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著口不擇言地對這位王侯叫罵不已!王侯初時還能保持風度,極力忍耐,到後來實在被禅師的無理態度激怒而滿臉漲紅。
此時,白隱禅師才幽幽說道:「你現在就在地獄裏啊!」
王侯一聽,蓦然頓悟,趕緊跪在地上忏悔:「弟子失禮之至,竟不知師父是在教示。」
白隱禅師輕笑著說:「對了,這就是天堂。」月滿又複缺
生命沒有永遠的保障。應該珍惜現有的一切,
把握每一剎那,發揮生命的良能。
有一對父母帶著他們十五歲的兒子,辛辛苦苦地從臺南來花蓮。十五歲對一個孩子來說,應該是生命力最活潑旺盛的時候,可是這個孩子卻是一個植物人。
我以爲他要來看醫生,但這對父母卻說:「我們已經從有醫生看到無醫生了。計算機斷層攝影、脊椎穿刺……等等,任何一種高科技的醫療也都做過了,可是絲毫沒有作用。我們來這裏,只是想把孩子帶來讓師父看看而已。」
這個孩子長得又高又壯,白淨中帶著清秀,但是他的雙腳卻無法站立,連吃飯都無法自己吞咽。
我問:「這個孩子怎會這樣呢
」原來這個孩子在吃了一片餅幹後,喝了一杯楊桃汁被嗆到,以致幾分鍾不能呼吸,造成腦缺氧而變成植物人。
生命就是這麼無常,我們怎能不加警惕
尋聲救苦的菩薩
每個人都有同體大悲的胸懷。缺乏毅力的人,
只讓它一閃即逝;有毅力的人卻能利益他人。
有一位住在板橋的慈濟委員,她的父親往生了,其它的委員們便相約一起前往她家助念。
當這群委員經過板橋某個路口時,見到一起車禍——一輛水泥攪拌車撞上一輛機車。騎機車的是一位婦人,後座載著她八、九歲的女兒。孩子的頭當場被輾碎,腦髓溢流滿地,母親的下半身則被卡在車輪下。
車禍現場圍聚了一群人,我們的委員趕緊趨前,只見車輪下的母親聲聲哀號:「我的子呀!我的子呀!」
委員們以爲她叫著:「我會疼呀!我會疼呀!」(臺語「子」和「疼」的發音很接近)便馬上蹲到她身旁,很小心地想把她從車輪下拖出來,但她卻更高聲嘶喊:「我的子呀!我的子呀!」
委員們這時才聽清楚她原來是在叫喚她的孩子,其中一位委員連忙擋住孩子的屍體,另外幾位委員則合力將那位母親擡到路旁,一再勸慰她:「兒女若和我們無緣,我們是留不住他們的。人生就像舞臺,母子緣盡時,好比在舞臺上演完戲分、鞠躬下臺後,彼此就不再有劇中母子的角色關系了。所以,妳不要太傷心,先療傷要緊。現在就開始專注念佛,請佛菩薩幫助,妳不要害怕。」
那位婦女聽了這些勸慰的話後,情緒穩定許多;此時周遭圍聚了許多人,議論紛紛的,委員們除了迅速排開人群,護著這位婦女外,並請大家:「快叫救護車!」「快幫忙念佛。」直到救護車來了之後,委員還陪她一起到醫院,等醫生做完急救處理,確定沒有生命危險時,她們才回頭趕往板橋的委員家助念。
大家都說女人的膽子比較小,但是她們看見車禍,在別人都不敢靠近的情況下,卻能毫不猶豫地發揮助人的功能,這不就是尋聲救苦的菩薩嗎
柳暗花明
不要小看自己,因爲人有無限的可能。
陳先生是一位小生意人,年輕時原本住在宜蘭,後來因爲生意不好,便想在花蓮從頭做起。
初到花蓮時,由于他會做面龜,當時正值花蓮建醮。他心想:建醮時,面龜的生意應該會很好。沒想到,當時家家戶戶都自己做面龜,他辛辛苦苦做的面龜都銷不出去,最後不得已,他只好將面龜蒸熱、准備賣給原住民。
他用腳踏車載到山上去賣,原住民間他多少錢一個
他將原本一個兩塊錢的東西降價求售,五毛錢一個;但是原住民還嫌貴、賣不出去,只好又全數載回家。
回到家,他對太太說:「我們的運氣真是太差了!賠錢賣還沒人要,丟了又可惜。」
太太建議他不妨抓小豬回來飼養,他卻說:「人在走黴運時,抓來的小豬也養不大。」
後來,他因爲精神壓力而造成胃出血,向人借錢住院。
我們經別人介紹發現這個個案後,馬上和當地幾位人士,一同協助他住院開刀,出院之後,我們還繼續資助他的生活及醫療費用。
幾個月之後,他恢複健康就來告訴我:「師父,您可以停止資助我了,我現在做米苔目、粉條的小生意,每天用腳踏車載往鄉下收割稻子的地方賣。」
當時他深深體悟到,由于功德會的幫忙,使他能健康正常的生活,他發願好好地做生意,有朝一日,一定要報答功德會,由于這個心念支持著他再次站起來。
他從腳踏車開始,逐漸變成攤販,進而租店做生意,現在,他已經是擁有兩家西餅店的老板。
