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龍王是自性的相,准提是自性的體
今天我們修龍王法是要做什麼?這一點該弄清楚。我們華嚴跟龍有很大的關系,這一點我經常提到。首先,在華嚴會上,當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之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恭聆聖教。然而當時菩提樹周邊除了佛以外,沒半個人啊!那麼這法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原來,當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中,有位大龍菩薩結集出來,收藏于龍宮,曆經九百年,才由龍樹菩薩進龍宮誦出十萬偈,乃成今本《華嚴經》。這當中一個大龍菩薩,一個龍宮,再一個龍樹菩薩。其定義簡單來講,大龍即具大善根之人,龍宮指我們的自性海,而龍樹則是指有大善根,而且能夠起作用、饒益衆生的人。
這叁者統稱起來,都跟龍有關,事實上,都是指我們的自性。龍宮叫性海嘛!由此可見,學華嚴第一個依止的依據,就是自性。
自性要如何才能夠顯揚呢?此即修學華嚴者不免得學准提法的原因,蓋因「准提法」乃爲「自性清淨法」,而學華嚴者更需修龍王法,因爲從相上來講,龍王是護法。事實上,龍王是自性的相,准提是自性的本體,差別在這兒,所以我們所稱的「龍王」,是指自性中那個主要的性德。
每個人的過去因緣不同,在社會上所受的教育、環境、影響也不同,其所産生的性德也不一樣。同一對雙胞胎兄弟或姐妹,皆源出于同一對父母,生長于同樣的環境,受同樣的教育,但很可能因爲某個因緣差異,例如討的老婆或嫁的先生不同,以至于兩人的性德差異甚大,然而其本體是一樣的,只因後天環境的變異,所産生的性德便有差別。雙胞胎如此,更不用說是我們個人了。
你本身的性德是以哪個爲主?龍王是指你的性德。每個人的性德率皆不同,我們一爲各位展開就是五大龍王、八大龍王、十大龍王等,迥然有別。雖然性德的相不同,但性德的體卻是一致的。
所以說,修准提法是爲鞏固自己的基地,而修龍王法則是讓你起作用時有所依據。所謂「依體起相,依相起用」,你的作用是從相上來的。筷子有筷子的作用,叉子有叉子的作用,相不同,作用也就有異。談修法,你要起什麼作用?龍王法正是讓准提法發揮作用的一個基本前提關鍵。修到讓自己的人生觀定調,很有標准地去發揮生命的能量,既不浪費,也不錯用,這就是龍王的存在。從你的自性體(准提法)中將其鍛煉出來,讓它起作用,那就是龍王;龍王起什麼作用?端看你的願力了。
你若在家,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若是出家,又該怎麼扮演好角色?師父叫你定位,並非要你出家不可。爲人妻就該有人妻的樣子,不要先生一碰,就說自己是菩薩。身爲人母也不要成天罵孩子是不受教的業障鬼。先生有先生的本事,太太也有應盡的責任,不管怎樣,都得扮演好角色,才是真正佛弟子。定位是指這個。
我們將份內的事做完以後,即使還有很多時間,也不要光會吃喝玩樂、唱KTV、打柏青哥。應該讓自己的性德顯現,饒益更多人,如此生命就會散播芬芳,璀璨無比。而你如果一直鎖定在某個地方,恐怕是執著哦!所以弄清楚生命該怎麼定位,如何扮演好應有的角色,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今天修這個法,你可能會問:「修此法何益?」有了相,就好計算。某年,一位算命朋友告訴我,一定會在十一月某幾天之間賺到五千萬。他如此鐵口直斷,于是我也跟著算起日子來了。時日將屆,我便暗忖:「怎麼五千萬還沒來?」後來那個禮拜我在佛光山受菩薩戒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菩薩戒就是我的五千萬,實在太抽象了,但那是我們本質上、本體上的東西。五千萬應該是受五戒,受完五戒才受菩薩戒,菩薩戒可比五戒大得多,豈止五千萬!他沒有相啊!一般人體會不到。算命先生說的也是五千萬的相,而本體若能掌握得到,相會更好。凡夫往往體會不到何謂本體,若是早知道,搞不好還會怨歎而不去受戒了。
