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經經首 第二集

  

華嚴經經首 第二集

  

海雲繼夢和上

  

好,我們再看這個下面這一句:“摩尼爲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衆寶羅網,妙香華纓,周匝垂布”。這個也是我們上一次講過了,它是怎麼表達的,我們投影看看。這個地方啊你可以看到,摩尼爲幢嘛,幢,豎起來的這個就叫“摩尼爲幢”。“常放光明”你可以看得到,就是剛才這個地方,就是放光明的意思,這個地方也是放光明的狀況,有沒有?“恒出妙音”我們就看不到了,聲音沒有辦法在這個地方表達。但是這個就是“恒出妙音”的狀況。這些鳥,尤其是迦陵頻伽鳥就是妙音鳥。那麼這一張裏頭有很多的大衆在一起,這叫做“海會大衆”,“海會大衆”裏頭有一個就是你,你不要找了老半天找不到我哦,那就是因爲你沒有定位,所以在這裏面找不到。有一個是你在這邊,你不要說我有算嗎?希望你信心具足一點,大家都有算。除非是你在浪費生命,燃燒生命的人那就沒有辦法,無救。

  

這個大衆在一起啊,你要知道人,只要一群人在一起,叫做莺莺燕燕、吱吱唔唔的很多,那你講的因爲都是廢話,那麼這個時候他們不會,因爲只有稱贊如來的因,人在一起就只是稱贊、贊歎,所以這個都是“恒出妙音”的地方,就在這個時候。喔,這是一個。

  

那麼表達方法,這是第二個表達法,有沒有?所以這裏有菩薩衆,這裏是菩薩衆哦,所以這裏有這裏就不畫那些孔雀、鹦鹉、鳳凰、迦陵頻伽鳥了,有沒有?這裏這是起作用,這裏是顯像,知道嗎?所以你來到這個裟婆世界你是起作用的,但是你要是浪費生命不能肯定自己,上次我跟各位舉例,你就像那個毛毛蟲一樣。毛毛蟲這種衆生就是沒有警覺性,只是依靠它的福報在過日子的,都是在燃燒生命,虛度時光。我們學佛就是學著警覺嘛,學著覺悟嘛!你這一生不是要什麼成就,跟各位講,當然講說修行要成就,不是要什麼成就,你要覺醒,你這樣活著到底對不對?活的有意義嗎?有價值嗎?你去認識這一點,這樣活著就對了,那你的生命你就是這一種狀況,它在起作用。

  

所以跟你講一個很簡單的叁個條件:第一個定位;第二個盡形壽做下去;第叁個,這個過程中會遇到挫折、不如意、不愉快的事,你就歸零功課;你必然就會在這裏有位置(看極樂世界圖)。你這裏不要急啊,不要強啊,你要當排頭兵喔,公園第一排沒有用,因爲你在這邊是怎麼用功的,這裏就是什麼位置啦,知道嗎?這是因地嘛,這是果地嘛,對不對?你自己想你很厲害,沒有用啦,你在這裏是毛毛蟲,你這裏怎麼會有位置呢?你這裏是盡其所能饒益衆生,上求佛道,這裏自然就有位置啦。你這裏要是做的很過分呐,超過這個位置那你就是這個位置嘛!對不對?你就有亭臺嘛,有寶蓋嘛,有摩尼爲幢嘛;你是差不多差不多啦,那你就在這裏嘛;你假如一點覺醒都沒有,你就不在這個範圍裏啊,你就那種菜蟲吃菜菜棚下死,那一種人的話,那不入流。所以奉勸各位你一定要定位,你位置定的越好,這邊的位置就越好,定的實在太好了,不得了,那就在這裏(佛)。就這麼簡單嘛!還有什麼,沒什麼。那你也不定位也不什麼,你叫我來,我就來,那就沒辦法啦,沒辦法。它的狀況完全表達在這邊。這是因果的情況,表達很清楚。

  

這個圖你再看一個問題。這個圖講因呐,同樣都是極樂世界圖啊,這個圖是講果啦,果,所有佛都坐著,有沒有?這是因,這叁尊都站著;這叁尊都坐著,他果地嘛。所以你現在,我們行者你只有一直行,你不能坐,你不能休息,就這麼簡單。我們夠不夠資格,你看這個,看看自己,我在這兩個圖當中,我在哪裏?這個是關鍵。今天各位是來修行,不是來度假,不是說我繳叁萬塊,參加七天的訓練,那個叫什麼培訓班,EMBA,沒有,我們是BMBA,BMBA是不收錢的,EMBA是收錢的。但是BMBA是傾其全力,全生命的投入,假如你不具備這個條件,那你還沒有到這個邊邊,這個黃色的邊邊你都還沒碰到,知道嗎?雖然它不是以金錢來論它的價值,但是它卻是以生命來論它的價值。所以我們期望各位你能夠進到這個範圍裏頭來,哪個角落都不要緊,只要你能進來,這是一個很明確的表達法,這個都是乾隆皇帝的傑作。

  

