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經首 第叁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今天要看的是第二段。應該要說第一段後面還兩句話“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于中影現”。這個“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于中影現”,這是接前一段,前一段的結束。“其菩提樹高顯殊特”是第二段。
第一段是到這個地方。這裏講“佛神力”就是果地。我們有沒有“佛神力”,我們也有,不過你暫時把它存在銀行,叫做長期定期存款,無限期存在銀行裏,所以你現在動不得。我們大家都具足這個部分,但是你沒有顯現出來,沒有辦法顯現。你要顯現呀,就是要“佛神力”。
佛是覺悟,所以我們一再跟各位講,你生命中要覺醒。你活著幹嘛?這樣活著對嗎?我們這樣過日子,人生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到底幹什麼?這樣子叫做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嗎?當然你現在沒答案,不要緊,但是這個疑情要起。就像那種子一樣,它一定要發芽,不發芽種子久了會爛掉,頂多是給人家炒菜吃而已,但是你發芽,你的生命就會成長,會茁壯,當然你說那可能也會死掉,那是你業障。知道嗎,業障重,過去好事不幹壞事一堆,所以你這個一發芽,就叁個月不下雨,對不對?要不然一發芽就掉到水裏,要不然就幹死了,要不然就爛死了,那就是業力,你所造的前因嘛。
你現在要不管這些,你一定要覺醒,覺醒的神力。因爲你覺起,你要這樣問,不要變成口頭禅。我這樣活著幹嘛?活著對嗎?跟動物有什麼不同?對不對?我曾經跟各位講過,人和動物最大的不同有兩個:第一個,動物只有慣性,它受製約而不自知,知道嗎?動物被製約在那個環境裏,它不知道,它有的吃就吃,沒得吃就死嘛,就這樣而已。它的製約相當大,它只剩一個吃跟死而已,對不對?
人的第一個呢?第一個特點就是我看到那個製約。你現在看得到嗎?通常有挫折感的人比較看得到,有點苦難的人也看得到。所以說叁分病好修行,就是指這個意思;有七分病那就好往生了,那不是好修行。那有七分病受不了,不然快點死好了;那叁分病,我明天會更好。可是每天都會更好,並沒有更好啊,那你到底怎麼了?你就會去找一個:怎麼搞的?所以人生有一些挫折其實是好的。
常有人這樣罵我,他跟我講,他怎麼怎麼又遇到挫折,又怎麼樣。我說:“好哇,這個好,恭喜你。”“你這個師父怎麼這樣?沒替我消災,還跟我說好。”不是,因爲你遇到挫折你就會覺醒,你會去思考:我這麼做對嗎?爲什麼這個樣子?你看IQ不比別人差,說努力嘛,死的都做活了,差點沒變成牛馬而已。這麼聰明又這麼肯幹,又這麼能幹,到最後,怎麼搞的,都差一點點就被騙了,差一點點又怎麼了,這個時候你就會反省。
那一直都在順境中的人,叫富貴學道難,因爲他沒有反省的余地。他想他這樣也對,他亂講也對,講錯了,人家也依教奉行,對不對?因爲福報大嘛,沒有對不對,他講的都對啊。我們因爲有點業障,有點業相,明明就對,人家就不聽,那你就好修行了嘛,對不對?你去留意看看。所以爲了避免你産生那一種富貴學道難,所以就告訴你:修圓融道。圓融道就是順境,你想:奇怪,我今天怎麼亂講?人家都對。那就要去拜忏,因爲你在造業,對不對?你講錯了,講壞的,人家都依教奉行,那你不是造業嗎?他們是慣性嘛,因爲你有福報,有福報的人講的都對嘛,那業通通算到你頭上來啊,你要留意到,所以我們要趕快去拜忏。
業相,明明就對,人家還不聽,那就更應該要拜了。所以對的也拜,不對也拜,統統去拜就對了。這個是大乘圓融道中的一種特色。你看,《地藏經》拿起來,地藏寶忏也是忏,《金剛經》拿起來,金剛寶忏也是忏,沒有一個不忏的,你就趕快忏吧。這是覺醒的力量,它會發揮不可思議的這種能力,這個叫神力。覺醒,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這種能量,所以我們叫“佛神力故”是這樣來的。因爲有這樣子的不可思議能力,所以“令此道場一切莊嚴于中影現”。這個“中”就是地,其地堅固,在這地中影現。這個你看到它叫影現。
