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羅馬史上是同時開始的。他們的「民法」(Jus Civile)是市民與市民間正當關系的維系;他們的「神法」(Jus pinum)是羅馬人與神之間正當關系的維系。例如對于宗教上的一切征兆、預示、儀式等,皆須加以嚴格的遵守實踐。因此,羅馬人的宗教固然粗陋,卻能證實他們有堅強的法律意識,以及對于形式、契約、習慣的重視。由于這個基礎,他們的精神用在民法上,也能如同遵守神法那樣的堅固。
到後來,羅馬人與其他文化如基督教發生關系,乃至他們的宗教被基督教所吞沒,他們不得不, 所以基督徒要吃喝象征性的耶稣的肉與血(現在通常用餅及酒代替),這能使他們得到由神而來的靈。
(四)耶和華的權威
不過不論如何,一神教雖老早發源自古巴比侖和古埃及,雖其與中央極權的專製君主政治有關,一神教之繼續發展,則是摩西居其首功。摩西能從埃及法老(Pharaoh)的統治下,把那批並不喜歡受摩西領導的猶太人帶了出來,是因他「塑」成了耶和華這麼一個動不動就要殺人的神,因此奠定了一神教的發展基礎。
因爲,耶和華的特性,正和摩西一樣,極端地仇恨外國人,也極端地仇恨異己者,一動怒,便會翦滅許許多多的人,用現代語來表達,便是恐怖的鎮壓及思想的控製。摩西利用了耶和華的名,激發了猶太人的對外仇恨而對內自大的心。因爲,據說耶和華本來就是他們祖先亞伯拉罕曾經拜過的神,又是被他的不肖子孫淡忘了的神,那實在也確是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小小的神,經過摩西的改造,他就變成猶太民族的保護神了。
總算摩西的機會湊巧,並且他也似乎在那裏學會了幾套魔法。當摩西正爲猶太民族向埃及法老爭取自由獨立的時候,而又遭到再叁的拒絕,這時,埃及境內卻發生了災難:旱災、蟲災、瘟疫、風災、水災,摩西就趁機宣傳,說這是耶和華爲了要讓猶太民族離開埃及,並說這些災禍來自耶和華的安排。最可笑的,耶和華爲了要顯示他的大能,竟故意地再叁、再四地使得法老的心硬,而反悔他屢次的承諾,好讓耶和華接二連叁地來大大地打殺埃及人。
不過,這種誇大的描述,你不必信其爲真,我且舉一個例子:在〈但以理書〉之中,敘述一位叫作尼布甲尼撒的巴比侖王,說他因爲不信耶和華,竟爾造了一座高九十呎闊九呎的大偶像來崇拜,並且命令他治下的臣民全部崇拜這大偶像。到了王的晚年,耶和華就給他顔色看了──使他變成了一頭野獸的樣子,用四手四腳走來走去,並且學著牛的叫聲,後來就悲慘地死在田裏,臨死時也還像老牛吃草的那個樣子。這個故事,在基督徒看來是很痛快的,可惜,我們從巴比侖方面所得到足夠的史料,證明尼布甲尼撒王是在公元前五六一年平安地死去的,而且〈但以理書〉的作者,是距故事發生後叁九四至叁九六年才動筆寫〈但以理書〉的,時間僅隔四個世紀,〈但以理書〉的內容就變成如此的荒誕不經,至于距離故事一千年才寫出的〈出埃及記〉,它的真實性的程度,當可不言而知了。
總之,耶和華的信徒,不愁沒有爲耶和華臉上貼金的機會。
第四節 級級爬升的上帝觀
(一)升了五級的上帝
摩西改良了耶和華,不,應該說是吹大了耶和華,因爲耶和華的本質,直到如今,還是那個樣子,並沒有良好起來。
不過,摩西已使亞伯拉罕的耶和華,在「權威」的範圍上,已經升高了一級。並在此後,又升了好幾級。
現在的基督教,已把耶和華裝上了「神學」的金,而且似乎定了形,所以他們就閉著心眼向你宣稱,耶和華是自有永恒的上帝。其實呢,到耶稣的時代,耶和華這個神,已經被人給他升了五級:
基督教的上帝觀,從家長時代到耶稣時代,已經升了五級。不過,站在佛教的立場,未必要否定耶和華的神性。因爲,依我們的看法,從《舊約》到《新約》的那些先知或聖徒,包括耶稣在內,如果他們的宗教經驗屬實,如果他們在良知上的確「見」到過「耶和華」,我們也不必說他們是無稽的謊言;在精神緊張、情緒興奮、意念遊離的狀態下,從心理上浮起某些景象的幻影或幻覺,乃是可能的。因此,隨著時代的變遷及人智的開發,曆代先知或聖徒們所「見」的耶和華,本質固然不變,他的「塊頭」,卻是日漸膨脹起來了。
進一步說,曆代的先知或聖徒,如果的確見到了神,我們也不妨姑且承認基督教真的有神;但是他們所見的神,絕不是同一個神,僅僅是被安上了同一個耶和華的名而已。比如神有魔神、鬼神、畜神、天神、空神、地神等等,在此各類的每一類神中,尚各有無量無數的神,佛教稱他們爲衆生,所以,正信的叁寶弟子,也不崇拜這些神類的衆生。耶和華之能跟著時代而級級爬升,就表明他是在一神之名內的多神信仰了。除了如此解釋,就無法說明級級爬升而又尚是一神的難題了。
(二)五個階級的時代背景
