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九 鏡壇的運用

  九 鏡壇的運用

  前面提過修准提法的鏡子(鏡壇的運用),另外是它的手印。

  鏡壇是用以觀照自身最重要的媒介。以顯教來說,不可避免要訓練這種觀照。一般人或許覺得很抽象,「觀照?怎麼觀照?」准提法用鏡子,有如我們攬鏡自照般,讓內心投身出來。鏡子真能照出我們的心境嗎?這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即關涉到事相和理論。

  顯教通常由事相談到理論,理論乃藉由鏡子的形爲代表,來了解自己內心的想法。譬如某些人其實很愛錢,可是一談到錢就覺得粗俗,于是不敢談。這時鏡子的作用就在于將內心深處的那層想法映出來,那便是照到了。顯教由相而看到理,理會變得較深。

  密教剛好相反。理要先說,當我們把內心境界看清楚時,相便自然現前,此即「相應」。所以密教說相之現前,含義比較深,顯教說相之現前則比較淺。換言之,即顯教是理在相的後面,密教則是理在相的前面。

  不過,密教說的相和顯教所說的並不相同。一般人開始修行時出現的境界,通常都是虛假的相。密教談的相卻是真的,這差別很大,意思是說,修到有相現前時,應即是到達開悟、了生死的境界。但一般所謂相現前通常是假的,是想出來的,有如做夢一般。

  當年密勒日巴修行成就後能禦風飛行,他行經一個沒有樹林的山頭,裏面只有劍筍林立般的石頭,心想:「這山林災難真多,身爲有成就之行者,我應爲這山林的妖魔鬼怪超度!」密勒日巴從兩排山中間走過,這念頭一起,山神們爲其大悲願所感動,都向他彎腰致敬,以致于那些山至今都是歪斜的。

  各位可能也曾遇到類似的境界,只不過隔天去看,山是挺直的。密勒日巴已經不在,那山曆八、九百年後還在行禮,蓋由于他的大悲願而對其表示尊敬與感恩。這都是真實境,並非癡人說夢。大部份人由于困了,出現某些假的境界。當然有些人自認境界真實,但重點是煩惱有減少嗎?智慧有開啓嗎?所求願望順遂嗎?

  社會生活不斷壓迫我們,總覺得事情不盡如意,于是生起一些幻想,想追求一種如意的境界,然而當外在現實難以兌現時,壓力一來,就只能留著晚上做夢。

  很多人會說:「這我從來沒想過,它怎麼會這樣蹦出來?」其實它只是在你心裏透過不同的方式呈現,而非想珠子便夢到珠子的那種方式。我們都有生活壓力,極力追求美滿,夢中便出現美滿的境界,至于他用什麼方法展現,這是我們難以掌握的。總之,這美滿的相是在壓力下産生的,真正不東想西想的人,什麼夢也無。

  壓力一來,我們開始追求理想,而這理想會慢慢變形。如炸油條一般,油炸之前小小一條,出了油鍋即變成好大一條。願望亦然!所以,千萬別認爲那些情形是真的境界。初學的境界多爲假相,必須經嚴格的訓練與考驗。所以,各位學佛人必須注意這叁點,一是完全投入,其次是專心、專注,最後一點是放下一切。

  一、完全投入,看看身體能否承受大壓力。你盡管推托沒時間,想辦法逃避,也可以一天當叁天用,在廿四小時內完成七十二小時的功課。你扪心自問有這樣拼命過嗎?沒有的話便不用奢談什麼境界。何況要你在五年內完成十五年的功課。

  二、做功課時是否有攀緣的心念?我這樣修就是要怎樣又怎樣……或者隨時想著要休息一下?存有這些念頭,功課等于白做。具備了一心一意向前鑽下去的心境,做功課便不至于感到疲累而想休息;深信一直鑽下去就會到,最後也果真鑽過去了,反會覺得怎麼這麼快就到,而你鑽通的卻是全世界最長的通道。

  心境不對,兩下子便懷疑自己鑽錯。別問怎麼做才好,也不用老是煩惱對或不對,做下去便是!都不做便沒有資糧,更遑論對錯了!我們所談的境界如此殊勝,有什麼好擔心害怕的?這是我們奮鬥修行中很大的局限。

  叁、修行奮鬥的過程中,必須鏟除雜念和不相關的願望。很多人修法有點像小孩買「乖乖」(臺灣的一種零食),其實真正想要的是內附的贈品。學佛情況亦然。學佛到底爲了什麼?是想在學佛過程中求些境界、財利或所願皆遂?還是希望獲得同修贊歎?這和小孩買乖乖不是很雷同嗎?你到底是要乖乖,還是要贈品?

