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在當下▪P3

  ..續本文上一頁

  具體地來講,這八個字就是說我們“要以感恩的心來面對世界;要以包容的心來和諧自他;要以分享的心來回報社會;要以結緣的心來成就我們的事業”。我們仔細地來回味一下,人生的一切,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與各式各樣的人結緣而成就了我們的人生,成就了我們的學業和事業。我們現在的人一見面就說,“彼此有緣無緣”,都是緣分,有緣是緣分;無緣還是緣分,緣分不成熟。

  佛教這個“緣”字,有很深的人生意義和哲學意義。要以這個“緣”字作爲題目,可以寫好幾本書來闡述它。佛教更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看作緣的作用,“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世間的一切,除了緣,沒有別的東西了。所以,感恩、包容、分享,是爲了更好的結緣;我們結緣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感恩、包容、分享。

  今天上午的講座,我想,就講這一點。下面,我把從書上抄下的幾句話,一起跟各位來分享。

  這幾句話是唐代的一位禅師所說的。這位禅師叫石頭和尚,石頭和尚所提供的一個治療我們的心的一個藥方,叫《心藥方》。爲什麼要治療我們的心?因爲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毛病。不管哪一位,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站出來說,我的心有沒有毛病?我想,沒有一個人可以這樣說:我的心沒有毛病。我想,只有佛的心沒有毛病,佛心。如果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是佛心了,每個人的心都沒有毛病了。

  這個藥方很簡單,幾句話:慈悲心一片(這是第一味藥,我們要治療我們心的毛病,要有一顆慈悲的心)、好肚腸一條、溫柔半兩、道理叁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骘全用(所謂陰骘,就是積陰德。人不要彼此你害我,我害你,背後裏搗鬼,那不是陰骘,不是積陰德)、方便不拘多少(與人方便就與己方便,不拘多少。應該說,給人提供的方便越多越好)。

  我們上午的講座就到這兒。下面還有十分鍾,作爲我們溝通、交流的時間。好,謝謝各位。

  回答問題

  一、問:師父你好。在家弟子萬千向您提問:我是修習淨土與禅宗的,在布施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一些問題。比如說,當你以慈悲心處事,你的回報是相反的結果?我們怎麼樣用您所講的這些,更好地處世,更好地與世間的人打交道呢?謝謝。

  答:慈悲有一個定義: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想,要發慈悲心,首先不能計較得到的回報是什麼。想要得到回報,可以不要發慈悲心。發慈悲心就是不要回報;不管得到什麼,發慈悲心的這個心態不動搖,那才是叫慈悲心。

  世間上往往是這樣,有好多人跟我提出這個問題,提出什麼呢?做好事的人反而沒有好報;那個不做好事的人,看到反是好事接連各來。我們不要有這種心,不要這樣想。“善惡到頭終有報,不分來早與來遲”。我們不要以功利的心來做好事,更不要以功利的心來發慈悲心,實際上,那種慈悲是很狹隘的。

  所以,希望這位居士繼續地要“慈悲心一片”,不要動搖。不管他結果是什麼,也不管人家對我誤解還是不誤解,有回報還是沒回報,不計較這個。因爲菩薩發心,叫“施不望報”。我布施出去的東西,不希望得到回報。希望得到回報,那不是菩薩的精神。

  菩薩的精神,是“無相布施”。發慈悲也要無相,不要求回報。有這種發心,你就會時時刻刻充滿信心地去做一切善事、一切好事、一切有利于社會和國家的事情。

  二、問:淨慧法師您好。我在相關的書裏看到,佛教可能只能存在或者一萬年,或者多少年。爲什麼未來佛教有可能不存在了呢?答:佛教不存在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說,佛教教世間的每一個人都成佛了,都覺悟了,那就不要佛教了。整個就是一個佛國世界,人心完全向著至善至美的方向發展。

  還有一種可能呢,人類社會的發展,從過去的曆史和眼前的現實看起來,總是善惡參半,有善有不斷改進,有好有醜。這恐怕是我們人類的現實。在這樣的一個有善有惡的現實當中,佛教會繼續存在,因爲他還有任務。

  如果說,萬一我們人類發展到真正成了人吃人的時候了,佛教再大的威力也說服不了,也改變不了那種現實,那個時候有可能沒有佛教。佛教說,有一個地方沒有佛教,叁惡道裏面沒有佛教。地獄餓鬼畜生,那個地方沒有佛教,只有一個人想到那裏去,那就是地藏王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

  所以說,至善至美的社會,人人都是佛,人人都是菩薩,他可以不要佛教。因爲每個人的言行體現的就是佛法的智慧與精神,在這樣的社會,不需要佛教。善惡參半的社會,需要佛教。如果這個社會,群惡無善,萬一我們人類有那一天的不幸,發展到那樣的程度,我想,佛教或者一切的文化都不起作用了。

  佛教雖然不預言未來世界是什麼樣,但多少也說過,人類有可能到幾千年、幾萬年、幾億年以後,有可能會是沒有文明的時代、黑暗的時代。所以,佛教不存在了。

  (弟子明博根據錄音整理)

  

  

  

《禅在當下》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禅在當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