我們現在修准提法,爲何稱它爲「佛母法」?因爲它到處示現往往不拘形式,你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官求財求健康……,所求皆遂。修准提法如此隨緣相應。而龍王法的相則很明確,它不是沒有,也不是看不到形象的那個本體;它是很具體的東西。
修此法時,既然是依相而來,結果當然也會很具體、很明確。希望大家透過用功以後去感受,否則即使現在告訴你,也會害得你晚上睡不著,一心想著明天開獎有沒有份。
這個法,我們普爲饒益一切衆生,于是把法本編出來了,希望各位懂得珍惜。現在所修的這個法本是通式法本。大家一定要用心,我不希望因此法很具體而讓各位攀執了;你一修:「念叁遍得叁千萬,念五遍得五千萬,早知道就念十遍。」如此便走偏了。它很具體,但要知道,相上的東西都有副作用。若沒福報,錢到業就跟著到,你一發大財人就被綁票。因爲你只求發財,沒有求不被綁票。你若求不被綁架,一修這個法,大概又得多花好幾個月。
最近有個例子,某仁兄第一個願求小老婆,第二個願卻求小老婆不要抓他咬他,結果第叁個願求趕快回家,最後一切歸零。有些人求一個願,怎麼求都求不到。那其實是好因緣!這輩子注定無子就別強求,否則求來一個業障鬼還不如沒有。沒有就算了,不是很清淨嗎?不然十兄弟天天吵架,做父母的豈不苦死了。
修行者要的是那個圓滿,而非自己鑽營設想。我要錢!還要什麼什麼……,最後都有副作用,通常相上的法,我們不太願意給各位的原因就在這裏。而龍王這個法,乃因華嚴弟子本身修法過程中基本架構都具足,所以幫你顯現出來,希望修法時能很快兌現。然而兌現之際,亦應懂得沈著內斂,不要一修覺得有效便執著了,于是跟著欠了一堆;這輩子顯現,等于讓你下輩子負債了。
你若沒那個本體的部份作基礎,而光講究相上的東西,這樣很不好,所以不要光單一修龍王法,一定要先修好華嚴基本的母法。
在此前提下,不管想做什麼,一修龍王法便即兌現,它會在本體的基礎上來完成。然而你若把它變成民間拜拜,初一、十五買包乖乖,就想要龍王乖乖;若碰上孔雀開屏的好事,買兩包餅幹就想把龍王擺平,我看這筆債可是負擔得很重了。
如果在華嚴母法的前提下去完成它,以一個華嚴行者、普賢菩薩或華嚴會上菩薩的行誼去進行,那麼這世間法中有任何困難要超越,有什麼大願要實踐,最終一定滿願。我們所有同修在發願時,務必記住我這番話。注意哦!所有會上的清淨菩薩,于菩提道上所發一切願,速令其成就。
請注意兩個前提:第一個,清淨衆;第二個,菩提道上。你想想,自己是否符合這兩個條件?一個充分條件,一個必要條件。
你是清淨衆嗎?若是臨時抱佛腳而來,絕非清淨衆,你所要求的也不是菩提道上的願。你要求五百萬,如願以償之後,謝謝,再見!從此不再來。這不是菩提道上的願嘛!什麼是在菩提道上?假設你現在要行菩提道,可是眼前有個五百萬的債務,那麼菩薩先滿你的願,幫你處理掉,好讓你精進。如果你把五百萬拿去辦移民或買保時捷,甚至討小老婆,那都不行,因爲和菩提道無關。
菩提道上,我們是個清淨的修行者,毫無其他雜染。除非你發願:「我要現富貴宰官身以度衆生!」那你很可能當上立委、市長或總統。這時候師父在哪裏?你說:「都當上總統了,還需要拜師父嗎?」這叫傲慢心。