好,我們給各位看看這個地方,讓你能夠了解到。這個地方有一個“妙香華纓,周匝垂布”,這是另外一個表達法。這裏有表達出來啊,這些東西,還有這個地方也是,但是最主要的表達是這個地方。這一張圖,佛的周遭,因爲在這個地方佛身本身的周遭,背光沒有表達出來;這張是徹底的表達它的背光,有沒有?從背光上面來表達“妙香華纓,周匝垂布”。那麼這當中還有一個,就是在這裏也是表達,這一點香,有沒有?香煙出來,有沒有看到?這香煙出來開始起變化,這個都是妙用,所以佛即使成佛,他還是在起作用。我們一直以爲:我修到成佛,成佛,啊!終于到終點站了,領到獎狀就要回家睡覺了,沒有啦,成佛以後正是新的一種教化衆生的開始。

  

這裏面,從古到今我發現一個問題,一個成就者所在的境界在教化衆生,跟一個凡夫所在的境界在教化衆生,他用的都是四個字“教化衆生”。有什麼不同啊?沒人知道,他表達不清楚。那麼古代他不用去表達這些。因爲行者一心一意是朝著這個路上走,他沒有這種排比,這種比較的情況。

  

我們自從西方歐洲文藝複興以後,大家大腦知識大量提升,大量提升是從積極面講,從事實面講叫大量汙染。汙染以後啊,識性發達,識性發達你會鑒別、會比較、會排比,就産生這個問題了。所以,爲什麼每一個時代都要有人講經,就講在這個地方。因爲時代不一樣了,以前都是文盲的時代,能夠聽人家鼓勵一下,開導生命的真相以後,他就力爭上遊,不是上遊,力爭彼岸,要爭到彼岸去啊!那我們呢,聽多了就好像開悟了。好像?你還在此岸,沒用,你要到彼岸。所以你要留意到,生命境界裏講的因地是這種狀況,果地呀才是這種狀況(極樂世界圖)。

  

那麼因地的這種狀況當中,我們剛開始修行,你的前半段,這是後半段(西方叁聖圖),這個因地是後半段,已經跟佛搭在一起啦,你在前半段跟佛是不相應的。現在很多人說,常常佛菩薩來告訴什麼,那個都是鬼魂,你放心。你假如現在還沒有開始,兩下子,叁腳貓,就有佛菩薩來告訴你什麼,絕對都是鬼魂,而且你會以爲佛菩薩長成什麼樣子,絕對都是鬼魂,鬼魂的化身。它假如和你說:我就是你今天看到在華中橋上救護車把我撈起來的那一個,你一定嚇破膽,你看看,他一定跟你講說,我就是你要的那一個——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你才會接納他嘛,這就是欲望,你知道嗎?你的欲望在選擇,他告訴你真的沒用。但是一個真正的行者,鬼來找你就會告訴你,我就是剛才因爲一時想不開,跟我那一個吵架,走到那裏很生氣,我想完了,完了,所以車子一停我就跳下去了。你剛剛經過的時候,救護車把我撈起來的那一個就是我,現在請你幫忙啦。行者,他一定這樣告訴你。但你不是行者,你現在才報名。報名而已,報名單人家收進去,有沒有審核通過還不知道,你就地藏王菩薩來找你,觀音菩薩來找你,沒有啦。所以你會以爲是真的,那個不是。所以絕對不要以爲有任何境界,那不是。

  

這個時候你會有一種狀況,那種狀況就是不好的境界會出現。不好的境界,不好的味道,或者汙濁的境界,或者你很討厭的境界。內心的感覺也會有那種狀況,有時候盡管也會有很難過的情形,都會有,但是你就是不能退心。但是這一點,告訴你,很難,有一半的人在這種境界中陣亡,因爲他不敢修,因爲一修那種境界就把他嚇壞了。但是有一半的人呐,爲什麼會留下來?因爲他是好境界。因爲剛才地藏菩薩來,觀音菩薩跟他講,說你要好好修,極樂世界有你的位置在等你,你就拼命修了。那麼爲什麼有人會好的境界?有的人有壞的境界呢?那就是業力,業力。你看一堆雞,爲什麼只有那只雞會在那裏聽經,其它的雞不聽,對不對?其它雞可能進來,人家在講經,它還在那邊咕咕嘀,那下輩子它來修行,一定是不好的境界出現嘛,對不對?那個乖乖在那邊聽經的,他修行一定是好境界出現。

  

所以你種什麼因不知道,但是你現在要肯定自己,我要踏上菩提道。所以任何的順境界或逆境界,你完全不介意它,這個原則要先確定好。所以自古以來他不像我講這麼明白,他只告訴我們順境不生歡喜心,逆境不生嗔恚心。對不對?這已經告訴我們,順境逆境通通不要介意,你過一段時間它就過了。那一段時間過了,就是這個狀況(圖),這個是順境的狀況,還有逆境的狀況就不是這樣啦。毛毛蟲、烏龜啦,烏龜你不會往壞的方向想,你會說烏龜是長壽,我會活一百二,你不要去想那些,你會看到這裏有不好的境界就對了,有好的境界。不好的境界過去,你的好境界也是叁善道而已,但是這裏已經進到菩提道了,不是叁善道,你要留意到這一點哦。

  

叁善道、叁惡道都不要介意,等到這六個境界,六個凡界通通過了以後,你一定…

《華嚴經經首 第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