記,並且還要牢記:依師並不是非要看到師父才叫依師,或者跟在師父身體後面才叫依師。不是!就在生活當中破我慢、我執、法執,離不開生活。我執去一分,法執去一分,恭敬心增一分,快樂就多一分。然後自己承擔做事、學習都會遊刃有余,還會越做越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