  你能堅定修持,經過五年再談境界才有意義,那時便能分辨境界的真假。其實經過五年的修行奮鬥後,你根本就不會再想什麼境界了,因爲種種境界已然毫無意義。現代人急功近利,急于成就,那是不對的!用功時放下一切,完全投入,成就必然殊勝。

  修行人不能像皇帝,人人對之畢恭畢敬,吃住都很講究,這樣的話很難成就。西藏和印度之間有位大德,距今大約五、六百年,修行、講經都不錯,弘法十五年後,出了一位不錯的弟子。他教導這名弟子修持法門,弟子自行奮鬥修持了十二年,大成就之後回來又遇到師父,這時大德講經已快叁十年,但尚未成就,弟子便勸師父趕緊修行,于是他閉關修行十二年而證果。各位看到沒?這位師父前後花了四十年才成就。

  從這則公案可以看到,講經不錯又能出好弟子的,不見得即是成就者。當然這位大德願意忏悔,重新踏實修行,最終也證道,這已經很不錯了。踏實修行無法作假,而現代人都很假,往往把修行變成一種流行,很會講,實際卻做不到,實在非常可惜。

  修准提法要會運用鏡壇。古時候取得佛像較爲困難,故以鏡壇作爲修法的代表,沒佛像也無所謂。現在佛像很多,我們不妨准備一下。至于鏡子裏包括的意義很多,譬如觀照時,八萬四千法門皆濃縮于鏡中;另一方面,鏡子也能照出八萬四千煩惱。關鍵全在于我們是否懂得運用其中的八萬四千個法門。

  鏡壇的運用,首先是心量要擴大,鏡子不是讓大家照臉用的,也非外面一般所說,見到准提佛母在鏡中現前就好。在觀照當中能夠讓本尊于境中現前固然沒錯,但不應只設定這一法爲修持目標,否則會很痛苦。心境放大後,鏡子裏會現出很多境界,然而這些境界必須以斷除煩惱爲首要目標。所謂「煩惱無盡誓願斷」,現在煩惱什麼?鏡子運用得當,能斷除煩惱,它本身的妙用很大。各位開始修法後,會慢慢發覺其中的奧妙,這部份以後還會再談到。

  接著談手印。我們所講的這個手印是「須彌印」,向外結是一印,向內又是一印。我們阿阇梨教的是向裏的,向外是另一種修法。兩食指相互頂著就好,大拇指倂列平放,若要召請諸天護法,就動大拇指,這是「召請印」。大拇指倂回來後便不要亂動,否則所思所念的東西都會請來,晚上睡覺你就知道,那些絕非夢境!

  大手印時要持准提咒,當手印一打,咒語最少持一0八遍。如果不這樣算的話,持咒時容易打妄想,可是兩只手都在打手印,那一0八遍該怎麼算?這裏,我們應該起觀想,觀想自己的指頭,每根手指剛好叁節,四只手指十二節,加上大拇指兩節就成十四節,反過來便是二十八節,轉彎的時候算十叁,二十八減一爲二十七,兩手加起來即成爲五十四,算兩遍就是一0八了。

  一節一節,要很專心地算,一不專心便會跑掉,那就得重數。所以有人數一個多鍾頭,也有人一下便數完。至于從哪一節算起,倒沒關系,反正只要專心數,持咒絕對不會打妄想,如此大概經一個月便可進入狀況。頭一個月你會蠻緊張的,因爲怕心念跑掉,尤其算到一0五、一0六時跑掉,又得重來,簡直會氣死人,因此必須好好地專心數,數到一0八遍時該放下來才放下來。

  一0八0遍會不會算?其實方法一樣。我們剛好有十根手指,第一次一0八遍時數一根,第二次一0 八遍時數另一根,以此類推,算到第十根手指便是第一0八0遍。當然,也可以用腳,甚至用臉。雙眼、兩鼻孔,連同鼻子數到五,加上兩眉是七,再來嘴巴和雙耳,全部加起來剛好是十,非常好算!

  會用心的話,全身上下皆是法器,不必刻意拿什麼念珠,只要手印一結,坐下來好好做功課就行了。

  一心學佛、一心在道的修行人不起妄想,也就不會有是非,有各種是非的人,根本沒在修行。試問你管人家吃素或吃牛肉幹嘛?要背因果是他們的事,你只要管好自己的一0八遍就夠了。

  剛開始持「唵 折隸 主隸 准提 娑诃」,可能還沒辦法數到一0八遍就已經散亂,那可以先念一個「唵」字一0八遍,然後「唵 折隸」,再過來是「唵 折隸 主隸」,就這樣愈來愈長,最後整句咒語湊起來。方法需要自己開發,太長消化不了便咬斷再吞下去,可以分開一步一步進行,就像小孩子學走路,需要耐心引導。疼己如疼孩子般,步步薦引,加上同修間的鼓勵,最後終能成就。

