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八 修密的兩點特殊處

  八 修密的兩點特殊處

  密法修持有兩點比較特殊的地方:

  第一點是要深信,且心念不能偏差,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生命有一個術語叫作「生命能量」,亦即「生命力」。他不同于體力,體力不好的人可以透過運動、食療、休息慢慢調養,但生命力不是這樣。小孩的生命力就很強,整日翻天覆地,如果知見正確,他的生命力會永遠很好;若所學偏差,見解變了樣,生命力就變負的。生命力若有八分,知見正確就正八分,否則知見變了樣,情勢立刻倒轉。

  修持密法時,對法、上師、道場如果能感恩、好好修持,且信心堅定不移,生命力便是正向的;如果此中由于和同修意見不合、口角,或因個人的某些因素,造成不信、懷疑,乃至毀謗,生命力馬上變成負的,這種傷害非常大。

  密法法門很殊勝,能得大利益,但信心若是動搖,大利益即成大災難。因此深信非常重要,不能輕易退心。我們一定要孜孜求證,建立起真正的信心以後,才正式傳法給各位。

  各位來到這裏,不知是來湊合一下,聽聽看、修修看、問問看,修行又不是到餐廳吃飯,難吃下回就不來了。修行關乎我們的法身慧命。就像投胎,這輩子就在這裏,縮不回去的,這條路一定這樣走。生命畢竟和社會上其他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每回傳法之前,我們都不厭其煩地如此告誡大衆。

  一般買賣都是銀貨兩訖就沒事了,但修行不同于買賣,我們不是介紹産品,而是提醒大家,人人都得對自己的生命有所認識。生在這時代、這世間,生命已然受到極大的汙染,我們對自身生命認識不夠,所以得爲各位開導。深信!是修持密法的第一個特色。

  修持密法的第二個特點是:絕對會相應。各位必須留意,如果有所相應,自己本身必須保守秘密,否則挂在嘴上一直說,肯定會出事。就像拿著財富到處炫耀,會引起他人觊觎,落得座車被偷、子女被綁架。所以有所成就、見證,盡量不說,有些同修我們稍微提一下,增加其信心即可。例如我談了很多相應的情形,但大家絕對聽不出來,因爲我可能托言「別人如何……」,是否真的相應,自己曉得就好,不要稍微有一些相應便大聲嚷嚷,唯恐天下不知。你不知道魔王就在旁邊等著呢!所以不要到處炫耀,若真有相應的境界,慢慢求證是正面或負面的,因爲好壞與否尚不知道。

  能致富的人都用叁分力賺錢,用七分力藏錢。一直炫耀自己有什麼境界,多半是假的,有真實境界者反而不多說,因爲別人也未必懂。你看那座山,山神在哪裏?一般人只見到山的「體力」,及山的一種塵境,而佛陀看到的卻是山神、山本身的生命力。

  世間再厲害的人都逃不出「成、住、壞、空」現象,因此如有相應的境界,切記要保守秘密。剛學佛時相應特別多,無論相應的是瑞相或惡相,都沒關系。因爲瑞相表示過去生沒有什麼大惡業,瑞相很多者則是乘願再來的修行人。縱使有惡相,也有消災之功,若惡相衆多,表示過去造業不少、業障深重,而這輩子既然已經發心修行菩提道,則記得要先忏悔。

  很多人過去都是修外道行,如今成爲世尊弟子、修持正法,惡相必然現前。因此趕快忏悔,把種種惡相、業障消除掉。一旦業障忏除淨盡,瑞相當即現前。不管惡相、瑞相都無差別,總之這類相應的狀況大概會延續一年,只要持續精進,最後終歸消失。若這些境界持續叁、五年以上或更長的時間,表示你一直都沒進步,還陷在坑洞裏面,否則種種相應,應以消失。

  修行人真實成長的原則則是精進,其余毋庸多問,因爲既然已經知道學佛的最高目標,只要方法正確,便不用再多尋煩惱。像我們開車上高速公路,一旦決定往北走,油門盡管踩下去就對了。當目標、方向、方法都肯定以後,只是踩油門而已,不用多疑,一直走自然就到臺北。你之所以發生問題,乃因沒有目標。

