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時分天王衆——用智慧翻破業性
複次,時分天王,得發起一切衆生善根令永離憂惱解脫門;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境界解脫門;無盡慧功德幢天王,得滅除一切患大悲輪解脫門;善化端嚴天王,得了知叁世一切衆生心解脫門;總持大光明天王,得陀羅尼門光明憶持一切法無忘失解脫門;不思議慧天王,得善入一切業自性不思議方便解脫門;輪臍天王,得轉*輪成熟衆生方便解脫門;光焰天王,得廣大眼普觀衆生而往調伏解脫門;光照天王,得超出一切業障不隨魔所作解脫門;普觀察大名稱天王,得善誘誨一切諸天衆令受行心清淨解脫門。
「複次,時分天王,得發起一切衆生善根令永離憂惱解脫門。」發起一切善根,可以永離煩惱;反之,當你運用心機,試圖投入最小成本可以得到最多報酬時,煩惱就來了。只要我們把心清淨,善根自然産生,煩惱便相對減少了。
「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境界解脫門。」我們的境界有限,眼所見的色塵只在紅、紫外線的範圍內,耳朵只能聽到某一幅度以內的聲音,連狗的嗅覺、鳥的視覺都比不上,所以普入一切境界並不容易。
「無量慧功德幢天王,得滅除一切患大悲輪解脫門。」「輪」有運轉之義,「大悲」是無分別的慈悲心。以平等、無分別的悲願,轉到衆生身上,這樣可以滅除一切患。〈大悲咒〉便是這樣持的。
「善化端嚴天王,得了知叁世一切衆生心解脫門。」「叁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衆生心」是什麼?《圓覺經》上說:「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顛倒即不正常、對立。
「總持大光明天王,得陀羅尼門憶持一切法無忘失解脫門。」「陀羅尼」是總持,用陀羅尼的智慧,憶持一切法無忘失。「憶持一切法」是從統一下手,只要抓住根本*輪,一切法再怎麼轉化,所有枝末皆能掌握。
「不思議慧天王,得善入一切業自性不思議方便解脫門。」「一切業」包括善業、惡業。所謂善惡、黑白、是非,都是我們的意識形態在作用;就存在的本然現象而言,沒有善惡、是非,沒有非善非惡。好比黃金與石頭,其存在是平等的,是人類的意識形態在做分辨比較。如果我們能免除這種識性分別,就是「善入一切業」。
「自性不思議」,它不是你的腦筋與思惟所能窮盡的。「方便」是它的作用。修學佛法,要知道任何法門都是方便門,包括所謂實相念佛、誦經、禮佛、持咒等等。真正的法門是你心境如何轉化,這才是根本法門。在「自受用法樂智」中,可以自己摸索,尋求自己的心靈方程式;「他受用法樂智」,則要運用心靈工程學,來成就衆生進入修行的過程。這工程,必須你與善知識有一段時間相處,他要了解你的思惟方式、你的個性,才能進行。
「輪臍天王,得轉*輪成熟衆生方便解脫門。」轉*輪不難,只要契理;但要成熟衆生,既要契理又要契機。理即使講得再好,不契機也枉然,但衆生根器不同,要能契機並不容易。衆生有我執、法執,要成熟衆生,必須有善巧方便。方便波羅蜜比般若波羅蜜難,你能發揮方便波羅蜜之後,才是「願」波羅蜜,之後才是「力」波羅蜜。有願,力才能增長,大雄大力才能真正有智慧、圓滿。故學佛人要懂得善巧方便,才能度人。
「光焰天王,得廣大眼普觀衆生而往調伏解脫門。」以廣大眼普觀衆生,是指用眼根。這個法門是你具足善根知衆生根。
〈十行品〉中講到菩薩願,若其國中有很多善知識在教化調伏,則這國的衆生善根很夠,知恩報恩,菩薩不往其國;若其國中無有善知識教化調伏,國中人民殺盜淫貪瞋癡,不知報恩感恩,這時菩薩就要往其國中教化調伏,。菩薩知道教化衆生的因緣,菩薩行式饒益衆生的菩薩道。我們能否發這個願,知道衆生根器,而往調伏?