  再來是准提菩薩像的修法。我們現在這張像是十八只手,微觀來講,修兩只手、四只手、六、八、十、十二、十四、十六,乃至于十八、廿一、廿四、廿七、卅六、四十八,甚至千只手,修法各不相同。宏觀來說,皆不外乎同樣的修法。

  這裏談的,基本上以兩只手爲一單位。先把手印學好,才能觀想。我們觀想准提菩薩的臉,他頭頂上有佛陀,額頭上有第叁眼,此即「智慧眼」,或稱「慧眼」。

  觀想准提菩薩的面像和法座:法座是蓮花座,其下有兩位龍王,他們是你的護法。所以這些都屬觀想的背景,真正要觀想的是手印,在十八只手當中,兩只手爲一對、一個法門,十八只手便有九個法門,加上基本身像,共十個法門,此乃一般修法。

  十個法門並非一起修,而是一個個分開修。你若打算一次在鏡中觀想十八只手出現,很可能修了一輩子也無功!若是分開兩只手來修,一或兩個手印便能很快在鏡中現前。等這十法門一個個通了,再加以濃縮,將十法門湊在一起,才可能同時出現。

  一般人修持的成就大概都屬這種十八只手、十個法門的身像。觀想時較常出現的部份其實就是你的法門,例如每次觀想都出現蓮花那只手,表示此法門與你最相應,就專攻這部份;若是手拿甘露瓶的手印,便專攻那部份,但別奢望十個法門皆能觀想成功。

  各位的根器、功夫大不同于古人,尤其這娑婆世界衆生欲望甚多,如想專攻這些行法,讓十個法門、十八只手的身像一體現前,那就必須全天候長住道場,一天最少得十八個小時在密壇裏精進修持,才有可能湊功。換句話說,你必須整天浸泡在修持裏面。

  而今天這個因緣可能還未到,若缺乏外來的助緣與福德資糧,從何修持呢?別說修持,光要遇到、聽到這麼清楚,且一步步教導觀想法門與次第的機會實在很少。

  這是總體的方法,把這十個法門分開來修持,之後再予以結合。換句話說,以兩只手來表示每一法門,共有十法門,你綜合運用,不管所謂十八只手或千手,這個身像的顯現,其實都指修持而來的法門,乃是我們觀想時的綜合運用。

  注意看佛像右手邊拿的法器,由下而上,某些古代的武器,如金剛杵、鈎戟(類似古時候的槍)、斧頭等武器,並不是爲了殺人,而是用以除掉我們的煩惱魔與煩惱賊。

  再來是右手與左手合並成一手印,表示正法的相互交融,把對立性轉化爲圓融。右邊還有俱緣果、念珠、劍……,劍也是斬煩惱用,念珠是幫助我們淨心,另外有一只手什麼都沒拿,代表空性。右邊的手是淨心以及斷煩惱用的,屬于自利方面。

  左手的部份,從下面看上來,丹田附近的手拿經本,再來是寶瓶、法螺、*輪、絹索(繩子)、軍持(澡灌)、盛開的蓮花、如意寶幢(傘蓋),全都是利他用的。所以右手自利,左手利他。

  最重要的是手印,左右手合著的手印,是「須彌山頂印」(須彌山印),亦即「准提印」。前面提過,兩手合並意謂將對立轉化爲圓融,但這不是指合掌的圓融,而是須彌山的圓融。這個世間的對立性有如須彌山那麼大,而種種對立當中,又以人、我對立最爲嚴重,此外便是是非對立。如果無法超越是非、人我的對立性,我們便難以成就。因此,周圍所有法門皆爲此一法門而來,自利、利他都是我們周邊修持地方法,以此共同成就中間的法門。

  修的時候要注意左右手是一對的。例如最下面這兩只手,一個拿杵、一個拿寶瓶,分別是自利、利他,這是一對。鈎戟和法螺是一對,*輪和斧頭、俱緣果與繩子也各是一對,繩子是幫衆生消災之意。法器、法門做不同種類的組合會有迥異的解釋法,例如以自利和利他來進行剖析,意義就不太一樣。

  所以密教語言並非透過文字表達,而是另一種語言模式,它透過圖像的方式表露,全然有別于禅宗的語言模式。禅宗是不說,但一講起來便直入真理。密教也是不說,卻是用畫的,而其中所代表的意義則很多方面。例如,我們不能對手上拿的劍作單一的解釋,因爲右手的武器與左手的法器合並起來時,意義又有殊異。

  行者修行之際,本身要能感受。我說得愈多,大家開悟的機會愈少。然而不說,你又難以開悟,所以只能講一半。將原則提起,知曉原則後,你自己就得努力了。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九 鏡壇的運用》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