  很多人進了佛門,一心卻罣礙著如何把家裏弄好,這怎麼精進呢?其實只要精進,其余何必庸人自擾。當年我決定出家、弘法,便如此發願:「希望叁寶加持,讓我在弘法過程中無後顧之憂,不用煩惱其他事。」當然,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于精進。

  很多人問我到底怎麼修的?其實專心一意修法即可,不必東想西想,想要什麼感應。小孩乖乖吃飯,自然慢慢長大;你從小立志當總統,長大後卻只能蓋章選別人當總統,所以小時候多想有何用?佛弟子應該「心不攀緣」,做自己該做的就可以了。所以何謂精進呢?唯「置心一處,心不他緣,若心他緣,攝之令返」十六字而已。心跑掉了,就抓回來!

  來到護持正法的正信道場,遇到正信的上師說法,就要有信心,否則還修什麼?如果不具信心,更不下定決心,即使釋迦牟尼佛來到你面前說法,你也不會相信。爲何釋迦牟尼佛過去生得遇燃燈佛,而我們沒有?關鍵就在于是否真正下決心。

  誰是燃燈佛?能啓發信心,讓我們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的就是。真實與諸佛菩薩證法相應,必須先以深信爲基礎,修持成就才會快。怕的是你沒信心,而信心是多生累劫以來的善根。

  接著談准提法的行持和儀軌。前面說過,行持准提法很簡單,必須有一面鏡壇。這面鏡子是修法用的,不是給我們擠青春痘、化妝擦口紅的。鏡壇之外,最好有佛像。

  行者要有行者的特色,但要如何才像修行人?修行人平常一如大衆,無非是活潑、輕松、快樂的模樣,不要人家在談笑,你便垮下臉道:「我是修行人,不能笑!」與人談笑無妨,但當壇城一擺下去,開始修行時,我們就是行者,馬上就得有修行人的樣子。這面鏡子是法界一切的總代表,返照我們的心,讓心境在鏡子裏現前,行者必須如此觀想。

  一般人都不明白這面鏡子具有很多作用,因此擺到最後都變成了照臉用的,忘記其真正的作用在于照心,讓心境在鏡子裏呈現。對精進的菩提行者來說,每次鏡壇一擺出來,准提菩薩像便會在鏡中現前。准提菩薩像粘上去就不對,應是我們心境在鏡中現前,而此種現前是不靠大腦運作的。

  准提菩薩像的中間爲圓形,在鏡中現前的代表整個境界,爲何這部份會呈現在鏡中?按一般佛法,這是「大圓鏡智」,表法界一切的境界皆于此中現前;我們的心念、衆生的心念,以及佛陀的境界,完全于中影現,故此鏡乃對我們起觀照的作用。

  除了鏡壇,各位還要注意手印。初學之時,必須經常打手印。手印怎麼打都沒關系,但務切記:中指不動,因爲中指動的時候,表示「召請」。所以如果手養動來動去,當下心念想到鬼,鬼即刻就來,想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也立刻出現。而食指和拇指也一樣,不要一養便抓,否則念頭一到,什麼人都跟著來。因此手印一打下去,心念便不能胡亂蠢動,否則晚上便會噩夢連連!初學必須謹記這一原則,中指、食指和拇指都不能動。至于手擺放的高度、離身體的遠近……等,都沒有關系,隨自己的方便,自在即可。

  手印一打上來時,一0八遍便得念完。這種訓練要有,但眼前做不到沒關系,我們在自己的界內尚可放心,但一出這個範圍情況就不同。所以才奉勸大家每月十五來道場共修,修法前先結界、灑凈,才開始修持。

  行持的過程裏,我們的起心動念一定要帶著這個問題,例如有電話打進來,或打電話給別人,電話聲響起時,幾先把「唵 折隸 主隸 准提 娑婆诃」持一遍或叁遍,都無妨,重點在于經常提起此咒,這叫「一切災殃化爲塵。」