假如有位師父讓你依止,你很誠懇隨之修學,由此因緣、福德,故應以總統身來教化衆生,那麼此法一修,定然兌現。若只想假借這個因緣狐假虎威,則無有是處。要知道,龍王、菩薩們可都是清楚得很。所以最後回向偈常有「上來現前清淨衆」,第一句就將這個,然後「所發菩提廣大願,皆願速得圓滿成。」身爲行者,一定要圓滿以上所說的兩個條件,如此便是資糧道。
你是否爲清淨衆?是否在菩提道上努力?若願放下世間的衆多名利、權位,放下種種榮華富貴、感情糾葛……,走上菩提道,護法神將們怎會不護持你呢?而你若爲叁失道人——失戀者、失敗者、失意者,無處可逃而遁入空門,那就很難獲得庇佑了。
你是個很健康、很光明正大的人,同時也具足社會一般人所擁有的,如今覺醒了,願意放下一切,重新來過,那麼當下發心之時,護法神衆們已經在爲你贊歎。只要肯在菩提道上好好努力,不可能會有任何障礙。
妙高禅師這個人很精進,但每次打坐都打盹,甚至跌倒。爲了改變習氣,山上懸崖邊有個妙高臺,是一塊很平整的石頭,旁邊又有棵松樹,他就在那兒打坐。他自忖:「這一來一定得提起正念,不打瞌睡,否則一掉下去就是萬丈深淵。」怎知道一坐,不到五分鍾又睡著了。他掉下去了!但掉到一般,被人拉起,嚇了一跳,問道:「何方神聖?」「韋陀!」他很高興,問韋陀爲何救他?韋陀道:「護你的法!因爲你是南瞻部洲最精進的人。」後來他打坐,心想,這下子即使睡著掉下去也不打緊了,反正韋陀會拉起來。豈知一坐,就被韋陀狠狠敲了個頭,說道:「你起傲慢心,我二十輩子不護你的法。」哇!一起慢心,護法就消失了,因爲不清淨。
當初妙高禅師爲了克服困難,發起大勇猛、大精進心,這是清淨嘛!他並未要求韋陀來護法,然而一旦真正用功,護法自動報到。本來不知道韋陀,幸運逃過了一劫,現在知道韋陀不護法了,再睡著肯定沒命,于是又變得很精進。爲了避免再摔下去,他還在坐姿向前之處弄了個牌子,萬一打瞌睡會先撞到牌子,以免掉下懸崖。你看他精進到這種程度啊!可是仍舊打了瞌睡,而且一頭從懸崖栽了下去。離地兩吋時,又被拉了一把。何方神聖?韋陀!妙高禅師嚇一跳:「不是不護我的法了嗎?」韋陀說道:「你剛才一念忏悔,以頓超二十世!」這次妙高禅師再也不敢起傲慢心了。最後,他終于在浙江雪窦山上的妙高臺成就,該處至今都是聖地。
想想我們忏悔是否有此等功力?修行是否也能如此精進?很多人勸我去四大名山、八大聖境朝聖。誰不想去呢?但眼前弘法的事辦不完,光朝拜名山聖境有何用?我希望也許過叁、五百年,我們大華嚴寺也是塊聖地。人家要朝聖就來朝華嚴寺最殊勝,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事啊!各位做得到嗎?否則光會去朝聖,賞風吟月,古人殊勝而今人落魄,弟子不孝,子孫不賢,如此何用?
我們必須走自己的路,創自己的道風,一旦成就,便是法門龍象,所處之地即是聖地。否則自己不用功,卻指望四處朝聖而成就者,未之有也!
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清淨衆?是否有妙高禅師那種粉身碎骨、勇往直前的魄力?嚴格要求自己不管用什麼方法,都要讓自己更有精神,更精進,如此,殊勝的成就一定到你身上來。
法門無量!我挑選給各位的是最直截了當的。今天既然從龍王法下手,就要有這一份認知:體上的自性清淨,相上的自性清淨,都必須同時努力,讓自性的清淨成就,發揮無量無邊的妙用。而首先我們要以清淨行、清淨心;一個清淨衆行在菩提道上,這份努力定然可以導向成就,而其他多余的雜訊只會徒增幹擾而已。
華嚴會上這一會叫龍王會,人人同享這份殊勝榮耀!
(講記圓滿)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十五 龍王是自性的相,准提是自性的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