這個我們昨天跟各位講的因果,因是暫時性的,因爲它會到果來,但是它不是虛幻的,因爲透過那個因,你才會有果出現。所以因是暫時性的,你不要講因也是虛幻的,這個是用詞不夠精准,我們學佛人在這裏,你要看清楚。那麼這個“影現”的意思也是一樣,“一切莊嚴”,有沒有?有,但是它還是暫時的。爲什麼?因爲它是因地修果地現,那麼你只要覺醒的這種不思議力量一發揮作用,它就現前,這個叫做:要,它就到,不要就不要了,不要來了。
我們現在人麻煩就是這樣子,窮困潦倒的時候拼命做功課。你看看你什麼時候最精進?人在不順的時候你最精進,你在順利的時候,coffee time、tea time,在那邊胡扯亂說一通,你會精進才怪。當你打電話邀人家,人家說:沒空,你以後不要再打給我了。那個時候你鼻子一酸,乖乖就去誦經了。對不對?你吃飽了沒事,成天家裏都一群人陪你聊天吹牛,你就不會精進了。所以你會發現你的因你的果,你會發現,該來的時候不來,不該來的時候,叫它不要來,它還是硬要來,那個叫做有漏福報。有漏福,你要擋也擋不住。它這個無漏福,佛神力故,一切影現,佛不要,不要就不要了,這個才叫高明。所以因也好果也好,對佛來講它都是虛幻的,它都是暫時的,因爲他要它隨時可以出現。對我們就不一樣了,要,求不到,求到又怕它跑掉,對不對?所以叫患得患失,所以你一切都如夢幻泡影。
那到佛這個時候,也跟我們一樣,可是佛一要,它就到,不要它就滾。什麼殊勝不殊勝,佛不在意,這個就是實力。實力,知道嗎?我們老先生寫了很多字,有沒有?我們拿到字就像寶一樣,把它框起來,把它裱起來。爲什麼呢?因爲我們不會寫字,對不對?所以它是寶啊。對老先生來講,這什麼寶?你要多少,我統統寫給你,對不對?這叫實力,知道嗎?他有實際的力量,他能創造,源源不斷地出來,有沒有?現在你想想看,當你有覺悟的這種不可思議能力的時候,那麼法界中無盡的寶藏,根本就無所謂了,你就真的不會執著,因爲你要多少有多少,要人家就給了嘛。這是從果地看,他很自在呀。
我們在因地就不一樣,等了老半天終于中獎了,你說誰要跟我要,連政府跟你要百分之二十的所得稅、中獎費,你都跟他計較。爲什麼?關鍵就在這裏,因爲我們沒有實力,我們不知道我們得得到還是得不到,因此你有患得患失的情況。所以我們才一直跟各位講,你一定要培養你真正的實力。什麼實力?特異功能、特別能力,其實還都是虛幻,只有“人生的覺醒”這是真實的。
所以我們在很多地方跟各位講說,你看得到嗎?你就開始找了,在哪裏?你一定看不到,看得到的那是什麼?你有一種珍惜的能力嗎?珍惜,疼惜,看到,哇,佛像這麼莊嚴,多看兩眼,這個能看到不簡單,下輩子還能看得到嗎?當你這個一産生的時候,這個福報就跟你結緣了。你說,那個也不知道什麼意思,看了看,天天來都有看到,那有什麼?那你就不知珍惜了。
當我們看到,哎喲,這麼殊勝,這人家是怎麼想象出來的?怎麼想象出來的?他是怎麼結構出來的?怎麼構思出來的?你帶著這個疑情,那個善根你就在成長了。你一看,這個做得不好看嘛,假如大一點更好,假如小一點更好,我告訴你這叫業障,你一定災難,到時候要討救濟的時候,排隊排到你面前說,時間已到,明天從早。因爲你太挑剔了。懂得珍惜,懂得欣賞,懂得感恩,這才是重點呀!
各位要留意去注意這個部分,這善根福德因緣都是這樣培養的,從你的心展現出來。不是我要擁有那個,那個都是外在的。外在可有可無,你都可以布施掉。所以你看一個人,真布施的人,他是因爲有實力。假如你沒有實力,你不可能。跟你講,你假如今天有在上班,收入很穩定,叫你布施,隨緣隨分隨力,這個都沒問題。假如今天你是靠遺産或保險救濟金在過日子,我告訴你要布施,等一下我算算看,對不對?因爲你捐出去就沒了,因爲你再來的沒有,你總共有限的是這些,盡管是大,大也有限。可是當你是個無限的時候,不怕,每個月有固定的收入,那我捐這麼一點有什麼關系?這就是實力嘛。所以當你的生活不穩定的時候,叁天兩頭要找新工作,告訴你,你肯定不會隨便布施,你一定要儲蓄要緊。萬一又沒工作怎麼辦?所以這裏面就牽涉到,你人生也是一樣,你有沒有覺悟的實力?
我一再告訴各位就是這一個,覺悟不是兩個字的問題,是你生活中的一種態度,一種心態。你跟同修在講話的時候,有沒有一種感恩的心?算一算我這輩子有幾個朋友,就因爲來道場,所以有這幾個朋友,真不錯。這種感恩的心一起,你珍惜了…
《華嚴經經首 第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