  不管做什麼事都持准提咒,煮飯、洗衣,念頭一起,准提咒就帶上來,這是行者本色。平常與人談話,別人一直在講,我們便持咒。在種種情況下有辦法持咒,殊勝的福報便都可在這些情況下成就,此稱「一切勝福皆成就!」這都需要靠自己精進、用功。

  准提咒才九個字,只比六字大明咒多叁個字,但其運用很廣,沒有限製。如欲灑凈,准提咒非常好用;想利益衆生,准提咒也很好用。例如經過交流道或十字路口,你便發願與這些衆生結緣,不管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的衆生,這時持准提咒最好。像這裏地勢高,刮風時便可發願:「我在這裏持准提咒,凡風所經之處,所有被風吹拂的衆生,我都與他結緣。」這不得了,你可以跟多少衆生結緣?那刮臺風時更厲害了。因此,我們的願可以一再地擴大,只要以利益衆生的願來持准提咒,殊勝的福報便會一直出現,智慧也將持續展開。不必問爲什麼,准提法就是這麼殊勝!

  修持准提法有什麼儀軌、規矩?照理說,准提法修持規矩很複雜。華嚴海會有「顯教」的會和「密教」的會,「准提儀軌」即屬密教的部份。

  准提法修法的整個過程,同樣需要五十叁天,裏面儀式很多,參加者各有一面鏡子,大家用心去照,五十叁天裏最少要有一次能使准提佛像在鏡中現前,此期間就看大家如何入法界了。所以,修持這個法之前,需要一段比較久的時間來訓練。

  准提法的儀軌很多,現在說的是最簡單地方法,目的是方便大家進行。但千萬不能就此認爲准提法的儀軌最簡單。事實上,它不僅不簡單,甚且是最複雜的。准提法在密部裏稱「獨部法」,這跟「五部密法」完全不同,它複雜的時候是跟五部密法合在一起修,若是「獨部法」便不用這五部的部份,而僅需要鏡壇便可;用鏡子來統一這五部密法,以體包,那就幡然不同了。複雜的時候,對修行者是一大考驗,簡單的時候則是修行者最方便的法門。

  一如母親疼愛小孩,各方面都照顧周到,教小孩穿鞋、吃飯、上廁所等,母親什麼都教,巨細靡遺,如此也就什麼都管。這就是母親,真足以稱之爲「佛母」!然而出事情的時候,母親什麼也不說,全部替你打點得好好的,幫你把最複雜的情況都處理好。另一方面,小孩還不會煮飯之前,都有媽媽掌廚,對小孩子們來說,事情是不是很簡單?

  當發願成爲菩提行者時,什麼都得學,儀軌不是擺給別人看的,其每一項擺設都是爲了修持,每個步驟都必須明其所以然。我們應該全部了然于胸,雖然剛開始什麼都不懂,這沒關系,母親先幫你代勞,重要的是你必須帶著「心」,亦即這面鏡子,它是我們的心,要讓心境在鏡子裏完全現前。

  別以爲這很簡單,很多人常把鏡壇當成擠青春痘的鏡子來用,這樣保證會破功。殊勝的境界與世俗事,往往只是一線之隔。

  修行人應當了解兩個原則:行持很殊勝、儀軌很踏實。行持絕對是殊勝的,我們必須帶著這種心境。儀軌的每一部份都是要進行的工作,千萬不能偷工減料,以爲香爐隨便一擺就了事。要知道,任何一個儀軌、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修行。你不能像試穿婚紗店的禮服那樣,要拍照時隨便擺一盆花就拍起來。我們不能對師父的要求感到不耐煩。修行時,爲何要擺一盆花,都有特定的意義。這盆花擺下去,我們的心境,我們的慎重也要做到那裏!

