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經首 第一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今天要跟各位再講《經首》的部分,這個“經首”這名字是我給它取的,是群經之首,是所有經典它排在最前面的地方。那麼我們從《八十華嚴》這個地方所摘錄出來的大概有一千多個字,是最重要的一段。《華嚴經》裏頭有所謂七處九會,每一會都有它的《經首》。我們都可以彙集起來。
我們現在還沒有時間可以動到這裏,我們只有時間浪費生命,連要上課坐哪個位置,都還要人家叫,就把生命浪費在那裏計較,計較他要怎樣,他從來不會去想要說:我要怎麼樣投入,把經典裏頭的寶藏彙集出來,提供給大家,供養給大家。這是修無上福報,他不要,他就想盡種種辦法給自己開小差。這個都不是行者,行者的本色就是完全投入。
現在,我們前面講了叁節課,已經停了叁四個月,我想我們接下去要把它講完,那麼,借著這個機會也是個玄談,我把這個部分提供給各位。因爲我們昨天談到的是《心要法門》,圓滿了。今天開始要談的是《經首》。《心要法門》無非是讓你到達《經首》這個境界的一個要領,簡單講就是這樣,換句話說,《經首》是佛境界,《心要法門》是成佛之道的一個芯片。你要了解到,這彼此之間的一種關系。
你直接從《心要法門》下手去修,那成就是最快。問題是你只能夠拿到一個玩具手槍,或者是玩具手機,小時候小朋友也有那玩具汽車,你大概只有這個樣子而已,因爲你起不了作用,因爲你的前行資糧道都不足。聽懂啊,前行資糧道不是資糧道,你資糧道都還談不到。資糧道的前行都還沒有。我們要去買菜,你連買菜的能力都沒有,因爲買菜之前要准備一個籃子,還要准備一個錢包,錢包裏面要裝滿錢才能買菜。你什麼都沒有,你就到菜市場說:“我要買菜,通通給我搬回家。”連簽字也不簽字,因爲你連那張卡片都沒有,這個是麻煩的。你看人家買菜好自在,還好去年把那些卡奴通通打敗了,要不然每一個人都只想刷卡簽字,也不繳錢,這就麻煩了。現在你就養成這種習慣,好像講起來都是大法,對你來講根本就沒用,因爲你用不上,你連基本的條件都沒有,你怎麼用那些大法呢?所以當我們看到這些法這麼殊勝的時候,我們都感到很慶幸,這個寶我還見得到,然後我也感到很慚愧,因爲我有什麼福德,有什麼善根可以承受這個大法?你要這樣子來反省跟檢討,自然它就會降到你頭上來。你不是呀,你背個叁言兩語,就佛裏佛氣的到處在講這些大法。這只是造業,你要弄清楚。
現在我們知道,有《心要法門》這樣的一個法,可以到達《經首》所談的這個境界,那你體會了多少,這個就是前行資糧啊,你這個前行資糧沒有的時候,資糧道給你也變成知識。就跟你說拜佛拜十萬拜,你也拜十萬拜,沒用!我跟各位講,我大概拜叁十萬拜才發生效果,前十萬拜根本就是很不甘心的拜,那個拜基本上不是增加功德,也沒有消什麼業力,只是增加業力在消功德而已。因爲我根本就不甘心拜,但是,爲什麼學佛一定要這樣?十萬拜以後我突破了,是一定要這樣。從那個地方,大概十萬拜到叁十萬拜之間才開始架構,到了將近叁十萬拜的時候,那就是達到所謂的破參。你恍然大悟,而且你要知道,這一破,不是像那個誰,那個什麼劉興欽,還有那個畫漫畫的,砰!有一個燈泡跑出來,然後,砰!亮了。這個叫開悟啊,不是!你會發現你不知道哪裏變了,因爲我沒有人指導,我只知道我變了,我不知道哪裏變了,一直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變了,但是我講不出來,當然我更不敢說我開悟,我只能夠說:嗯,我肯定它不只是這個精神上、心理上,不是精神層面的這個部分,不只這樣而已;它在物理上、生理上都變了,但我不知道哪裏變。事後一步步走過來,你會發現:修行即使拜佛這件事那麼簡單,它都可以使你徹底地改變,你已經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去了,但是你不知道。
所以我現在跟各位講的那一種情景的狀況,你根本聽不懂。我告訴你,你要聽懂的人,你跪著聽,我告訴你。你不會,自己裝老大,搖個扇子:我來聽聽看,看他講什麼,講的好不好。聽完以後:嗯,這個師父講的不錯。哦,你比師父厲害,師父講的就是要給你點評點評,那你得不到,你根本就沒有辦法聽到我到底在講什麼。
跟各位講,這個境界。,《經首》的這個境界就是佛的境界,,完美、真實、無有瑕疵;,這樣的一個世界;是真實的又完美的。開悟以後怎麼樣?開悟以後有什麼了不起?對不對?像我拉肚子,你還是一樣,能不能說:我現在要拉肚子,你替我去拉一拉。可以不可以?大概沒有這回事,你能夠說:我肚子餓了,你去幫我吃一吃。有這回事嗎?沒有啦了,還是要自己來。。但是,你會很清楚,,你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裏,那是多美好的事,你體會不到,所以這個就是修行它迷人的地方,你要去。
