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天臺小止觀 什麼是小止觀

  

什麼是小止觀

  

    《小止觀》是初學打坐的入門書,又名《童蒙止觀》,通稱《修習止觀坐禅法要》,乃隋朝天臺宗智顗大師的著作。天臺宗講求理論與實踐並重,所以有「教觀雙美」的贊譽。教理思想以《法華經》爲主,修持方法,則有四種止觀:一、思想實踐融合的「圓頓止觀」(摩诃止觀);二、禅法由淺入深的「漸次止觀」(釋禅波羅密門);叁、深淺可隨人根機互用的「不定止觀」(六妙門);四、「小止觀」,即此書。

  

  據《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記載:《小止觀》是智顗大師四十一歲時,爲俗家任職中嶽參軍的兄長——陳針所寫的打坐入門書,也是《摩诃止觀》的縮影。依天臺宗的解釋法,它以「止觀、坐禅」單一行法爲名。「小止觀」主要的修學目的,是要修學止觀的人,都能夠知道正確修行的方法,讓自己能在止觀的法門中,如實修學而進入悟境。

  「小止觀」的內容,分爲十章:

  

  第一章—說明打坐的基本條件。

  第二章—去除打坐時,對外的五種障礙。

  第叁章—破除打坐時,內心所産生的五種煩惱障。

  第四章—解說打坐時,如何調和基本姿勢、呼吸及安住我們動亂的心。

  第五章—提出打坐的人,要能進入定境的五種條件。

  第六章—說明打坐時,各種修止觀的方法與對治。

  第七章—提出坐中進入定境時,會出現的一些現象。

  第八章—解說禅定中,因潛在內心的諸多煩惱執著,所顯發的一些魔事。

  第九章—打坐時會因身心四大調節不順,而引發一些病發相;書中並提出對治的方法。

  第十章—說明天臺宗圓教的果位論。

  

  天臺宗的止觀法門中,小止觀主要是在坐中,能覺知魔事及治病爲用。由于有正確的修定方法,且能善巧應用止觀,使我們依法進入定境而斷除煩惱,故以清淨實相爲體,而達到天臺圓教的證位。

  

  佛教的禅坐是止觀並重,例如曹洞宗提倡「只管打坐」、臨濟宗的「參話頭」、密宗觀想與本尊合一。佛陀的教法,是要我們觀照日常生活的每個舉止動念,而不滲入個人的主觀或分別,從而悟出「無常、無我」。

  

  所以,禅坐是一種「自我覺悟」的過程,一言以蔽之,修止觀的目的,就是教你如何生活。{1}

  

2004.04.02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