民國七十二年醫院動土時,也正是他的店開業的時候。他將開業叁天的所得,全數捐給慈濟,響應建院。
他體悟到醫院對花蓮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經過一番生意上的潦倒之後,他更深深體會到「貧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此,他希望有一天也能救濟別人。如今,他已經由會員成爲委員了。
他告訴我:「師父有這麼重的擔子要挑,而我只有一個家業擔子,和師父比起來,我哪裏會有什麼困難呢
現在我只要遇到困難,就會趕快念觀世音菩薩,想想師父的精神;這樣,我就有力量再站起來。」心靈的畫師
心念常保清明,展現于周遭的環境就會既美且善。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連尊者,他的哥哥雖然富甲全印度,但是悭貪無比,舍不得布施助人。
有一天,目犍連尊者觀察因緣成熟了,就到哥哥家去,他深深瞭解自己兄長的個性,希望能擁有更多的財産,因此他就以佛陀的教法來勸導他。
他對哥哥說:「佛陀說過,人在一生中能有財富,必定是過去種了福田,才能得福果。你這輩子這麼有錢,是因爲過去生中曾經造福啊!但是你知道嗎
你現在有這些福,如果不繼續去做,就有如農夫收成後,就不再繼續播種,如此下去,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啊!」
他的哥哥聽了很惶恐,心想:如果真的這樣,有一天我把福享受完了,那我就一無所有了。于是,他就問目犍連尊者:「那我應該如何做,才能繼續富有呢
」
目犍連尊者就教他致富之道,唯有積極去造福。
哥哥又問:「福要怎麼造呢
」
他答道:「你如能布施貧困,就會像種子播下田地一樣,明年又會加倍收成。」
哥哥一聽,心想:既然布施就可以富有,那我何樂而不爲呢
于是,他就去打開倉庫,把所有的東西拿出來布施。
但是每次布施後,他就坐著等待要加倍回收。他那種期待回收的心理,比布施的心念還要強,所以他布施得很煩惱!
目犍連尊者知道後,又趕快去看他,並說:「哥哥,我從村頭那邊過來時,就一直聽到村人在贊歎你,說你是好人。」
哥哥聽了,不好意思說他已經做得很煩惱了,真怕有一天會山窮水盡。
目犍連尊者接著說:「哥哥,你坐下來,我帶你到一個地方去看看。」
目犍連尊者運用神通帶哥哥上天堂;到了天堂,目犍連問哥哥說:「這裏的建築漂亮嗎
」
哥哥回道:「天堂的建築物,人間難比。」
「那你覺得哪一棟房子最漂亮呢
」
哥哥指著一棟尚未完成的建築物。
目犍連尊者便請哥哥去問這棟房子的主人是誰
一群年輕的天女,很有禮貌地接待他進去。
他就問道:「這房子是誰的
你們在等誰呢
」
這些天女回答:「我們的主人是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尊者的哥哥。他正在人間修福布施,未來會來這個地方當我們的主人,由我們服侍他。」
他聽了非常高興,心想:那不就是我嗎
他出來後,歡喜地向目犍連尊者道謝說:「弟弟,謝謝你給我機會,讓我在人間造福。原來我的果報是在這裏……。」
目犍連尊者說:「來,我再帶你到另外一個地方看看。」
他們來到一個非常淒涼的地方,所看到的景像非常殘酷,有滾沸的大油鍋,也有燒紅的銅柱,有男有女,有人下油鍋、有人抱著燒紅的銅柱……,到處一片哀號慘叫聲,景象非常恐怖。
他看了很害怕,趕快跑近目犍連尊者的身邊說:「你趕快救救我,我不要到那個地方。」
目犍連尊者牽著他的手說:「你不要害怕,怕的是你起了後悔的心,你現在在人間做好事,心中如有一念之貪,或做了好事有後悔的心,或賺錢不擇手段,將來就會墮落此地,不過你放心吧!你過去的貪念已在造福人群中解開了;只要你不再造業,將來就不會到這裏來。」
他如夢初醒地對弟弟說:「原來人生善惡殊途,同樣一顆心,發一個善就上天堂,有一念惡就下地獄。我一定會依照佛陀的教化,隨分隨力,抱著長久心來布施。」
《慈濟心燈·冬之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