假如說我有人指導的話,我不必叁十萬拜,我想十萬拜足夠。但是你現在不是,聽經又要來聽,不叫,幹脆就裝作不知道。你要真的(認爲)法好,你天天都在關心,天天都在留意,自己就會來,還要人家叫你,問你怎麼遲到了,哎呦!我就……哎呦……怎麼樣,好多的理由。你根本不是把這個生命改造的工程當作第一要務。要跟你講說,有五百萬,快點來。我跟你講,你一定搶第一個,要不然五百萬被人家搶走怎麼辦?這個就是你沒有把它當第一要務,你把它當第二。五百萬你一定搶第一,對不對?你看看很多家長,爲了爭取小孩子排到理想的學校去,前叁天、前一個禮拜就在那邊排隊;他還不是隨便拿一張紙排隊而已,要LV包包,聽說那個十幾萬擺在那裏占位子。爲什麼?因爲那是你的心肝寶貝。修行是什麼?修行叫懵修,對不對?你要是罔市、罔腰,你不會替他排隊排一個禮拜,因爲他是你的心肝寶貝,所以你一定搶著,關鍵就在這個地方,所以你在修行,你一定要看清楚。
爲什麼昨天觀音聖誕,我們要各位發願,我記得都跟大家講了,觀音聖誕這一天,六月十九就是華嚴的婦女節。誰在慶祝婦女節?因爲根本不把它當一回事!你要認爲說我們華嚴婦女是很殊勝的,我想你不會這樣。大家都忘了有那麼一回事,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可見沒有人把它當一回事,連主管其事的都忘了,忘了,日子也過啊,但是你的生命就一點也不精彩,你要留意到,這是一個狀況。
所以我們跟各位講,《華嚴經》也好,華嚴宗也好,華嚴的行法也好,就是兩個東西:一個就是佛境界,你一定要弄清楚佛境界是什麼。你不要光講說:我要往生淨土,我要成佛,我要幹什麼,那些都無意義。佛境界到底是什麼?你要是真知道啊,我告訴你,打死你你都不會放棄,所以先把佛境界弄清楚。第二個就是成佛之道,到達佛境界的那一條路,你一定是爭先恐後要走上去。但是,我們不是。
我常常這樣笑笑的形容,但是這個情節完全真實,不是虛構,絕非虛構,可是算到你頭上絕對是巧合,我不是故意說你。假如來打麻將的話,沒有人打瞌睡;你去誦經的時候,你就坐在那邊看,多少人在那邊打哈欠,那個嘴巴跟河馬比大的,看誰的嘴巴張得開。爲什麼?爲什麼誦經、念佛你會打瞌睡?爲什麼打牌你就不會打瞌睡?你假如誦經、念佛是有個無常鬼在旁邊跟你賭的話,你也一定不會打瞌睡。對不對?但是因爲你看不到無常鬼,所以你就不當一回事,那當然是這樣了。
常常同修們在問:師父你到底怎麼修的?我怎麼修?我根本就沒修,我怎麼修?我只要站到佛國度那邊就好嘛,那還要修什麼?你不站到佛國度那邊,你老是要站在娑婆世界,那無常常常找你算賬,然後你又看不到無常,你當然這樣啊。你爲什麼不站過去,你爲什麼站不過去呢?因爲佛境界你看不到嘛,我們一講再講……兩個字講這麼久,表示你進不去嘛。當然不是你進不去,是我智慧不足,我講不清楚,才鬧的你在那邊團團轉,然後又要說聽得很高興,又會鼓掌,然後回去又說聽不懂,莫名其妙。所以這一點,這個疑情你自己要去突破。爲什麼一股魅力一樣,一股魅影把我吸到這裏來聽經,但事實上又聽不懂,這是爲什麼?你要把這些去弄清楚,這是你自己的問題呀。你爲什麼不突破啊
你只要改過來就好了,什麼業障都過啊,你改不過來,什麼業障都來啊。現在你活得好端端的,是因爲還有一點福報在,知道嗎?
這個地方,前面叁次,叁次應該六節課講的,我把這個部分簡單的念一遍,然後我們對照前兩天我們在《心要法門》中所看到的極樂世界圖,你來看看。
這第一句話是每一部經典都有的,這個是證明這是佛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我們跟各位講說,《華嚴經》裏主要的都是法身的境界,但這一句話是化身的境界。你要記得化身是有爲法,有爲法中是我們講曆事練心的那個事相,你要透過這個事相進入法身裏面。你看,事相成佛,有沒有?這個“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的這個是指悉達多太子,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成道的那一刻。“始成正覺”剛剛成道的那一刻,那麼他就進入法身的領域裏。法身的領域裏是有什麼,這就是下面所講的;開…
《華嚴經經首 第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