以上五個階級的上帝觀,出于袁定安先生的《基督教概論》。唯其對于這五個階級,我們必須解釋和分析一下。
1.家長時代:是指亞伯拉罕以後的一段時期。據說亞伯拉罕是公元前約二千年左右的人,但從史實而論,未必真有其人,因爲那只不過是摩西需要的人,摩西要借亞伯拉罕的名,創造一個叫作耶和華的神,如果不說那是他們列祖列宗的神,怎能使他的民族憑空起信呢?充其量,亞伯拉罕是猶太民族尚在小小部落各自散處時代的一個族長或酋長身分的象征。耶和華,不過就是那些家族或部落神的一個影子而已。
2.摩西時代:我們已經說過了,摩西是希望借著耶和華的名,來結合生活在埃及的各支派的猶太人,成爲一個集體的民族。在摩西之前,有許許多多的猶太人,尚不知道有一個叫作耶和華的神,經過摩西的硬性宣揚,耶和華就成了猶太各支派共同的神了。
3.士師時代:士師是摩西死了以後開始的製度,因爲猶太人的十二支派,一派不服一派的管轄,他們不願意從某一派中推出一個人來,作爲他們共同的王。但是,摩西死了,猶太人尚未進入他們的目的地迦南,在那個時代,若有兩個不同意見的民族緊鄰而住,你不打人家,人家也會來打你,何況猶太人在四十年前,就跟迦南人結了仇打了仗,現在猶太人又要積極地打進迦南去。于是,蛇無頭不行,他們就在變通辦法下,推出了一個帶領作戰的總司令,這就是擁有一個古怪名目的士師了。士師利用耶和華的名,代表本國對外國的作戰,所以耶和華便成了他們的護國神。
4.王國時代:這是指的自掃羅王,經戴維王,至所羅門王以後的時期。實際上,此時的耶和華,尚沒有世界神的資格,不過,借著那位好大喜功的所羅門王的力量,爲了要向世界各地收購他建造神殿所需的金銀珍寶,猶太人已在向海外通商了。
5.先知時代:先知,是指一些帶有神秘性的預言家而言,這樣的人物,他們的性質,與被他們用火刑燒死及指罵的女巫或巫觋(witch)沒有什麼不同;如有不同,便是有沒有信仰耶和華。先知們往往自稱與耶和華談話,耶和華常常借著他們的嘴,來發布命令或透露消息。所以,被稱爲先知的人,無一不是耶和華的狂熱信仰者。我們在前面已說過,人在精神緊張、情緒興奮、意念遊離的狀態下,産生一些幻象或幻覺的經驗是可能的,雖然,像《舊約》的以西結和《新約》的約翰,他們那種神話連天的描述,已是迹同瘋癫了。然而,像這樣的人,喜歡沈思默想,勤于禮拜祈禱,熟習他們民族宗教的各種傳統、法律、儀節,乃至可在前輩的先知那裏,學到一些魔術(witchcraft),比如伊萊賈這個人,常常神出鬼沒,若非《舊約》的作者說謊,他必定是學過隱身術的。所以,像這樣的人,對于某些事物的觀察和推測,要比常人來得敏感。這就是使他們成爲先知的因素了。
(叁)預言和權威
說到先知,我們就很容易地聯想到《舊約》中的預言。因爲矛盾的基督教的教士們,一方面強調他們是崇奉《新約》,而避免和人家討論《舊約》中的許多不人道、非理性、虛妄、殘暴的問題;同時又要借著《舊約》中的預言,來證實上帝的「權威」,他們以預言成爲曆史的事實,來肯定他們的上帝是獨一無二的、全能的,神是真實的。
其實,如果說凡有預言之能的人,即是受了耶和華的「權威」之命,那麼,在猶太教及基督教之外的其它地區,也有預言的人及預言的記載,他們卻不信奉耶和華,乃至根本沒有聽過耶和華的名字。
說穿了很單純,凡是善于沈思默想並且熟悉史事的人,對于若幹事象的觀察和預測,比諸一般的人來得敏感,是可能的;一些宗教狂熱的人,在心理上,往往也會浮起神意或神命的幻影。將此兩者連在一起,便成了「神啓」的預言了。
然而,若從曆史痕迹及其慣例的考察,許多類似的預言之記載,大多是出于事實發生之後,由那些好事者的傳說、誇大,再被套上神話的色彩,附益到已在流行的故事上去,便成了神乎其神的預言。《新約》、《舊約》中的許多預言及神迹的記載,絕大部分就是這樣來的;少部分則是出諸于後人的附會,它的原義,未必即如後來的基督教士那樣的解釋。所以有許多預言,永遠也不能兌現。
我們明白了《新約》、《舊約》的成立過程、時代背景、社會心理、民族意識,那就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分析基督教所重視的預言問題了。能夠分析的,它就不是神的「權威」;「權威」兩字,僅是基督教會在不能面對現實辯解時的一種獨斷的遁詞,在理性的宗教及時代的觀念中,「權威」是不存在的。事實上,近世以來的基督教的「上帝的權威」,已在加緊腳步對科學及民主的躍進而向後連續的退讓。
(四)先知時代與彌賽亞
這裏所講的先知時代,大概是指猶太王國分裂成爲兩半以後的後期,直到耶稣出現爲止。
我們知道,所羅門王大約死于公元前九四○至九叁○年間,當他死了五年,猶太王國就分裂成了兩半。…
《比較宗教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