  「壇城」每一個人都得修,至于該怎麼擺?把握一個原則,即慎重。就像錄音,爲什麼用這種錄音機?他的用意何在?同樣的,爲什麼要供水果?所供的水果不同,意義有別,其實也代表我們起觀想的地方會有差異。例如這西瓜那麼大一顆,是最大的一顆,表示「佛道無上誓願成!」葡萄一大串有非常多顆,表示「法門無量誓願學」;芭樂的籽很多,代表百子千孫。我們應該了解其意義,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比方求「多子多孫多福氣」,結果卻拿香蕉來拜,香蕉裏頭沒半顆籽啊!這就表示你不知如何用心。

  壇城裏任何一部份都是修法的地方,儀軌也具有確實的意義。每一部分都要大家去修持,並非在那裏擺熱鬧。「擺起來較莊嚴」是俗的說法,其意義不光是莊嚴,而必須發揮出殊勝的效果,並且能夠在鏡子中現前。所以只要處處用心,時候一到,便會明白就中的真正原因和意義。否則,到處都不用心,修法時懵懵懂懂、糊裏糊塗,修行不踏實,什麼意義都發揮不出來。

  法本身很殊勝,儀軌本身則是很踏實的,它是實踐的軌迹,行者必須本著一顆極殊勝的心來行持。修法前,先了解師父在哪裏得到這個法,我們同樣要起恭敬、殊勝之心。因此每回修法以前,必定先禮敬師父,若沒有他來傳法,我們便無法可修。所以說,「道場的殊勝、法門的殊勝、上師的殊勝」這叁項一定要時常帶在心上,不要連師父最近是瘦是胖都想不起來,那表示你與「法」的距離愈來愈遠了。

  我們必須經常思考法門本身,看看是否有疑問,想一下「唵 折隸 主隸 准提娑诃」這九個字的意義,每一音的意思究竟是什麼?思考其中的意涵,爲何這樣念而不那樣念?

  聽過後,忘了沒關系,不用特地去查問,在聽第二遍、第叁遍就可以了。如果有人發心將我所講演的部份整理起來,當作法本也不錯。會整理的人來整理,這是一種殊勝,不會整理的受持別人的整理,也是一種殊勝。各人殊勝的因緣不同,但總要有人發心整理、發心修持,才能相扣相應。

  准提法是唯一在顯、密當中皆可圓融的密法,其他密法要圓融很困難,唯有准提法可以圓融。一般來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准提法法本,都是「不空叁藏」翻譯的居多,准提法的真正法本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這是一本大經,我們買准提(銅)鏡時,裏面會附一法本,但這只是在《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裏頭整理出來的一小部份,對全部過程都未做完整說明。這是密教裏的大經,在臺灣尚無人開示過,現在我慢慢爲各位講解。

  密教的修持有兩部份:一是「修法藏」,一是「修多羅藏」。「修多羅藏」以經典爲依據,「修法藏」則著重密法修持。上師的交待是密法的菁華,如果聽不懂上師所說的,那便不用修了。

  若想修密法,必須先聽經、聽開示,把顯教的基礎先打好,再來修密。你如果說:「我在別地方已修過」,對不起!這不算數。因爲在別處所修的,跟我們所陳述的講法、意義並不相同。你不明究理,忽然間換個道場就去聽,不管任何前行准備,那等于是在造業。所以換個道場修密法,是有一定限製的。希望各位一定要能夠在語言、思惟模式上統一,且具備顯教的基礎才可以。

  打好顯教基本義理的基礎,了解這個行法道場的思惟模式之後,才開始修法。光每月十五號來一趟也不行,因爲基礎薄弱、資糧不足便來修法,一定會出問題。就像買頭等車,卻配叁等的零件,發動兩下就壞了。我們絕非排斥他人來此修法,而是提醒大家:修無上密法,內心卻還沒做好准備,肯定會出亂子,造成種種困擾。所以一定要先建立顯教的基礎,至于顯教和密教在准提法裏如何統一起來,將來再作詳盡的解釋。

  

  

《根本佛母 准提密法 八 修密的兩點特殊處》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