「光照天王,得超出一切業障不隨魔所作解脫門。」業不一定是障,業有業力和業障兩種。有能力的人通常業力比較重,但並不一定是障礙。只是業力會轉成業障,業障也可能轉成業力或把它消除掉。業障如何轉成業力呢?當業力來臨時,不要把它轉成二度傷害,要自己能翻破或超越,否則就成爲業障。有的人對業的存在心存恐懼,你要把這種恐懼的對立化成統一。你只要從今開始發心踏上菩提道,八十學佛不嫌老,只要精進修行,能超越、翻破無明業障,就是「不隨魔所作」。
「普觀察大名稱天王,得善誘誨一切諸天衆令受行心清淨解脫門。」「天衆」,天人也。在座各位很有可能就是天人,因爲各位都有福報在此聽聞佛法,尤其能在白天聽《華嚴經》,你有絕對的福報。大家不是有錢就是有閑,食衣住行無缺,這不是天人嗎?但享有福報的人也有一點問題。各位扪心自問:「我有沒有很精進地投入?」天人學佛就是有這樣的障礙。所以,告訴各位,你們的修法要能卓越,不要太平凡!卓越是「令受行心清淨」,心要清淨無染著。天人最容易染著的是享樂,享樂包括淫、毒、賭,會造成我們的心很不清淨,其它吃喝玩樂更不用說了。
在修行上,心要趨于,譬如靜坐、念佛、誦經,享受無人幹擾的生活,或好好品嘗一部經文的法味,即使一個星期一次也好,你的福報無量無邊,受行心清淨,這豈不是天人的生活?
爾時,時分天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時分天衆,而說頌言:
佛于無量久遠劫 已竭世間憂惱海
廣辟離塵清淨道 永耀衆生智慧燈
佛在無量劫以來,已了斷世間的憂愁煩惱,廣爲開辟離開六塵紛擾的清淨之道。我們在六塵境界中翻滾,煩惱太多了,如何得清淨呢?世尊在《華嚴經》所講的綱要已足夠我們受用了。塵境的存在是一種對立,離開塵境就是離開對立,複歸圓融、統一。此離塵的清淨道,像智慧燈永久照耀衆生。
如來法身甚廣大 十方邊際不可得
一切方便無限量 妙光明天智慧入
如來的法身無限大,十方邊際皆可窮盡。他可以起種種方便變化,一切法門都能入,沒任何約束、障礙。換言之,法身遍十方,一切方便無限量。
生老病死憂悲苦 逼迫世間無暫歇
大師哀愍誓悉除 無盡慧光能覺了
世間種種生老病死、憂愁悲苦,每天都在發生。大師哀愍衆生的苦,要幫助衆生解決這些苦。但如何除「苦」呢?佛教導我們,色身雖受苦,但心不受境轉,把生老病死苦等種種逼迫通通布施掉,不要與它對立,並接受、融合它。修行即是修此,平時我們就要練習去觀想,心能轉境,就解脫了。
佛如幻智無所礙 于叁世法悉明達
普入衆生心行中 此善化天之境界
佛像魔術師一樣,變來變去無所障礙,過去、現在、未來都能通達,能普遍進入衆生的心念中而沒有障礙,這是善化天的解脫門。
總持邊際不可得 辯才大海亦無盡
能轉清淨妙*輪 此是大光之解脫
總持法門,就統一圓滿來說,沒有對立了,辯才大海中你就能成就。這時你沒有意識形態,具足了清淨心,這樣的法門,上契佛理,下契衆生心。
業性廣大無窮盡 智慧覺了善開示
一切方便不思議 如是慧天之所入
業力與業障無量無邊,只有智慧才能翻破業性。這個方便要如何善入的部分,是慧天天王的法門。
轉不思議妙*輪 顯示修習菩提道
永滅一切衆生苦 此是輪臍方便地
凡夫的對立性,致使業性廣大無窮盡,我們的修行若能從菩提道下手,便可趣向統一圓融,于是便能轉不思議妙*輪,滅除衆生之苦。
如來真身本無二 應物隨形滿世間
衆生各見在其前 此是焰天之境界
自性的本身是一非二,但與衆生相應,便可隨形變化,無所不在,使衆生都能見到如來的自性根。如來的真身法身就像空氣般普遍地存在,而自古以來人類就不自覺有空氣的存在,當衆生需要時,他就能應物現前。故言法身如空氣,無所不在。
若有衆生一見佛 必使凈除諸業障
離諸魔業永無余 光照天王所行道
「見佛」表示覺悟,衆生一旦覺悟了,所有的業障痛苦,便會消除。
一切衆會廣如海 佛在其中最威耀
普雨法雨潤衆生 此解脫門名稱入
種種因緣彙集在一起,非常地廣大,其中以覺悟的因緣最爲殊勝。所以念佛是念覺悟,把當下這個心,安住在覺悟的境界中。
《淨眼看世間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卷二 - 十 時分天王衆——用智慧翻破業性》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