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靈十境·第一地 歡喜地▪P2

  ..續本文上一頁能它只響個五分鍾或十分鍾就會自動停止吧!我決定和它周旋看看,它無心、我有心,看我能不能在念佛聲中,心很輕安而無挂礙地睡著。

   結果呢?十分鍾過去了、二十分鍾也過去了……,看看時間已經一點零五分了,它仍是「無心」地念下去:而我這個「有心」人,也很認真地一直聽,聽得心好煩啊!于是,我只好起身把鬧鍾的定時鈕按下,念佛聲才嘎然停止。

  心系臭皮囊

   這件事讓我想起,曾有一位修行四十多年的老修行者,平時若有信徒即將往生,他都會對人家說:「身體是一個臭皮囊。時間到了,就要把它丟掉、不要有挂礙,這樣才能解脫。」並且請家屬不要吵他、要趕快爲他念佛。

   但是,一旦自己這個臭皮囊將腐爛、壞死時,他一樣會很煩惱、心放不下。

   我去探望他時,對他說……「這就是你常常說的『臭皮囊』啊!不要把死看得那麼重,專心念佛吧,」

   他說:「法師,我過去也都是這麼對別人說,可是現在真的很痛苦!你教我怎麼放下呢?」

   我說:「用念佛來轉化心念吧!」

   他說:「我也知道要念佛,可是,現在我真的念不下去啊!」

   他臨命終時,一些法師都圍在他的身邊念佛。因爲他是「半路出家」的,他的俗家眷屬——媳婦、女兒一直要靠近探望,而他雖然講不出話來,還是一直招手希望他們過來。但是,法師們爲了不讓他的心受眷屬牽絆而不得解脫,堅持不讓他們接近。試想,這是多麼痛苦啊!當一息尚存時,哪怕先前已有幾十年的修持經曆,到最後卻還是放不下。

   所以「有心」時,難免就有煩惱。

  轉凡夫心爲佛心

   我常說:「心、佛、衆生,叁無差別。」學佛,就是要轉凡夫心爲佛性,要把凡夫的煩惱心除去,必須經過洪爐的鍛煉,才能錘煉出雜質而成鋼,再製成精良的用具。

   在清淨的地方修行,不是真正踏實的學佛。唯有在複雜的人我是非中,才有機會讓我們磨練與學習;環境越惡劣,越能練就純良的本性。

   凡夫心多煩惱,諸佛和菩薩的心則清淨無染;因爲佛菩薩已經達到「無染心」的境界,所以能顯現清淨的本性。就如上文提到的鬧鍾,它無心、我有心;無心的境界很自在,不管是不是休息的時間,只要設定的時間一到,它就開始殷勤地念佛。若覺得不需要時,把按鈕按一下,它就會靜下來,不會抱怨主人讓它念得那麼久,也不會埋怨:「你不要我,便把我按掉。」

   但是,「人」就不一樣了。如果有人正在用功念佛,旁人只是輕輕說一聲:「你不要念得那麼勤,執著于用功,而忽視該做的事!」

   他通常會回答:「你嫌我太勤?好啊!我可以輕松一下。」之後若教他再繼續用功,他就會說:「我不要念佛、拜佛了。」這就叫做「有染心」。

   我們若能把「有染心」轉變成「無染心」、把凡夫心轉成佛心,就能時時殷勤、歡喜。歡喜心就是清淨心,沒有人我是非,沒有「我所愛的人」,也沒有「我所怨的人」,沒有了愛與怨,就能時時保有清淨的歡喜心。

   歡喜心要盡形壽、盡未來際持續地培養,才能達到菩薩的「初地」。這說來簡單,但是經過分析之後,實在也不容易,難在于需要有耐心和恒常心,有了它,就能轉心念而逐漸顯露佛性。

  四大與人生

   關于人生世間,我們所要認識的有「大乾坤」與「小乾坤」。大乾坤就是整個宇宙之間,天地萬物包括季節氣象,若有不調順時,我們都會有特別的感覺。

   例如豔陽高照時,就會感到很炎熱。往往有特別的感覺時,就是「不調」,沒有什麼感覺時,才是「順調」。人們應該珍惜「沒有特別感覺」的時段,才是真正健康、幸福的人生。如大乾坤四大調和時,我們不會感到特別熱,否則稍微動一下就汗流浃背,讓人很煩躁,這就是「火大不調」。

   下雨天時,要外出辨事就很不方便,這也是一種「感覺」。像這次澳洲的水災很嚴重,從電視畫面上看到,滔滔洪水已淹沒了多少縣鎮鄉村!這場水災,不知造成多少人無家可歸,又有多少的生命因而喪失?雨水造成的影響,輕者是外出不方便,重者造成家園流失,甚至生命的傷亡,這叫做「水大不調」。

   再則「風大不調」。近年來常有超大型的飓風,吹毀了很多城市、縣鎮、鄉村、農田、房舍,一陣強風來襲,便使得他們的家園滿目瘡痍,這就是「風大不調」。花蓮在一個多月前也有臺風,瞬息之間大街小巷變得面目全非,風夾著水、帶來大雨,整個銅門村莊就這樣被毀滅了,這叫做「風大不調」。

   還有「地大不調」。過去花蓮曾經發生四級的地震,天搖地動,令大家飽受一場驚嚇。而菲律賓竟然也曾經地震達到七級多,毀損了許多人命和豪華的建築物。一些風景優美人潮不斷的觀光地區,也在瞬息間全部塌陷。

   人的生命就在一瞬間被埋沒了,有的人當場死亡,但也有奇迹出現,幾天前的新聞報導提到,有一位廚師被埋在瓦礫堆中,正巧有一個縫隙能呼吸,就這樣過了近十天;他不僅活了下來,而且只受到輕傷。問他是怎麼活下來的?他說是靠雨水。人可以幾天沒食物吃,就怕缺少水分,有了水分,生命就能維持下去。

   看看一場震災,當地不知喪失了多少人命與財産,幾十年的經營同樣毀于一旦,這稱爲「地大不調」。

   以地理學來說,地層並非整片都是平的,而是一塊塊的地塊連結堆疊而成,地塊會受氣候影響,地熱溫度較高時,就會膨脹起伏而引起摩擦;天冷時則會收縮,內部就産生縫隙而引起震動。

  善用健康的時光

   在志工早會時,我問醫院的志工,這幾天有沒有看到什麼特殊個案?有一位志工菩薩對我說:「師父,我看到一個老人好可憐,她氣喘,喘個不停,醫生一直在照顧她,」一直檢查、換不同的藥,還是一直喘。她的孩子在一旁陪伴也不知如何是好;病人辛苦,照顧的人更辛苦,醫生也是無可奈何。」可見不論是大乾坤(天地)、小乾坤(身體)只要順適,則是健康而幸福的。

   所以,我常對志工說:「你們平時會感覺到呼吸是這麼困難的事嗎?人生最寶貴的時光就是在沒有特別『感覺』的時候,這也是最健康、最幸福的時候!若是感覺到身體某個部位不適,那就是它有了毛病,才會發出信號讓我們『感覺』到。」

   人生真正要學的,就是要學得輕安自在,不要有異樣的感覺,這就是幸福。若能善用健康的時光,珍惜生命的使用權,就是有價值的人生。

   我們要行菩薩道,一定要保持歡喜和殷勤,這是進入菩薩地的初階,也就是第一歡喜地。因爲歡喜就是幸福,快樂就是菩薩;面對一

  一切境界,都能歡喜快樂、不計較人我是非,就是菩薩的初地。

  

  

《心靈十境·第一地 歡喜地》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